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積煙雨

秦州八景之首

“麥積煙雨”為秦州八景之首,麥積山風景名勝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約50公里處,地處秦嶺山脈西端,系小隴山林區的余脈,風景奇特。這裡是以麥積山石窟藝術為主要內容,丹崖,奇峰,曲水為特點的景區、全國文明旅遊示範景區、國務院1982年第一批公布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風景區內山巒疊翠,群峰聳峙,風景特別優美,尤其是煙雨籠罩,橫雲飛渡之際,猶如進入海市蜃樓的幻景,形成美麗的“麥積煙雨”。《玉堂閑話》和《秦州志》中描寫為:連崗蒼秀,深林茂草,細流交錯,飛瀑如練,北跨清渭,南攜嘉陵,被譽為“西北山水林泉之冠”。

麥積山石窟概述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其它三窟為:龍門石窟、雲岡石窟和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麥積山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約35公里處,是我國秦嶺山脈西端小隴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但山高離地面只有142米,山的形狀奇特,孤峰突起,猶如麥垛,因此人們稱之為麥積山。
麥積山,又名麥積崖,始創於十六國後秦(公元三八四年至四一七年)時期。區內松竹叢生,山巒迭翠,周圍群峰環抱,麥積一秀崛起,古稱“秦地林朱之冠”,是我國秦嶺山脈西端小隴山中的一座奇峰。山峰的西南面為懸崖峭壁,著名的麥積山石窟就開鑿在這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達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懸崖上開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國的石窟中是罕見的,被國內外專家譽為“東方雕塑館”。
據史書記載,著名禪僧玄高、曇弘在此講學,“聚集僧人三百”。北魏、西魏、北周三朝,大興崖閣,造像萬千。隋、唐、五代、宋、元、明、清都曾不斷開鑿或重修。歷史上雖遭多次地震、火災的破壞,仍保存窟龕194個,泥塑、石刻7800多件,壁畫1000多平方米,北朝崖閣8座。
麥積山周圍風景秀麗,山巒上密布著翠柏蒼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頂,極目遠望,四面全是鬱鬱蔥蔥的青山,只見千山萬壑,重巒疊嶂,青松似海,雲霧陣陣,遠景近物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景。秋季多雨,如果你來麥積山的那天煙雨蒙蒙,不要心情低落,應該感到慶,因為時機恰好,此刻觀看到的才是秦州八景之首的“麥積煙雨”,天空雲遮霧繞,山景蓊鬱陰晦,常讓眾多旅客流連忘返。

石窟文化


麥積山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藝術、建築等方面的實物資料,豐富了中國古代文化史,同時也為後世研究我國佛教文化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史實。
宗教文化
以佛教為主,反映了三佛七佛,西方凈土等內容,從壁畫和雕刻石碑中反映佛本生和佛傳故事是佛教文學的一種重要形式,如睒子本生、薩陲那太子捨身飼虎、涅槃等。通過對佛、菩薩、飛天等形象的塑作,反映了佛教對現實世界的精神啟迪。
藝術文化
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藝術家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和審美取向。北魏造像秀骨清俊,睿智的微笑,暗含著對恐怖現實的蔑視,對人生榮辱的淡忘和超脫世俗之後的瀟灑與輕鬆;西魏、北周造像的溫婉和淳厚,沉醉於對現實生活的追求和對佛國世界的嚮往;隋唐造像豐滿細膩;宋代造像衣紋寫實,面貌莊重。麥積山藝術以泥塑見長。藝術家們揚棄了以往那種斤斤計較的細部講究,而把感染力提到了統率一切的高度,神情動人,富有生活氣息。從麥積山各時代造像可窺見當時藝匠們突破佛教的清規戒律,以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為主要素材,加以藝術的誇張、想象、概括、提煉而創作出來的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宗教人物:佛、菩薩、弟子、供養人等形象。第121窟中竊竊私語的佛弟子,第123窟中童男、童女所表現的虔誠,不是苦行者的虔誠,而是在時代思潮影響下的童稚般的真誠和愉悅。所以,麥積山塑像受當地社會環境的影響使其表現了當地的人與情,使佛教造像好像在生活中似曾相識,使人感覺佛國世界的可親可愛,從而虔誠信奉。
麥積山石窟也曾是“有龕皆是佛、無壁不飛天”,但由於多雨潮濕,壁畫大多剝落,但仍保留北朝時期的西方凈土變、涅槃變、地獄變及睒子本生、薩陲那太子捨身飼虎等本生故事、壁畫中描繪的城池、殿宇、車騎和衣冠服飾多具有漢文化特色,反映這一時期的現實生活。尤其是飛天,多彩多姿更具特色,有泥塑、雕刻、繪畫以及薄肉塑四種形式的飛天。雖然飛天的故鄉在印度,但麥積山的飛天卻是中外文化共同孕育的藝術結晶,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國道教神仙融合而成的中國文化的飛天。她沒有翅膀,沒有羽毛,她是藉助雲彩而不依靠雲彩,只憑藉飄曳的衣裙、飛舞的彩帶,凌空翱翔的美麗少女,是中國古代藝術家最具天才的傑作。同時,在壁畫、雕塑中也同樣反映舞蹈、樂器、為研究國古代音樂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建築藝術文化
麥積山石窟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密如蜂房”,棧道“凌空飛架”,層層相疊,其驚險陡峻為世罕見,形成一個宏偉壯觀的立體建築群。其仿木殿堂式石雕崖閣獨具特色,雄渾壯麗。洞窟多為佛殿式而無中心柱窟,明顯帶有地方特色。
麥積山石窟群中最宏偉,最壯麗的一座建築是第四窟上七佛龕,又稱“散花樓”,位於東崖大佛上方,距地面經約八十米,為七間八柱廡殿式結構,高約九米,面闊三十米,進深八米,分前廊后室兩部分。立柱為八棱大柱,覆蓮瓣形柱礎,建築構件無不精雕細琢,體現了北周時期建築技術的日臻成熟。后室由並列七個四角攢尖式帳形龕組成,帳幔層層重疊,龕內柱、梁等建築構件均以浮雕表現。因而,麥積山第四窟的建築是全國各石窟中最大的一座摹仿中國傳統建築形式的洞窟,是研究北朝木構建築的重要資料,真正如實地表現了南北朝後期已經中國化了的佛殿的外部和內部面貌,在石窟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