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鎮

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轄鎮

紅旗鎮,隸屬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地處瓊山區中南部,東鄰大致坡鎮,南接三門坡鎮,西連舊州鎮,北臨雲龍鎮,全鎮行政區域面積124.07平方千米。

1961年,設土橋公社。1968年,改稱紅旗公社。1987年3月,設紅旗鎮。2002年10月16日,撤銷瓊山市,設立海口市瓊山區,紅旗鎮隸屬瓊山區管轄。截至2018年末,紅旗鎮戶籍人口28129人。截至2020年6月,紅旗鎮轄1個社區、1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土橋墟。

2011年,紅旗鎮財政總收入120萬元,比上年增長11.3%。2011年,紅旗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850元。截至2018年末,紅旗鎮有5個工業企業,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超市或綜合商店11個。

歷史沿革


1933年,紅旗鎮屬瓊山縣第七區。
1939年後改屬第二區。
1950年劃為第一區。
1957年撤區建立土橋鄉。
1958年成立太陽升人民公社(範圍包括現紅旗、雲龍、舊州全部及靈山的晉文、
紅旗鎮地理環境
紅旗鎮地理環境
演豐的美藍等),設址土橋圩。
1959年7月,分開成立雲龍、舊州兩個人民公社,現紅旗鎮屬雲龍公社;
1961年從雲龍公社劃出分設土橋人民公社。
1968年改稱紅旗公社。
1983年改稱紅旗區公所。
1987年3月,設紅旗鎮,隸屬瓊山縣管轄。
1994年1月,瓊山撤縣設市,隸屬瓊山市管轄。
2002年10月,海口、瓊山行政區劃調整。
2003年1月1日,瓊山區正式成立,紅旗鎮隸屬瓊山區。

地名由來

1954年農業合作化運動,是時本立、大萬、本禮湖等小社聯合成立大型合作社,取名紅旗農業合作社,成績卓著,毛澤東在《中國農村社會主義高潮》一書中推薦表揚,紅旗鎮因而得名。

地理環境


紅旗鎮位於瓊山區中部(海榆東線34公里處),東與大致坡鎮毗鄰,
紅旗鎮地貌
紅旗鎮地貌
西與舊州鎮交界,南與三門坡鎮接壤,北與雲龍鎮相連。全鎮南北向最大縱間距13公里,東西向最大橫間距約9公里。全鎮總面積11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8.6萬畝,佔全鎮土地面積的51%。
紅旗鎮地勢南高北低,多丘陵。較高的山有黑嶺(海拔138米)、紅旗嶺(海拔157米)、日晒嶺(海拔171米)。地質屬玄武岩層,大部分是沙壤土,松疏,易於耕作。境內有小溪溝10條。

位置境域

紅旗鎮地處瓊山區中南部,東鄰大致坡鎮,南接三門坡鎮,西連舊州鎮,北臨雲龍鎮,全鎮行政區域面積124.07平方千米。

行政區劃


2011年末,紅旗鎮轄土橋居民委員會和昌文、紅旗、大山、龍榜、合群、道崇、蘇尋三、龍源、龍發、墨橋10個村民委員會;下設7個居民小組、157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紅旗鎮轄1個社區、1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土橋墟。
土橋社區紅旗村龍榜村蘇尋三村
龍發村道崇村大山村墨橋村
龍源村合群村昌文村回龍二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紅旗鎮轄區總人口2843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413人,城鎮化
打造新時代文明品牌 瓊山區紅旗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樹立實踐樣板
打造新時代文明品牌 瓊山區紅旗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樹立實踐樣板
率12%。另有流動人口354人。總人口中,男性14046人,佔49.4%;女性14389人,佔50.6%;14歲以下5687人,佔20%;15~64歲19762人,佔69.5%;65歲以上2986人,佔10.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58.4人。
截至2017年末,紅旗鎮常住人口28139人。
截至2018年末,紅旗鎮戶籍人口28129人。

