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石頭鎮的結果 展開

石頭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容縣轄鎮

石頭鎮位於容縣西北部,緊靠大容山脈,與平南縣平山鎮北流市山圍鎮桂平市羅秀鎮、本縣的松山鎮羅江鎮相毗鄰。泗羅河自轄區西南向東北過境,是石頭人民的母親河。常住人口37276人(2020年)。

歷史沿革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以後,容縣行政區域仍成立,全縣分為坊里、廂里、思傳里、羅龍二里、羅龍一里、羅面里、波羅里、辛圩里、招賢里、順德里和水源里等11個裡,共轄村485個。
水源里(水裡),轄村65:福地,沖、大坡、黃干、四略、關村、角村、俄沖、白竹、水口、太平、尋平、翰堂、獨洲、隴塘、良村、古達、蓬堂、甘沖、登舟、鹽塘、大垌、王崗、六夏、半月、花藍、岑沖、榕木、圩地、流垌、容塘、琴塘、古柴、陳村、大沖、黎木、楊沖、公底垌、思務、黃村、寺塘、陳沖、竹凳、江村、深水、六衝、竹根、橫龍、良判、沙木、蘭口、黃塘、大石、李村、尋遙、陳黎、尋沙、大塘、山尚、垌心、帽底、嶺垌、高山、平地、平車。

民國

民國元年(1912年)至20年容縣行政區劃沿襲清末舊制,至民國21年9月,廣西省政府公布《廣西省各縣甲、村(街)、鄉(鎮)、區編製大綱》,.隨之縣區劃設區、鄉、村。民國22年容縣行政區劃分為環城、梅江、南和、賢德、水源等5個區,石頭鎮屬於水源區。水源區轄上松山、下松山、羅江東、羅江西、共和、協和、永和、泰和等8個鄉,今石頭鎮地設共和鄉、協和鄉、永和鄉和泰和鄉。其中共和鄉轄村10個:塘沖村、甘沖村、務底村、萬曆村、峽口村、鳳塘村、三份村、良村、旺廣村、泗略村。協和鄉轄村街14個:石頭街、太平村、賢塘村、古達村、旺崗村、螺沖村、六廈村、北沖村、關村、產英村、彩竹村、新村、楊沖塘村、讀州村。永和鄉轄村8個:角村、昌蓋村、福山村、木律村、四維村、登州村、石塘村、塘村。泰和鄉轄村10個:營垌村、道紐村、容睦村、水口村、古當村、旺村、水沖村、上垌村、祿安村、石劍村。
民國24年(1935年)撤銷區,行政區域為鄉。30年(1941年)至38年(1949年)行政區域劃分為28個鄉鎮,共和鄉、協和鄉、永和鄉和泰和鄉合併為石頭鄉。
民國38年(1949年),容縣行政區域劃分28個鄉鎮。其中石頭鄉轄村14個:文塘村、和衷村、賢塘村、石頭村、務底村、大良村、甘沖村、容木村、水口村、營垌村、石劍村、上垌村、六夏村、泗福村。

