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

唐代杜荀鶴詩歌作品

《小松》是唐代詩人杜荀鶴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借松寫人,托物諷喻,詩中字裡行間充滿理趣,耐人尋味。詩中對小松的描寫,精鍊傳神,表達了詩人雖然才華橫溢,但由於出身貧窮而不受賞識的憤懣以及不滿之情。

作品原文


小松
自小刺頭深草里,
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徠人不識凌雲木,
直待凌雲④始道高。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①刺頭:指長滿松針的小松樹。
②蓬蒿(pénghāo):兩種野草。
③直待:直等到。
④凌云:高聳入雲。
⑤始道:才說。

白話譯文

松樹小的時候長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沒看不出來,到現在才發現已經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許多。那些人當時不識得可以高聳入雲的樹木,直到它高聳入雲,人們才說它高。

創作背景


杜荀鶴出身寒微,雖然年輕時就才華畢露,但由於“帝里無相識”(《辭九江李郎中入關》),以至屢試不中,報國無門,一生潦倒。就如埋沒深草里的“小松”,詩人由此創作此詩來抒發自己的憤懣之情。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松,樹木中的英雄、勇士。數九寒天,百草枯萎,萬木凋零,而它卻蒼翠凌雲,頂風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雲巨松是由剛出土的小松成長起來的。小松雖小,即已顯露出必將“凌雲”的苗頭。《小松》前兩句,生動地刻畫出這一特點。
“自小刺頭深草里”——小松剛出土,的確小得可憐,路邊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沒在“深草里”。但它雖小而並不弱,在“深草”的包圍中,它不低頭,而是“刺頭”——那長滿松針的頭,又直又硬,一個勁地向上衝刺,銳不可當。那些弱不禁風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敵的。“刺頭”的“刺”,一字千鈞,不但準確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點,而且把小松堅強不屈的性格、勇敢戰鬥的精神,活脫脫地勾畫出來了。一個“刺”字,顯示出小松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暫時的,相對的,隨著時間的推進,它必然由小轉大。
“而今漸覺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類中長得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腳底下,可如今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當然更不在話下。這個“出”字用得精當,不僅顯示了小松由小轉大、發展變化的情景,而且在結構上也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結果,也是未來“凌雲”的先兆。事物發展總是循序漸進,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從“刺頭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漸覺”。“漸覺”說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誰“漸覺”的呢?只有關心、愛護小松的人,時時觀察、比較,才能“漸覺”;至於那些不關心小松成長的人,視而不見,哪能談得上“漸覺”呢?故作者筆鋒一轉,發出深深的慨嘆。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這裡連說兩個“凌雲”,前一個指小松,后一個指大松。大松“凌雲”,已成事實,稱讚它高,並不說明有眼力,也無多大意義。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樣貌不驚人,如能識別出它就是“凌雲木”,而加以愛護、培養,那才是有識見,才有意義。然而時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這個“識”字,故詩人感嘆道:眼光短淺的“時人”,是不會把小松看成是棟樑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於“時人不識”,而被摧殘、被砍殺啊!這些小松,和韓愈筆下“駢死於槽櫪之間”的千里馬,遭到的是同樣悲慘的命運。

名家點評

吳艷玲(福建師範大學):《小松》集詩情和哲理、幽默和嚴肅於一體。

作者簡介


杜荀鶴(846~904)晚唐現實主義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相傳為杜牧出妾之子。出身寒微。曾數次上長安應考,不第還山。黃巢起義爆發,他從長安回家。后游大梁(今河南開封),獻詩於朱溫。溫為他送名禮部,得中大順進士。得第后因政局動亂,復還舊山。受田頵重視,用為從事。田頵敗死,朱溫表薦他,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患重疾,旬日而卒。杜荀鶴提倡詩歌要繼承風雅傳統,反對浮華,其詩語言通俗、風格清新,後人稱“杜荀鶴體”。部分作品反映唐末軍閥混戰局面下的社會矛盾和人民的悲慘遭遇,當時較突出,宮詞也很有名。有《唐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