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尾筍
植物
牛尾筍屬竹筍的一種,生長在海拔800—1500米的區域,從竹子的根狀莖上發出的幼嫩的發育芽,一經長出地面就經採摘作為一種蔬菜。味甘、微寒,純天然,筍肉黃色或黃白色,新鮮清潔、筍肉豐腴、肉質脆嫩,筍籜有光澤不萎篶,具有“鮮、香、嫩、脆”的特點和清熱化痰、益氣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
牛尾筍生長在海拔800—1500米的區域,是竹筍的一種,從竹子的根狀莖上發出的幼嫩的發育芽,一經長出地面就砍下作為一種蔬菜。
據調查了解,世界上的竹子有一千多種,但牛尾筍為中國四川龍門山脈地區崇州市和都江堰市部分山區所獨有。現在種植面積最多是四川省崇州市文井江鎮約28000畝。
牛尾筍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糖類、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C。每100g牛尾筍含干物質9.79g、蛋白質3.28g、碳水化合物4.47g、纖維素0.9g、脂肪0.13g、鈣22mg、磷56mg、鐵0.1mg,多種維生素和胡蘿蔔素含量比大白菜含量高一倍多;而且牛尾筍的蛋白質比較優越,人體必需的賴氨酸、色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質代謝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維持蛋白質構型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的含量,為優良的保健蔬菜。
中醫認為牛尾筍味甘、微寒,無毒。在藥用上具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牛尾筍還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纖維的特點,食用牛尾筍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去積食,防便秘,並有預防大腸癌的功效。牛尾筍含脂肪、澱粉很少,屬天然低脂、低熱量食品,是肥胖者減肥的佳品。養生學家認為,竹林叢生之地的人們多長壽,且極少患高血壓,這與經常吃牛尾筍有一定關係。
一般的竹筍是“雨後春筍”,及2—4月生產,而牛尾筍是“雨後秋筍”,及7—11月是盛產期,蔬菜淡季的黃金季節。同時,牛尾筍無苦澀味可單獨烹調。牛尾筍同其它竹筍相比較,肉質豐富,纖維細脆,化渣,口感好,含有豐富的氨基酸,被有關專家和現代人稱為“人類腸道清潔工”、“鐵掃把”、腸道衛士“,屬天然有機綠色食品。
2012年12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公告(2012年第217號),關於批准對崇州牛尾筍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公告。崇州牛尾筍產地範圍為四川省崇州市文井江鎮、三郎鎮、街子鎮、雞冠山鄉4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一、源植物
刺黑竹(俗稱牛尾竹) (Chimonobambusa neopurpurea Yi.)。
二、立地條件
產地範圍內海拔800米至1500米,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微酸性壤質土和山地黃壤,pH值4.5至7。
三、栽培管理
1.育苗:產地範圍內成熟竹林就地採挖。選用兩年生苗,苗木要求壯苗,色澤正常,無檢疫對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規格為:高100厘米、地徑2厘米。
2.栽植:移栽造林一般在9月下旬至翌年2月下旬,此期間冰雪未解凍時不得整地或造林。栽植密度小於等於1600株/公頃,種植點配置可依山勢而定,一般是“梅花”形配置,造林技術要點為“穴大、鞭舒、淺栽、緊圍”。
3.竹林管理:
1)幼林管理:鬆土除草、施肥,以有機肥為主,也可施綠肥,每年夏秋為宜;灌溉排澇;按照“去小留大、去老留嫩、去密留稀、去弱留強”的原則撫育間伐;在新造竹林1至3年內可以進行竹農間作,以耕代撫。
4.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采筍
8月上旬至9月下旬,竹筍出土4天左右采筍,取筍高度根據徑粗和林分質量而定,高徑比為10至15:1。
五、質量特徵
1.感官特色:筍肉黃色或黃白色,新鮮清潔、筍肉豐腴、肉質脆嫩,筍籜有光澤不萎篶,具有“鮮、香、嫩、脆”的特點。
2.理化指標:
項目 指 標
水 份 % 90~92
蛋白質g/100g 2.0~3.0
總 糖g/100g
脂 肪 ≤ 0.8~1.5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文井江鎮“舌尖上的牛尾筍”廚藝大賽以專業評判和免費品嘗相結合,由初賽脫穎而出的廚藝高手紛紛出絕招、亮絕活,推出文井江鎮特色牛尾筍美食,現場評委團通過從質感、口味、造型、色調、特色等角度作出專業評分。四川省詩書畫院藝術顧問、四川省文化善行促進會會長、四川省美食家協會會長李樹人;一級烹調師、中式烹調高級技師、中國烹飪協會理事、四川省烹飪協會常務理事、餐飲業國家一級評委、中國烹飪大師盧朝華親臨指導,與村民共賞牛尾筍饕餮盛宴。
舌尖上的牛尾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