娘子關鎮

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下轄鎮

娘子關鎮隸屬於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地處平定縣東北部,東與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接壤,南與柏井鎮為鄰,西與巨城鎮相連,北與岔口鄉毗鄰;距鎮人民政府縣城約45千米,總面積150.99平方千米。位於晉冀交界處,是山西的東大門,距平定縣城45公里,因地勢險要,史稱“天下第九關”,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娘子關鎮屬於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2006年底全鎮農業人口17282人,常住人口3萬人,耕地1.6萬畝。該鎮水資源充沛,是娘子關鎮的一大特色。

1949年,娘子關鎮境域屬平定縣第五區;1985年10月,娘子關改娘子關鎮;截至2018年末,娘子關鎮有戶籍人口16338人;截至2020年6月,娘子關鎮下轄1個社區、1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河灘村。

2011年末,娘子關鎮有商業網點275個,職工550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500萬元,比上年增長5%;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300萬元,比上年增長2.5%,農民人均純收入7485元;2018年,娘子關鎮有工業企業1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5個。

平定縣娘子關鎮全鎮現有大小泉眼32處,總流量7.5—11.2m3/s。交通十分便利,石太鐵路、陽井公路、太舊高速公路307國道穿境而過。駐鎮單位眾多,包括娘子關發電廠、5個駐平部隊和娘子關、程家2個火車站,陽泉提水、平定提水等單位。改革開放以來,鎮黨委、政府始終把握髮展才是硬道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因地制宜,協調發展,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較為突出的成績,被譽為“北方小江南”。2002年,被省農業廳授予“全省百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被農業部授予“全國千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

建設沿革


1949年,娘子關鎮境域屬平定縣第五區。
1958年,屬陽泉市娘子關公社。
1961年,屬平定縣娘子關公社。
1984年,娘子關公社改娘子關鄉。
1985年10月,娘子關改娘子關鎮。
1991年,增設磨河灘社區居民委員會。
2000年12月,增設舊關新關2個村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娘子關鎮地處平定縣東北部,東與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接壤,南與柏井鎮為鄰,西與巨城鎮相連,北與岔口鄉毗鄰;距鎮人民政府縣城約45千米,總面積150.99平方千米。

水文

娘子關鎮境內河道屬海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桃河、綿河、溫河3條,河流總長度35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桃河,從西至東流經境內西武庄、東武庄、程家、西塔堰、東塔堰、城西等村,長15千米。

自然資源


娘子關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白雲岩、大理石等。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娘子關鎮下轄1個社區、24個行政村:河灘社區、河灘村、娘子關村、河北村、坡底村、城西村、關溝村、程家村、東塔堰村、西塔堰村、東武庄村、西武庄村、大社村、背峪村、上董寨村、下董寨村、金窩庄村、羅家莊村、回城寺村、井溝村、賢溝村、吊溝村、三星村村、舊關村、新關村 。
截至2020年6月,娘子關鎮下轄1個社區、15個行政村:磨河灘社區、西武庄村、東五庄村、程家村、西塔堰村、東塔堰村、城西村、坡底村、磨河灘村、河北村、娘子關村、上董寨村、下董寨村、金窩庄、舊關村、新關村 ;鎮人民政府駐河灘村 。
娘子關鎮 2張
娘子關鎮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娘子關鎮轄區總人口1631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000人,城鎮化率30.6%,總人口中,男性8354人,佔51.2%;女性7957人,佔48.8%,人口均為漢族,人口出生率10.5‰,人口死亡率6.6‰,人口自然增長率3.9‰ 。
截至2017年,娘子關鎮常住人口11446人 。
截至2018年末,娘子關鎮有戶籍人口16338人。