解放以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49年12月容縣軍政委員會成立。1950年元月6日容縣人民政府成立,進行划區、鄉建政,石頭鄉屬於松山區。
1951年7月,容縣土地改革結束,將原有區、鄉重新劃分,原石頭鄉劃分為石頭、務底、泗福、水口、石劍五個鄉,屬於第十區。
1952年調整為區、鄉(鎮)、街,石頭、務底、泗福、水口、石劍五個鄉重新劃為石頭、旺廣、大良、甘沖、務底、泗福、和衷、賢塘、六夏、螺北、水口、大扭、營垌、上石、上垌、石劍等鄉。
1955年9月至1958年3月,調整區、鄉,區名以駐地命名,石頭區轄鄉:石頭、泗福、和衷、螺北、旺廣、大良、務底、甘沖、營垌、大扭、上垌、上石、石劍。
1958年4月根據上級撤區並鄉的決定,撤銷石頭區,所轄13鄉並為石頭鄉、務底鄉和水口鄉。鄉轄公社,其中石頭鄉轄公社:石頭、泗福、和衷、螺北。務底鄉轄公社:務底、甘沖、旺廣、大良。水口鄉轄公社:水口、大扭、上石、上垌、石劍。
1958年8月將鄉鎮改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石頭鄉、務底鄉、水口鄉屬於先鋒公社。
1959年3月撤銷人民公社,先鋒公社調整為石頭公社,轄大隊:石頭、和衷、務底、大良、水口、營垌、上石、泗福、螺北、旺廣、甘沖、大扭、上垌、石劍。
1961年6月調整公社規模,石頭公社分出水口公社。
1962年10月28日縣人民委員會通知設區並划小公社,原石頭公社、水口公社合併組成石頭區,轄公社:石頭、賢塘、旺廣、甘沖、大良、務底、旺崗、螺北、和衷、石塘、泗福、登州、大垌、水口、營垌、大扭、上石、上垌、石劍。
1969年7月按原區鎮改為公社、大隊、生產隊。石頭區改為石頭公社,原轄19個公社改為19個大隊。
1984年9月起,改變“政社合一”之體制,石頭公社改為石頭鄉,原轄19個大隊改為石頭、旺廣、甘沖、大良、務底、旺崗、螺北、和衷、泗福、登州、水口、營垌、大扭、上石、上垌、石劍等16個行政村。
1989各村建立村公所,並將部分村划小,各自然村設置村民委員會,下有村民小組。石頭鄉轄旺廣、大良、務底、甘沖、石頭、螺北、旺崗、和衷、泗福、石塘、登州、水口、營垌、大扭、上洞、睦沖、上石、石劍、大垌等19個村公所,54個村委會、359個村民小組。
1995年改設鎮。

地理環境


石頭鎮位於大容山北麓,地勢南高北低,落差較大;西南部多高山,成為山區,東北部多丘陵和谷地。石頭鎮內主要河流泗羅江,源出大容山,由桂平市沙木村流入石頭鎮,從登洲出羅江鎮、縣底鎮和自良鎮,先後納獨水河、旱塘河、福地山河、木頭河、蚌降河等諸水,於竇家注入綉江,流入藤縣境。
石頭鎮出露地層為下侏羅統。岩性分別為礫狀砂岩、細砂岩、泥質粉砂岩、砂質頁岩等,局部夾灰質頁岩及煤透鏡體,厚度921~1025米。石頭鎮分佈有華力西期侵入岩,以強烈混雜的黑雲母及蓮青石組成,中粗粒狀結構,半自形板狀構造。水口村等地分佈淺變質岩~混合岩,岩性為淺變質的長石石英砂岩、變粒岩、條痕狀混合岩、混合花崗岩等。石頭鎮的地質構造主要是以線狀為特徵的加里東期褶皺和以開闊平緩向斜為特徵的燕山期褶皺。
石頭鎮受從北面和東北面入侵冷空氣的直接影響,氣溫偏低,多年平均氣溫為20.9℃。極端氣溫為1979年7月下旬記錄最高氣溫37.5℃,1977年1月5日最低氣溫—10℃。

政府駐地

石頭鎮圖片
石頭鎮圖片
石頭鎮政府駐地石頭圩,距縣城34公里。石頭圩是石頭鎮主要圩場,位於石頭村,地處兩面高山之河谷,新中國成立前,石頭圩是一個交通閉塞的山區小圩圩。其南邊為泗羅河。東西有圩門,圩頭在西邊,其門為上門叫南安門;圩尾在東邊,其門為下門叫長慶門。街道長約200米,瀕臨石頭河邊,因河水沖刷,年深月久,靠河邊一方店鋪大部分崩塌,碎成一邊街,有的地方需架設木橋方能通行。解放后重新規劃市建,商業區逐步轉移到舊圩場之南、西兩面。經過30多年的建設,有各行業店鋪和農貿市場,每隔兩天為圩期,為容縣西北部農副產品集散地和工業品轉運點,圩期之日,購銷活躍。市場繁榮。

