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使家庭安定。
《晉書·孔坦傳》:“大丈夫將終不問安國寧家之術,乃作兒女子相問也!”
⒉ 回家。
元·
李行道《
灰闌記》第二折:“這事問成了也,干證人都著寧家去。”
《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官府只得將僧可常追了度牒,杖一百,發靈隱寺,轉發寧家當差。將新荷杖八十,發
錢塘縣轉發寧家,追原錢一千貫還郡王府。”
《
水滸傳》第二二回:“又得知縣一力主張,出一千貫賞錢,行移開了一個
海捕文書,只把
唐牛兒問做成個‘故縱凶身在逃’,
脊杖二十,刺配五百裡外。干連的人,盡數保放寧家。”
明·沉鯨《雙珠記·遇赦調邊》:“將趙甲、
錢乙,召保在外,待贓銀完日發放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