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台窯

北宋末年建於河南省的窯場

北宋末年,宋徽宗欽定禹州城內的鈞台窯作為官辦窯場,派專職四品官員進行監燒。官窯產品不計工本,製作精益求精,這樣就使鈞台窯的鈞瓷產品在藝術上有了質的飛躍,並且也由此確立了鈞台窯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中的重要地位。

目的


鈞台窯
鈞台窯
為了進一步搞清鈞台窯的燒造歷史,該窯的性質及其產品種類和燒造工藝,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者於70年代對鈞台窯、窯址進行了全面的考古鑽探和重點發掘。根據鑽探資料顯示,該窯址東臨城牆界,西至“古鈞台”古迹處,北依潁河水,南連馬號街。東西長1100餘米,南北寬約350米,總面積達38萬多平方米。窯址內堆積層一般在1米左右,厚者達2米以上,可見當時這裡的瓷業之盛。

成果


在發掘的窯址中,發現有窯爐、作坊、灰坑等遺跡,還發現了大量窯具、瓷土、釉藥、彩料和磚瓦等建築材料。該窯燒制的瓷器種類既有鈞瓷、汝瓷青白瓷,又有天目瓷和禹州扒村窯類型的白地黑花民用瓷,宋三彩、珍珠地划花、絞胎與攪釉等。各類瓷藝的綜合交流,對鈞瓷工藝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價值


通過對整個鈞台窯址的鑽探、發掘,共清理出11座比較完整的窯爐。它們分別為:鈞窯窯爐2座、汝窯窯爐5座、天目窯窯爐4座。2座鈞窯窯爐即為現保存在禹州市鈞瓷研究所院內的1號雙火膛窯和7號倒焰窯,它們形制與結構雖各有差異,但其建造特徵卻基本上是相一致的:均為就地挖築,其煙道大多設於窯后,為古代北方常見的半倒焰式自然通風的保溫窯爐結構。採用這種辦法建造的窯爐其優點在於蓄熱量大,最高溫度可達1300℃左右;散熱慢,即使窯門扒開,也不會出現風驚炸襲,而恰恰相反,由於高溫逐漸冷卻,易使鈞瓷釉面光亮,並出現細碎開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鈞台窯雙乳狀火膛長方形窯室(即1號窯)是中國歷代瓷窯中較為特殊的一例,僅在宋代鈞瓷官窯中採用,這種窯爐結構更有利於窯內還原氣氛的形成,燒成的鈞瓷易於呈色,“窯變”效果明顯自然,比較好地解決了高溫階段還原火不易升溫的問題,傳世宋鈞官窯器物多為這種方法燒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