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允端(1526~1601),字充庵,上海人,其父潘恩,字子仁,號笠江,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刑部尚書。潘允端留給世人最大的貢獻就是修建了豫園。
潘允端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進士,曾任
刑部主事、四川右布政使等職。
萬曆五年(1577年)解職回鄉。生平擅詩文、通園藝、愛好戲曲、收藏古玩。現存其61歲后寫的《玉華堂興居記》中,記有收購古書、文物事,且有價格。如“萬曆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1587年1月28日),成杜鳳林宋刻通鑒一部,計一百六十本,共價八十兩”。“萬曆十四年七月十八日(1586年9月1日),成文王鼎、哥窯白寶爐等物,共銀二十四兩”。“萬曆十六年十月初五(1588年11月23日),成杜鳳林子昂畫一幅,價五十七兩五分”。
豫園
潘允端留給世人最大的貢獻就是修建了豫園。當時的潘家在上海為望族,潘氏父子都曾居明朝高位。時明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長達九里的上海城牆建成,使及東南沿海的倭患逐漸平息,二十餘年來生命財物經常受受到威脅的上海人民稍得安定,社會經濟得到恢復並開始繁榮。士大夫們紛紛建造園林,怡情養性,弦歌風月。潘恩年邁辭官告老還鄉后,潘允端為了讓父親安享晚年,從明嘉靖己未年(1559年)起,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幾畦菜田上,聚石鑿池,構亭藝竹,建造園林。經過二十餘年的苦心經營,建成了豫園。“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
上海豫園”,有“豫悅老親”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