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核泥龜

龜鱉目泥龜科動物

徠由(Garman,1891)命名,屬小型泥龜,體長在12厘米左右。果核泥龜的生命周期一般在30-55年左右;野生的果核背甲上時常吸附著藻類,這有助於它們很好的融入自然環境中,為其提供了有效的保護;偶爾會在水面上進行捕食,但更多的時候是在河床底部的沙土或淤泥中尋找食物。

形態特徵


果核泥龜
果核泥龜
背甲比較寬闊與平坦,最高與最寬處是均在背部中央的後方,成體果核無脊椎骨,盾甲邊緣沒有鋸齒,而剛出生的幼體卻有一條脊椎骨(背部中央)。第1塊椎盾普遍的較長,向前方延伸擴張,與第1、2塊緣盾相接處。第2-5塊的椎盾寬度通常都大於長度,背甲上的椎盾顯得比較扁平與寬闊,也許在背部中央形成很淺的凹槽。第10塊緣盾明顯得高於其它幾塊。背甲的顏色從黑色到棕褐色有著不同的變化,有些甚至於接近透明色。因而,有時可以看到骨架的結構。三條易變的淺黃色或奶油色的縱向條紋出現在背部,隨著時間會變得黯淡或模糊。
腹甲底部有一對較為寬闊的鉸鏈蓋,前面的明顯比後面小,後方鉸鏈蓋的末端有一個不深的缺口,腹盾的長度幾乎與前鉸鏈蓋的長度相差無幾。腹甲大小的排列順序是:肛盾>腹盾>肋盾>喉盾>臀盾>胸盾。
腋窩處的盾甲與腹股溝盾甲在甲橋上相匯合。腹甲的顏色一般是棕色或橄欖色,盾甲間有黑色的分界線。較小的、圓錐形頭部有著一個略微突出的口鼻和鉤狀輪廓不明顯的上顎。有兩條明亮的條紋從眼眶處向後方延伸,位於鼓膜的上下兩側。所有皮膚都呈棕褐色或黑色,也許會在頭部與頸部形成黑色的斑紋,尾巴的末端是一個角狀的脊椎。

生活習性


生活在keys地區的果核泥龜野外環境
1、分佈:果核泥龜被發現於佛羅里達洲KEY地區,向北貫穿佛羅里達半島,沿著大西洋濱海平原到遙遠的北方的King和Queen郡,以及維吉尼亞洲。2、食物:果核泥龜是肉食者,但偶爾也進食自然界中的植物。例如:棕櫚樹的種子、樹葉、花瓣以及不同的藻類。動物性食物主要包括:蝸牛、昆蟲、軟體動物、甲殼綱動物、兩棲類動物、以及死魚。它非常容易被以動物的肝臟、蚱蜢、蠕蟲或生麵糰為誘餌的魚鉤所捕獲。在自然界中似乎扮演了清潔工的角色,當它在陸地時,會鑽進家畜的糞便中去吃未被消化的草料,或許是在尋找昆蟲。因此,在美國它們也被叫做“牛屎龜”。
3、棲息地:果核泥龜更多的時間出沒在水流緩慢或停滯的湖泊中,例如:沼澤、泥潭。當然,擁有柔軟底層的沙土或淤泥是比較理想的。它也時常出現在較濕的草地和進入有一定含鹽量的池水中。在維吉尼亞洲,果核泥龜的活躍期是從三月末(冬眠過後)到十月。它們是水棲龜類,但也會在陸地上呆上些許的時間,儘管它們不是為了享受陽光。

