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林

峰林

國外稱錐狀和塔狀喀斯特(kegel andturm karst)。高聳林立的碳酸鹽岩石峰。分散立和叢聚兩類。叢聚的連座峰林又稱峰叢。錐狀喀斯特由馬席提和萊曼(H. Mazettis and O. Lehman)考察中國後於1927年提出。峰林主要發育在濕潤熱帶、亞熱帶(年均溫)>20℃,年降水量>1500毫米)。儘管20世紀70年代布魯克(G.A. Brook)等發現亞北極氣候也有其痕迹,但至今一般仍認為它是熱帶喀斯特的代表。

基本概念


張家界峰林
張家界峰林
中國峰林在世界上最為典型,面積最大,主要分佈於廣西、貴州、雲南和湖南南部、廣東北部等地。在其它國家如越南、寮國、爪哇、菲律賓、沙撈越、新幾內亞、古巴、波多黎各、牙買加和墨西哥也有所見。其相對高度為100~200米,高者達300米,坡度>45°。石芽和洞穴發育,常與窪地錯落。形態一般較對稱,不對稱的主要受岩層構造影響或受信風方向的影響。錐狀與塔狀峰林差別是,後者常成群沿河分佈,受泛濫河水或隔水層瀦水沼澤(pH<4.5)的加強溶蝕,腳洞發育,使上部岩體卸荷崩塌,形成石峰,坡度更陡達70°以上。1973年巴拉茲(D.Baiazs)以峰林個體直徑與高度比值作為形態成因指數,把喀斯特山丘分為陽朔型等4類。其中指數3.0相當於峰林與其它的分界,1.5相當於塔狀與錐狀的分野。1978年戴(M.J. Day)把前者推到3.85。近年中國有人用最鄰近距離法,分析峰林群體的散點分佈結構,劃分區域喀斯特形態發育差異。國外學者認為在熱帶喀斯特研究中,中國是非常重要和有意義的地區。中國峰林是世界最壯觀、最有趣的峰林,不僅具有學術價值,而且構成旅遊資源。

區別


基部完全相連成簇分佈的石灰岩山峰稱峰叢。它是峰林地形的早期發育階段。峰叢頂部多呈圓錐狀,通常大面積地分佈於山地的中心部位。峰叢常與溶蝕窪地組合在一起。
峰林是基部斷續相連,群峰林立的石灰岩區地貌形態。峰林是由峰叢進一步溶蝕發展而來的,它主要分佈於岩溶盆地的邊緣。

五大峰林


2005年《中國國家地理》評選出的中國最美的五大峰林分別是:
桂林陽朔
陽朔由原濱江公園改建而成,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它西依碧蓮峰、東傍灕江、北起陽朔碼頭、南至陽朔渡口,景色綺麗,是陽朔風光的代表和文化溯源的象徵。園內景觀主要包括:迎江閣、畫窗八景、鑒山樓、鑒真紀念館、古道碑林、風景棧道、瀑布溪流、奇石館等。
陽朔山水園位於陽朔縣城東南面,碧蓮峰東麓,是陽朔風景線上的一顆明珠。漫步古木參天的風景道,可俯看繞山而過的灕江流水,登迎江閣,更可盡賞幽美景緻。
武陵源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為國家級著名旅遊風景區,由張家界索溪峪、天子山三部分組成,總面積369平公里。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區面積53.5平方公里,二級保護區面積55.5平方公里,三級保護區面積203平方公里。現辟有旅遊線路14條70公里,觀景點560多個。
武陵源屬世界上罕見的砂岩峰林地貌,整個景區,溝壑縱橫,岩峰高聳,綠樹翠曼,獸鳥成群,有“大自然迷宮”、“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譽。
萬峰林
萬峰林景區距興義市約4.5公里,是典型的喀斯特盆谷峰林地貌,分為東、西峰林,景觀各異。東峰林以巍峨的喀斯特峰叢為特徵,西峰林是高原喀斯特景觀。
萬峰林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馬嶺河峽谷的重要組成部分,2009年成功升級為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由興義市東南部成千萬座奇峰組成,氣勢宏大壯闊,山峰密集奇特,整體造型完美,被不少專家和遊人譽為“天下奇觀”。
三清山
三清山位於江西省上饒市玉山、德興兩縣交界處,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峻拔、如三清列坐其巔”而得其名。古為饒、信、衢三州之會。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如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列坐其巔,故名。
三清山南北狹長,景區總面積756.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區面積229.5平方公里,緩衝區面積527.1平方公里。由於10億多i年地貌變化,三清山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奇峰怪石、急流飛瀑、峽谷幽雲等雄偉景觀。
羅平峰林
羅平峰林位於滇、桂、黔三省交界的一個小鎮。雲南曲靖市的羅平縣距雲南省會昆明240公里,地處滇、桂、黔三省交界的"金三角"地帶,有"雞鳴三省"的美譽。氣候溫和濕潤,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羅平岩溶地貌突出,盆嶺相間,峰巒疊嶂。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寫下“羅平著名迤東”的讚歎。而在冬春季節,“世界最大的天成自然花園”之稱壩子里30萬畝油菜花盛開,彙集成一片片金色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