自然資源


石頭鎮圖片
石頭鎮圖片
石頭鎮水力資源豐富,水位落差大,是建設水力發電站的理想之地。解放后,1962年在石頭村建成容縣第一個骨幹電站——石頭電站,1971、1977年修建石劍、小垌兩座調節水庫,隨之興建石劍電站、小垌電站,並建兩水庫壩后電站。全鎮共有大小水電站20多個,總裝機容量6700千瓦,設備年利用4200小時,保證了縣城工業和生活用電的基本需要,並使該鄉企業,農副產品加工和群眾照明用電正常。
年發電量為3471萬千瓦時的聞名全國的梯級發電站"石頭聯合水力發電站"就坐落在這裡。

行政區劃


1989年石頭鄉各村公所、村委會及村民小組情況表
村公所村委會村民小組
石頭石頭石頭圩、六馬垌、旺沙沖、南希沖、山上
石橋古達、六老沖、六琴、香爐堂、石橋、深水、西岸、
賢塘賢塘、石久榜、長塘、六官沖
大平四龍沖、大步沖、容塘角、新塘沖、嶺頭田、豬槽塘、大平、平山坡、樟木沖、
關村關村、高仰山
獨州獨州、大橋頭、大山襠、水瓮沖、雅秀坡
旺廣旺廣旺廣、新村、龍王腳、沙塘、六佳
泗路泗略、尋坡塘
平垌平垌、旱塘沖、公應、獨石塘
大良大良尋坪、大田坪、羊屎田、泗靈坪、連塘角、松木山、落垌田頭、蓬塘、尋潘塘、關塘咀、塘倫、六雨沖、四龍沖、竹蘭、三分垌、田沖
良村甘田、石田山、桂山腳、六儉村、良村、鴨利咀、丹竹沖、六盒沖、尋眉塘口、果頭沖
石龍黎塘、山塘、石龍沖
務底務底務底灣、坡六、蒙沖、高垌、雷沖頂、石山碑、水山嶺、木特崗、新塘、長沖
萬力石頭田、水牛沖、石巷頂、大步頂、大步、登高塘、大康山、獨嶺、鵲沖、邦塘沖
峽口嶺頂塘、村頂、大坡、尋潤、峽口
甘沖甘沖甘沖、旺塘、瑞連塘、對貢、高嶺、塘傍、深水灣、欖塘
沙路高圳肚、竹茹崗、高佳、石鼓垌、長沖、嶺屎崗、石蛤窩、蛤崗
塘沖頂登吊、舊屋沖、碑肚、旺安、杉山檔、牛屎田、木根垌、新開田、蕉木沖、田另、水案、友山肚、木水表、企嶺、獨石沖、六公頂、田沖、大陂北
螺北螺沖水窩塘、沙梨木根、過晚疇、沖壯田、豬母咀、螺前(蕉木根)
六夏中村、福地、石垌、分水頂、過堆山、高旺、東沖、高坪、沖背塘
北沖永積垌、樟垌、隴塘、大路襠、山塘
旺崗旺崗旺崗、大沖、公記沖、嶺崗頂
芋苗塘芋苗塘、果德沖、龍塘肚
大埌大埌
和衷和衷平山肚、大襠、楊沖塘、東葉沖、六河塘、六利塘、吉勝角、新村、橫垌角
四竹木塘、木山屋、太平塘、泗雅塘、白竹角、塘竹、東心沖
平塘平塘、大塘、社底垌、鴨塘、產英塘、大井田、結綵沖
泗福謝村謝村、嶺腰田、果學角、合水口
福山福山
角村角村、木強村
旱塘旱塘、大屋背、高沙沖、北寺嶺
木平昌蓋嶺、大坡、木平、水屋嶺
石塘石塘石塘、黃塘、略沖、黃十塘、六眼塘、新塘
平地平地、文堂面
湴洞湴垌、關塘角、楓木塘
登州登州登州、巢塘咀、大岩田
木律木律、上河、下河、高坪、六慶
水口水口水口、水口鋪、黎木垌、古席垌、山口、塘頭垌
花籃山兒頂、延壽堂、大蟲沖、六餘、花籃、羅不咀、車田、田沖、文池塘、大當、左當頂、石合沖、宮沖、三叉崗、寒管沖、社襠、山丫、沙田、沖角
榕木烏飯、尋堂、河坪、榕木、鄒屋、曲沖崗、梁屋、北敬、權山、山塘北、旺姜地、牛威沖、梁屋
營垌營垌營垌、塔竹沖、四眼沖、太平嶺
長田長田、石坂、黃畔沖、大爽背、沖頂、桃子坪、石坂頂、茶坪崗
關塘關塘、良桂塘、沙坡、新社牛、石屋沖
大扭二扭二扭、頭扭、佛子岈、衝口、牛閘沖、田沖、六發
三扭三扭、大沖肚、黎木根、狀元嶺尾、六坪、沙田垌、六允沖、新開田、塘岈
上洞上洞上垌、安降、新田、石圭、社底、公祠堂、冬筍、下山河、集沖、竹田角
睦沖睦沖平地田、牛欄崗、嶺腳田、上河口、高佳田、六尖屋、塘肚、六桂塘、竹刀角、雞笠、文統田
上石上石高佳田、合水、旺田、嶺崗屋、印田、楠木山、桂山、沖頂、圍沖、獨珠田
旺村旺村、大塘背、旺萍、清灣、青菜木根、大竹根、外灣沖、下灣沖、高山沖、橋泵、古律、湴逢角、太平崗
高山六荒頂、高山、威武
石劍石劍閘門山、擔擔嶺腳、塘沖、石劍頂、石劍沖、高崗、宗祠嶺崗、社角、嶺崗屋、石劍崗、古梨垌、古辛沖、南茂頂
石仁石仁、莫屋、六坪沖、井沖
理沖河頂、嶺腳沖、舊屋頂、大田崗
大垌大垌大垌、六旺、下垌、鴨樓、燈草垌