政治


紅旗鎮現任主要領導人
中共紅旗鎮委員會書記、紅旗鎮人大主席:王小寶
海口瓊山區紅旗鎮完成第八屆村級組織換屆 群眾滿意率
海口瓊山區紅旗鎮完成第八屆村級組織換屆 群眾滿意率
紅旗鎮人民政府鎮長:徐生棵
中共紅旗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王江

經濟


綜述

2011年,紅旗鎮財政總收入120萬元,比上年增長11.3%。
2011年,紅旗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850元。
截至2018年末,紅旗鎮有5個工業企業,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超市或綜合商店11個。

第一產業

2011年,紅旗鎮有耕地面積2.2萬畝,人均0.77畝,全鎮農業總產值達4.19
瓊山區紅旗鎮道崇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瓊山區紅旗鎮道崇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億元。水稻種植面積1.7萬畝,總產量1.1萬噸。橡膠種植面積5.5萬畝,香蕉種植面積1.5萬畝,龍眼、荔枝等水果種植面積達6883畝;花木種植面積達5500畝。冬季瓜菜種植面積達1.2萬畝。全鎮戶用型沼氣1269個,大、中、小型沼氣35宗,使用沼氣3549戶,沼氣入戶率達55%。建成500畝以上的冬種瓜菜基地4個,100畝以上的冬種瓜菜基地11個,農民專業合作社63個,規模養殖基地32個。
2011年,紅旗鎮養豬存欄量3.58萬頭,出欄量達6.06萬頭,產值8584萬元;養鴿22萬對,產值2970萬元;禽類11萬隻,產值800萬元;淡水養殖1.21萬畝,產值2400萬元。

第二產業

紅旗鎮以小型橡膠加工廠、木材加工廠為主。擁有企業71家,職工254人。2011年,紅旗鎮工業生產總值0.28億元,比上年增長13.9%,工業增加值0.06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12.31%。

第三產業

商業
2011年末,紅旗鎮有商業網點21個,職工307人。
2011年,紅旗鎮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0.43億元,比上年增長4.5%;城鄉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0.213億元。
金融
2011年末,紅旗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2.013億元,比上年增長21.03%;各項貸款餘額0.293億元,比上年增長13.32%。

社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紅旗鎮有文化站1處,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0處,各類圖書室31個,藏書8萬餘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27人,佔全鎮社會從業人員的9%,其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24人;實現增加值0.34萬元,比上年增長8.3%,佔地區生產總值的0.56%。常年開展腰鼓、木偶戲等活動。

教育

2011年末,紅旗鎮有幼兒園48所,在園幼兒327人,專任教師41人;
瓊山區紅旗鎮中心小學2018年秋季招聘臨聘教師公告
瓊山區紅旗鎮中心小學2018年秋季招聘臨聘教師公告
小學5所,教學點6個,在校學生1988人,專任教師17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所,在校學生977人,專任教師6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主要學校有紅旗中學、中心小學等。
2011年,紅旗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182萬元,比上年減少2.33%。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4.2%,比上年增長5.86%。

科技

2011年末,紅旗鎮有農業技術、畜牧獸醫沼氣站等涉農科技部門3個,從事農業科技服務人員27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紅旗鎮有醫療衛生機構1個,村(居)衛生室9所,有床位30張,每千人擁有病床1張;固定資產總值55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0名,其中執業醫師8人,執業助理醫師7人,註冊護士25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4人,平均每千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0.5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註冊護士0.8人。
2011年,紅旗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000人次。重點醫院有紅旗衛生院。全鎮2.45萬村民小組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5%。
2011年,紅旗鎮法定報吿傳染病發病率12.3/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8.3%,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9.2%,參保率95%;孕產婦死亡率1.12/10萬。

體育

2011年末,紅旗鎮有學校體育場10個,15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排球等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5%。