生長繁殖


果核泥龜
果核泥龜
野生的雌性達到性成熟需要5-6年的時間,體長在7-8厘米左右,而雄性體長要達到7.5厘米左右才能製造出成熟的精液,雌性的卵巢周期是持續性的,只有在短暫的夏季才處於非活動狀態,同時也能將精液儲存相當長的時間,來自被隔離的雄性所產生的精液至少能在雌性體內保存397天。雙方的交配可以在一年中的多個時間段內進行,對於求愛的過程有描述的紀錄不多。產卵多半發生在每年的4-6月間,卵巢被建在沙地或腐爛的植被中。一窩蛋數量上的變化從1-5個不等,也許在每個季節能產下相當數量的3窩蛋。脆弱易碎的橢圓形蛋呈白色,尺寸為22.8-31.8×13.6-19.3mm(長*寬),孵化期大約在100-130天左右,胚胎髮育初期,將會處於一個生長的停滯期(即發育停止),在其他有利的環境條件下等候一個額外的適合的環境因素出現。如果延長暴露在涼爽溫度下的時間,將停止這個所謂的生長的停滯期,從而更進一步的繼續發育生長。
卵生徠長的停滯期會隨著產卵的季節和孵化的溫度而變化,只有少數胚胎會在春季出現停止生長的情況,顯然,這種情形多半出現在秋季的胚胎中。同樣的,也是只有少數處於溫暖氣候條件下的胚胎出現這樣的狀況,涼爽氣候狀態下的胚胎易出現生長的間歇期。
人工孵化繁殖的幼苗是黑色的,每塊緣盾都有黃色的斑點。它們的長度通常只有15-25毫米,並且有三條縱向的條紋。黃色的腹甲十分顯著,中間位置有一條黑色的大斑紋,盾甲間存在著黑色的分界線。此時,腹甲上的鉸鏈蓋還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直到孵化后的第三個月,頭部的黃色條紋也是比較的明顯。

物種簡介


該種類被普遍的認為不存在其它亞種,在這之前,那些來自於大陸的以及佛羅里達州地區的果核泥龜曾經被認定為是分裂出的亞種,但Iverson於1978年闡明了,這是地方性種群在一定範圍內所發生的變化,很顯然,這不能說是已經出現了新的亞種。

種類的爭論

果核泥龜
果核泥龜
之前,不少學者對果核泥龜的劃分以及是否存在亞種有相當大的爭議,以下是一篇關於這些爭論的文章:佛羅里達南部的果核泥龜聚集成一個單獨的亞種,即Kinostenonbauriipalmarum,不管如何,有一個可辨別的特徵,背甲呈現了透明色。在過去,北方種群的果核泥龜時常與頭盔泥龜屬之間產生混淆(Kinosternonsubrubrum)。研究者決定擬訂出一套鑒別兩者之間差異的特徵,以便能容易的區分這兩個種類。同時,也為了校對正確的果核泥龜的北部種群。更進一步的、詳細的、科學的研究有助於解決果核泥龜分類的長時間爭論,而爭論的焦點是泥龜與麝香龜之間所存在的聯繫。一些分類學家認為這兩種龜應該歸入同一種類,即:動胸龜屬(Kinosternon),而其他的學者則主張動胸龜屬(Kinosternon)與麝(she四聲)香龜屬(Sternotherus)是彼此獨立的。
1986年科學家發了一篇論文,對比了泥龜的18個蛋白質類型。當這篇論文認同其他報告的觀點時,研究者們便有了相應的爭論“果核泥龜與頭盔泥龜事實上更接近於麝香龜,超過了它們成為泥龜的可能性,尤其是美國南部和中部的種群”。基於這樣的聯繫,他們將麝香龜屬定為於“亞屬”的身份,而將“臭彈”麝香龜(Sternotherusodoratus)歸於泥龜類,從而變成“臭蛋”泥龜(Kinosternonodoratum)。
果核泥龜
果核泥龜
幾年後,JohnIverson刊登了一篇“麝香龜與泥龜外殼及皮膚和盆骨間差異”的文章。當他發現了它們之間相反的特徵是,顯然應該將泥龜Kinosternon和麝香龜Sternotherus分割開來,他始終堅信著這樣的一個分類。其他學者也採用了這個修訂后的“動胸龜屬種類的劃分”。而另外的一些學者繼續保持不同的看法,並不信服於這樣的分類。ErnstandBarbour於1989年所著作的《TurtlesoftheWorld》一書中,他們將麝香龜屬歸類於動胸龜屬。而在1994年所刊登出版的《TurtlesoftheUnitedStatesandCanada》一書中,Ernst、LovichandBarbour質疑這樣的分類,感到十分的驚訝,“為什麼沒有將果核泥龜(Kinosternonbaurii)與頭盔泥龜(Kinosternonsubrubrum)歸入到麝香龜屬(Sternotherus)中去,甚至是將麝香龜屬中的四個亞種也納入到動胸龜屬中去?”很顯然,學術委員會沒有通過這樣的一種分類,還是維持了麝香龜屬與動胸龜屬之間各自獨立的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