人口民族


石頭鎮圖片
石頭鎮圖片
民國32年(1943年)人口統計,石頭鄉3722戶共23283人。1953年人口普查,石頭區6233戶共27418人。1982年人口普查,石頭公社8599戶共44744人。
1990年人口普查,石頭鄉10652戶共50073人。其中壯族71人、瑤族7人、黎族2人、布依族10人、苗族1人,其他人口均為漢族。
1956年1月統計,石頭區有華僑眷屬141戶共699人。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石頭鎮常住人口37276人。

經濟


石頭鎮產稻、薯類、豆類、玉桂、八角等。特產柿子、黑欖子等。有造紙、陶瓷、編織、熱水器、天然香料化工、農具等廠。
解放后,1960——1962年修建成石福水渠,壩首在石頭村,渠道全長38公里,流經石頭、務底、登州、和衷、泗福等5個村,灌溉面積3200畝。1974年建成竹瓦水庫,庫址在營垌村,有效庫容102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2500畝,因渠道尚未全部完成,暫灌溉農田600畝。
1989年,全鎮人口48281人,耕地面積為27943畝,人均有耕地0.58畝,總產量1737.89萬公斤,人均有糧360公斤。其中水稻播種面積45900畝,總產量1690.4萬公斤,農業人口人均人糧358.5公斤。
石頭鎮耕地主種水稻外還兼種木薯,木薯產量頗高,解放前為人食用,解放后隨著經濟發展,逐步為飼料之用。玉桂、八角、黑欖子、柿子,是該鄉特產,解放後有很大發展,其中玉桂、八角頗有名氣,每當收穫季節,供銷部門大力組織收購,農民經濟收入增加。
以八角、玉桂等為主的種植業已形成了石頭鎮增加農民收入的特色支柱產業。全鎮共有經濟果木林17萬多畝,其中八角8萬多畝,玉桂6.5萬多畝,水果4萬多畝,素有"八角、玉桂之鄉"的美譽。
近年來石頭鎮加快了發展的步伐,工業有了一定基礎,較大的企業有石橋紙廠、綠田農藥廠、大塘香料廠、七星機件廠等。
石頭鎮圖片
石頭鎮圖片