政治


劉順彬(黨委書記):負責黨委全面工作。
李小三(黨委副書記、鎮長):負責政府全面工作,主管財政、財務、審計、行政監察工作。
郗臣(人大主席):負責鎮人大全面工作,分管公路、交通、治超工作。
馮俊青(黨委副書記、政法書記、政協聯絡組組長):協助書記分管黨務工作,具體分管組、政法、統戰、政協、青年、婦女。
張春珍(黨委委員):主管宣傳、精神文明,分管機關、計生、民政、老齡委、關工委工作。截至2011年末,娘子關鎮轄區總人口1631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000人,城鎮化率30.6%,總人口中,男性8354
人,佔51.2%;女性7957人,佔48.8%,人口均為漢族,人口出生率10.5‰,人口死亡率6.6‰,人口自然增長率3.9‰ 。
截至2017年,娘子關鎮常住人口11446人 。
截至2018年末,娘子關鎮有戶籍人口16338人 。
袁寶貴(黨委委員):分管旅遊小城鎮建設、經管、信訪、土地、民調。
張紅忠(黨委委員、武裝部長):主管武裝、預備役工作,分管農機、科技、交安委、環境衛生整治、城鎮衛生監察支隊工作,協調駐鎮部隊。
張永祥(黨委委員、副鎮長):協助鎮長分管稅收、工業、環保、安全、消防、統計、土地整理。
梁艷珍(黨委委員、紀檢書記):分管紀檢、監察、作風建設、旅遊、發改。
段晉平(副鎮長):協助鎮長分管文化、體育、教育、商貿、勞動保障、招商引資、衛生、廣播電視、畜牧工作。
娘子關鎮
娘子關鎮

經濟


綜述

2011年末,娘子關鎮有商業網點275個,職工550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500萬元,比上年增長5%;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300萬元,比上年增長2.5%,農民人均純收入7485元 。
2018年,娘子關鎮有工業企業1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5個。
娘子關鎮
娘子關鎮

農業

2011年,娘子關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耕地面積17000畝,農業總產值1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3%,糧食作物以玉米、穀子、豆類為主,生產糧食5776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生產肉類620噸,森林面積55000畝,有林地面積4000畝,林木覆蓋率18%,水果種植面積240畝,產量156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桃,大型農業機械100台(輛)。

工業

2011年,娘子關鎮工業總產值達到9.5億元,比上年增長1.5%;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職工28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2億元,比上年增長1.5%。

交通


娘子關鎮有鐵路石太線過境,設西武庄、程家、娘子關3個站,315省道過境,縣級公路1條,總長15千米,2011年末,鎮區開通公交汽車線路2條。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娘子關鎮有幼兒園8所,在園幼兒300人,專任教師40人;小學10所,在校生2021人,專任教師7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538人,專任教師5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科技

2011年末,娘子關鎮各類科技人才280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320人,經營管理人才180人,技能人才560人,農村實用人才1740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娘子關鎮有各類文化藝術表演團體25個,文化站24個,農家書屋24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300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娘子關鑼鼓隊。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娘子關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5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1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6張,專業衛生人員21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3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70000人次,出院病人66人次,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7000人,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娘子關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0戶,人數181人,支出60.5萬元,比上年增長1.9%,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68戶,人數976人,支出152.5萬元,比上年增長19%;農村五保分散集中供養1人,支出4000元,比上年增長5.2%;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16人,支出34.7萬元,比上年增長3%;農村醫療救助145人次,支出16.2萬元,比上年增長9.7%;農村臨時救濟45人次,支出24000元,比上年增長5%。

基礎設施

2011年末,娘子關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62千米,投遞點120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3600份、期刊4000冊,業務收入35萬元,固定電話用戶2735戶,行動電話用戶3764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00萬元。
娘子關鎮
娘子關鎮
供電
2011年末,娘子關鎮有鎮區110千伏以上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2台。

旅遊


天下第九關

娘子關關城,又名宿將樓,始建於明嘉靖年間,為省級保護文物;宿將樓依山傍水,居高臨下,地勢險要,軍事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為“太行八陘”之一,是京畿的天然屏障,是娘子關的標誌性建築。

娘子關瀑布

娘子關瀑布是娘子關的著名景觀,因其水平地突起,下赴絕澗,懸流百尺,散縷似珠而名揚華夏,是我國“十大水簾洞”之一。從河谷仰望,飛流直下,氣勢磅礴,跌宕峽谷,蔚為壯觀。
娘子關鎮
娘子關鎮

獲得榮譽


2021年8月,入選第三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