社會保障

2011年,紅旗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7戶,人數201人,支出21.2萬元,比上年增長1.34%,月人均203.5元,比上年增長0.09%;城市醫療救助14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005人次,共支出59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12戶,人數1836人,支出137萬元,比上年增長0.8%,月人均補差118元,比上年增長0.06%。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9人,支出7.48萬元,比上年增長21.2%;農村五保分散供養57人,支出12.34萬元,比上年增長10.74%;農村醫療救助149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207人次,共支出6.42萬元,比上年增長14.1%。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0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72萬元,比上年增長18.3%。敬老院1家,床位25張。參加城鎮醫療保險2112人,參保率90.12%;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2.45萬人,參保率95%。

媒體

2011年末,海南有線電視覆蓋紅旗鎮,現有有線電視用戶6982戶,入戶率90.2%。

民生

郵政電信
2011年,紅旗鎮有郵政支局1處,郵政業務總量120萬,報紙、期刊累計期發行2.4萬份,電信代辦點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4000門,固定電話用戶3100戶,電話普及率50%。在農村建立通信基站、完善手機通信網路,實現手機信號100%覆蓋率。
給排水
2011年末,紅旗鎮已融入海口市供水系統,城鎮居民生活用水由海口市自來水廠供給,年工業用水7.14萬噸、生活用水23.01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89.4%,年人均生活用水5.3噸;排水管道長8.4千米。
供電
2011年末,紅旗鎮每月用電量131萬千瓦時;供電用戶6072戶,其中居民用戶6070戶,10千伏線路總長98.3千米。
燃氣
2011年末,紅旗鎮有供(加)氣站3個,天然氣(煤氣)用戶6014戶,其中工業用戶2戶,居民用戶6012戶,燃氣普及率為97.3%,月天然氣(煤氣)平均用量142立方米。
園林綠化
2011年末,紅旗鎮綠地面積76公頃,主街道兩側種植綠化樹木3120多株,綠化覆蓋率39%,人均綠地5.4平方米。

旅遊


本立村

本立村是革命老區,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954年10月,瓊山縣委以本立村、
《革命老區》海口市瓊山區紅旗鎮本立村鄉村振興之路
《革命老區》海口市瓊山區紅旗鎮本立村鄉村振興之路
本禮湖村和大萬村三個初級農業社為基礎,組建了紅旗農業生產合作社。經過一年的發展,1956年是當時海南最大的一個農業合作社,對當時的農村建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成了海南農業發展的一面旗幟。1955年10月10日,毛澤東主席對紅旗農業生產合作社作出批示。本立村大力加強文明生態村建設,先後被評為“無毒村、”“計劃生育合格村”、“信用村”、“美德在農家活動先進集體”,被省評為“文明生態村建設示範村”,並被選定為省農業機械化和農業機械安全使用示範村。

南疇湖村

南疇湖村經多方籌集資金創建文明生態村,全村生態環境和群眾精神風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建成處處美景相映,湖光水色渾然一體的上檔次、上水平的文明生態村。南疇湖村現有村民60戶,319人,坡地720畝,水旱田260畝。全村以種植橡膠為主要產業,戶均種植橡膠11畝,是由當地聞名的“橡膠村”。

交通


2011年,紅旗鎮境內有公路3條,總長36千米。全鎮10個村委會全部
瓊山區紅旗鎮全力推進農村旅遊公路作業面保供工作
瓊山區紅旗鎮全力推進農村旅遊公路作業面保供工作
實現“村村通”公路,村組道路硬化率達80%。已形成由汽車、手扶拖拉車、摩托車運輸工具構成的交通運輸方式。
2011年,紅旗鎮客運總量11.3萬人次,貨運總量32萬噸。
2011年末,紅旗鎮道路總長度1.24萬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0.43米;道路鋪裝面積0.23萬平方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面積0.02平方千米。

獲得榮譽


紅旗鎮被評為全國文明生態鎮,省級文明生態鎮,海南省重點風情小鎮,海口市重點中心鎮。
2014年,紅旗鎮被住建部確定為“全國重點鎮”;2014年,紅旗鎮被國務院僑務辦確定為“國家僑務交流示範區”;2015年,紅旗鎮被列為海南省百個特色產業小鎮之一;2017年經複查合格,紅旗鎮繼續保留“全國文明村鎮”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