文化


地方特產

特產柿子、黑欖子等。

歷史大件事

抗日戰爭
1944年9月22日晨,日本軍從信宜北侵容縣黎村,從南和鄉思賢村入境,消息傳至容城,商店關門罷市,街民紛紛攜幼扶老,搬運財物,離容城撤逃鄉間藏匿。縣政府則征民數百名,挑運縣府、法院及參議會等機關的公私財物,沿途由縣警押運,從容武路逃石頭圩躲藏。9月26日後,逃難群眾陸續遷回原居,重整家園,縣政府亦從石頭復回容城,辦理善後,清理街衢,填補彈坑。
1949年11月28日,解放軍解放容縣的戰鬥打響,國民黨容縣縣長劉興華已於上午帶隨從逃往石頭鄉山區。
1949年12月,在追殲國民黨殘敵的戰鬥中,在石頭圩,發生了解放軍20餘人俘虜敵人1500多名的輝煌戰績,在解放戰爭中寫下了精彩的一筆。
這20餘名解放軍戰士中,就有時任第四野戰軍41軍123師369團通訊股股長,後來成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央軍委副主席的張萬年上將。
1949年11月22日,解放軍41軍123師369團從興業地區緊急回師容縣以西的桂平縣羅秀圩一帶,參與圍殲國民黨軍48軍殘部。途中,從抓到俘虜口中得知大約—個連的敵人逃到了容縣一個叫石頭圩的山村裡。團長江海最先帶張萬年等20多個戰士趕到石頭圩外。經偵察,石頭圩內這股敵人有1000多人。戰鬥開始了,戰士們朝圩頭打了一梭子彈后,扯開嗓門向圩子里的敵人喊話:你們被包圍了,繳槍不殺。誰知大家才喊幾句,圩子的上門南安門打開,走出一個驚慌失措的國民黨軍軍官,自稱是梧州保安第3團團長,答應馬上投降。張萬年帶人清點后,發現這是一個成建制的保安團,俘虜人數超過1500名。
1949~1951年間,容縣境有土匪“反共救國軍辦三兵團”、三十一軍、“義勇軍”、八十四師、一八八師、一八九師、“獨立師”等股匪,活動於大容山、沙田、石頭、黎木、松山等地區。他們多處糾集暴亂。為了維護社會治安和鞏固人民的政權,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軍民配合,自1950年1月到1951年12月,開展了清剿土匪的鬥爭。1950年8月在石頭鄉泗福村剿匪鬥爭中犧牲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一三五師某戰士和8位民兵。1987年12月在泗福村建成革命烈士墓,緬懷先烈。
石頭鎮圖片
石頭鎮圖片

交通


由於石頭鎮大部身處大容山北麓,多山谷,地形相對閉塞,解放前至解放初期,石頭鎮交通不大方便,從松山鄉尋陽村起至石頭圩是翻山越嶺的山道,從石劍村至石頭圩是崎嶇山道,從石頭圩至桂平市羅秀圩是狹隘鄉道。1957年春容桂公路(X378縣道)松山至石頭圩路段通車;1963年石頭圩至水口段公路通車;1969年水口至石劍段公路通車;1975年石劍至小垌段公路通車,先後還有沙坡至營垌、水口至大扭、石頭至螺北等鄉級公路和務底至甘沖、旺廣接容桂路之簡易公路通車。自桂平、羅秀的班車從X378縣道經石頭來往容縣。設置有石頭客運站,開通了石頭和容縣之間的客運專線。自此,人們行路難、城鄉物資交流不便之狀況,一去不復還。
石頭鎮圖片
石頭鎮圖片

