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后村

大皇后村

大皇后村地處廣西南寧市武鳴縣縣城西南部4公里處,全村有4個自然屯,6個生產小組,335戶1426人,總耕地面積2216畝,其中:水田837畝,畚地1379畝,果園面積1500畝,魚塘面積1850畝。2003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9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5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55萬元。曾榮獲全國創建文明村工作先進村、區科普示範村、區先進基層黨組織、區先進村民委等榮譽稱號,村委主任覃貴宗同志還當選為中共十六大代表。

幾年來,村黨總支、村委大膽解放思想,營造良好環境,依託地處西江河畔,水資源豐富,水利設施比較完善,路、電到位的優勢,招商引資辦企業。

全村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生態文明村建設發展迅速。村委投資39萬元硬化村道2.7公里。沼氣入戶率達80%以上。衛生改廁改廚工作、村容村貌工作、生態農業發展成效顯著。全村精神文明建設健康發展,文體活動活躍,農民文化生活豐富,村民學科學、用科學蔚然成風,村風民風良好,社會道德風尚高,治安穩定。

地理環境


廣西南寧市武鳴縣城廂鎮大皇后村
城廂鎮大皇后村地處武鳴縣城西南部,有6個村民小組,408戶1732人,村黨總支部下設6個黨支部,黨員77名,水田513畝,畲地1300畝,魚塘2000畝。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108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58萬元。村“兩委”認真執行鎮黨委政府、政府“工業強鎮,農業穩鎮,項目活鎮,商貿興鎮,傾力打造武鳴首善之地”的工作思路,開拓進取,先後榮獲全國文明村、自治區先進基層黨組織、自治區科普示範村、自治區和諧村屯等榮譽稱號。近年來,大皇后村以科學發展觀和黨的群眾路線統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建設富裕、生態、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農村:
一、強堡壘,激活力,創一流黨組織。以改善黨建服務設施、提升黨建創新含量、規範黨建活動內容、發揮黨建陣地作用為重點,築強堡壘“五個一”,即一批先鋒示範崗和隊伍、一個黨建綜合宣傳長廊、一個社會管理一體化服務中心、一個小康示範村展館及一個村級黨校,傾力打造“宜居大皇后”黨建品牌。同時,積極發揮黨組織引領帶動作用,多級聯創,黨群同心,為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一、打造皇后工業園區:聯資辦起皇后澱粉廠、漢通製藥廠。其中皇后澱粉廠固定資產達1600多萬元,年產值2000多萬元,年上繳稅金達156萬元,安排農村剩餘勞動力350人,農民在澱粉廠就業,每年人均收入800元。2002年皇后澱粉廠當選南寧市“十佳農產品加工大戶”。二、創建標準化養殖示範基地:1、依託利源公司,採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扶持56戶年出欄肉雞1萬羽以上的養雞專業戶。2、構建一個奶庫,建立武鳴縣皇氏乳業奶牛養殖基地,目前已進場養殖的奶牛有300多頭,日產鮮奶2500公斤以上。3、建設一個1850畝的標準化水產養殖基地。主要養殖:雄性羅非魚、南美白對蝦青竹魚赤眼鱒。目前,已建成200畝養蝦場,併產生經濟效益;在建的800畝標準化魚塘開始清塘放水,並通過區、市、縣水產部門驗收;850畝新改造的魚塘投入開發,該項目爭取實現水產品通過無公害檢測認證。以上三項可以使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1150元。
二、抓經濟,促聯建,展共贏新局面。圍繞農民增產增收,積極推行“村企共贏,生態宜居,文明和諧,同城發展”的發展模式,積極引進農業龍頭企業,引導農民進行土地流轉,走產業發展之路。一是整合優化集體土地資源,利用集體荒地荒坡招商引資,流轉集體和村民土地2800畝,建設大皇后村工業園區,目前工業園區已引進130多家企業進駐,為農村提供1300多個就業崗位;廣西康佳龍現代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承租流轉的土地1000畝,投資3.5億元興建康佳龍生態農莊。目前,項目一期工程建成生態養殖標準化池塘285畝、特種水產養殖示範基地30畝、休閑觀光池塘51畝;項目二期工程在建綠色蔬菜種植園360畝、開心農場120畝、葡萄莊園100畝。該公司已吸納當地農民工就業109人,占從業人員的86.5%,實現了集體增收和勞動力轉移,達到集體和個人雙贏的局面。二是依託自治區水產養殖引育種中心和廣西康佳龍現代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推廣淡水養漁業,帶動全村300多戶農戶建設標準化淡水養殖基地2000畝,全村淡水養殖年總收入600多萬元,人均產值達3400多元,實現農民增收。
三、保生態,美環境,造宜居大皇后。以打造“生態宜居”作為新農村建設的突破口,紮實開展村容村貌綜合整治,極力推進清潔鄉村活動,綠化美化生態環境。2012年至今,共投入1200多萬元完成大皇后村村大門建設、居民房外立面改造、辦公樓加層改造、休閑文化廣場、魚塘周邊景觀改造、村容村貌整治、人畜分離、道路改造、人飲管網改造等15個項目,使村民走平坦路、喝乾凈水、用清潔灶、住整潔房,全村新農村建設向建設規範化、道路硬化、村屯綠化、庭院凈化、環境美化等“五化”目標穩步前進。自開展清潔鄉村活動以來,廣泛動員組織干群清除陳年垃圾,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迄今為止,全村共開展集中整治大清掃活動20餘次,參與人數達3000多人次,清除陳年垃圾點33處(堆),清理垃圾92車;舉辦“田間地頭順手撿”活動8次,清理田園垃圾8車;開展“清潔水源”活動12次,清理水利渠道、池塘等水域垃圾28車。
四、種文化,樹新風,建和諧新家園。一是完善文體設施建設。建成一個休閑廣場、一個民族文化戲台,一個農家書屋及一支村文藝隊。二是廣泛開展文體活動。在重大節日開展籃球、遊園、文藝演出等文體活動。三是實施村民素質提高工程。通過定期舉辦村民素質提升知識講座、道德講堂、參觀學習等方式實現村民文化素質水平大提升。四是合理分配福利。通過扶貧幫困、為60歲以上老人發放養老補助金、為全體村民繳納新農合個人統籌金、年終實行集體經濟分紅等方式讓全體村民共同享受集體經濟壯大的成果。
五、聚智慧,謀發展,走同城發展路。根據同城發展的要求,整合區域資源和發展優勢,整齊規劃,統一建設,打造主題鮮明,產業特色突出,文化內涵豐富,服務設施完善的新農村建設樣板。同時,以康佳龍休閑生態農莊為依託,大力發展農家旅遊,走出獨具特色的生態旅遊經濟發展模式,實現大皇后村同城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