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宏彥

駱宏彥

駱宏彥(1911~1982),江蘇建湖人,淮劇演員。

人物簡介


駱宏彥(1911~1982)原名駱文林,渾名“駱二灌子”。江蘇建湖人。出於梨園世家,其祖父、父、伯、叔等均為徽劇演員。幼得家傳,工花旦。其弟月樓(又名文松)習文武小生,兄弟倆常演《鳳儀亭》與《斷橋》等劇。早期駱家班在蘇北演唱“香火戲”與“三可子”,頗有聲譽,后改演淮戲(淮劇前身)。駱宏彥通文墨,談吐唱戲皆有文采。

主要經歷


20年代開始,隨長輩至滬,於義和園公演《白蛇傳》等劇。扮相俊秀,唱做俱佳,每至演畢,觀眾擁於台前,察其是男是女。民國17年(1928年),與馬麟童劉鴻奎等在鼎新舞台公演《牛郎織女》,特請繪景師鄧格非設計軟景硬片圖案,舞檯面貌煥然一新。謝長鈺新創的【拉調】問世時,駱宏彥帶頭演唱,又按自身條件加以改革。而後產生的【自由調】,他不僅率先演唱,而且還向各戲班推薦,使之迅速推廣。
為使淮劇穩固地立足滬地,駱宏彥在武旭東、馬麟童、何叫天等人協助下,於民國35年組成上海江淮戲聯誼會任主任。該會組織電台播唱,以擴大淮劇影響,並熱心公益事業,數次組織義演援助各災區,實施社會救濟等。民國36年夏,該會更名為上海江淮戲公會,戲劇家田漢洪深曾題詩相贈。
1950年,駱宏彥任上海淮劇改進協會主任,組織傳統劇目的整理工作;編纂《淮劇韻轍》;抗美援朝時,又動員淮劇界義演,購買飛機大炮支援前線。並與新文藝工作者合作,改編了《王清明》與《李毓昌放糧》等劇。協會多年來儲存大批藝術資料,為淮劇事業作出一定貢獻。
1982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