社會


教育醫療

初等教育方面,1989年石頭鄉有中心小學5所,村小學14所,分校59所。中心小學:石頭、泗福、務底、水口、上石。村小學:旺廣、大良、旺崗、螺北、甘沖、和衷、石塘、登州、營垌、大扭、上洞、木沖、大垌、石劍。分校:尋潤、峽口、獨州、賢塘、石橋、謝村、福山、角村、大蟲、花籃、水漫、高安、高山、威武、合水、泗略、石龍、良村、泗靈、芋苗、北沖、螺沖、六履、沙路、塘印、泗雅、泗竹、平塘、產英、木律、登分、長田、沙田、文沖、石劍沖、紅石、里沖、小洞、南茂。
中等教育方面,1970——11976年期間,搞“中學不出大隊、高中不出公社”的大發展,后又搞“大民辦高中”,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整頓提高初中,調整壓縮高中,到1989年石頭鄉有普通中學1所:石頭中學,聯辦中學4所:務底聯辦中學、石頭聯辦中學、泗福聯辦中學、水口聯辦中學。
1957年,石頭公社自籌資金,自建校舍,自聘教師辦起了初級農業中學,至1968年停辦。
醫療衛生方面,民國24年(1935年)石頭鄉醫務所成立。解放后1952年,石頭組建衛生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原石頭區衛生改為衛生院。1959年開展滅鉤蟲病運動,石頭公社組織醫務人員49人,調查全公社6509戶,30873人,進行治療18363人。

文化娛樂

石頭鎮傳統的文娛活動主要有:唱採茶戲,石頭一些劇隊,主要用牛歌腔演唱,叫牛歌劇。還有舞獅子,表演時,一人撐獅頭,一個舞獅尾,另有兩個各戴大頭佛和猴子面具的人在前引路,主要動作是模擬獅子下山、奔跳、尋食、滾球、過龍門等。舞獅后,表演拳術、舞刀槍劍戰。這些文娛活動以春節農閑期間最活躍。但逢婚嫁、慶壽等喜事也唱採茶、舞獅子以娛樂。解放后,這些傳統娛樂方式仍保留,增加了電影、電視、錄像等娛樂形式,
1964年,由上級無償提供廣播設備,首先在石頭大隊成立縣廣播站大隊轉播站,曾一度舉辦本公社新聞節目,受到群眾的讚揚。1977年,石頭公社廣播站被評為自治區廣播工作先進單位;1988年,石頭鄉廣播站被自治區廣播電視廳評為先進單位。
1981年元旦,在石頭鄉海拔414.9米的頂嶺山上建成3W電視差轉檯1座,投資1萬元。接收廣東信宜電視轉播4頻道發6頻道,電視訊號覆蓋面積為半徑5公里,覆蓋人口1.2萬人。
1976年在石頭鄉獨州村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石斧、石鏟、石鑿等7件。文容頂遺址位於石頭村文容頂。新石器時代。面積約1000平方米,出土有肩石斧、石鑿各1件,礪石2件,採集到繩紋、藍紋夾砂陶釜、鼎、罐等器物殘片40多件。
石頭鎮圖片
石頭鎮圖片

旅遊


石頭鎮自然風光如畫,有一瀉而下的瀑布,亭亭玉立的八角林,登上平天嶺、望君山,可極目遠眺,將北流市、玉林市、桂平市、容城風光盡收眼底。西南緊鄰大容山國家森林公園。正在做好望軍山森林公園的前期規劃建設工作,不久將對遊客開放。小垌水庫、石劍水庫宛如高峽平湖,更有那巧奪天工的"石蛋"和有關"石頭"的種種神奇的傳說相映照。
大容山峰巒迭起,位於石頭鎮內的主要山峰有:頂嶺、天井嶺、母雞寨、紅嶺崗、七星嶺、狀元嶺、蟾蜍脊、葵扇嶺、牛頸嶺、大沖頭、虎茶嶺、龍虎頭、香山頂、尖峰嶺、紅嶺頂、長蛇界、高頭嶺、平天嶺、三猹嶺、暗山頂、分界丫和望軍山。望軍山位於石頭鎮上石村委會駐地東南6公里,南北走向,長約3公里,主峰海拔1147.8米,山體雜泥岩質,南面與北流縣接鄰,因山地勢險要,民國初年常被土匪盤據,曾是“望軍賊”黃九的巢穴。
石頭鎮圖片
石頭鎮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