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山亭
龜山亭
龜山亭是信陽新建的信陽新八景之一,坐落於浉河岸邊古有“龜山晴雪”傳佳話,今有龜山雙亭新景觀。晴雪景不常見,龜山亭天天游。
龜山亭是 信陽新八景之一,坐落於浉河岸邊。
信陽有座龜山,位於浉河南岸,海拔一百六十來米。龜山上有二亭,一曰“龜山亭”,二曰“晴雪亭”。
龜山亭
《周易》里說:“龜蛇出玄武,呈貴;雙龜馱龍台,三公。”
李白《菩薩蠻》:“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浉河南岸,有大龜山和小龜山二山。“龜山晴雪”,是信陽市古八景之一。
想到了“龜”字。繁寫的“龜”字,有頭有尾有龜背,是一個典型的象形字。
據《信陽州志》記載,在雪後天晴時,站在浉河北岸的高處向南岸眺望,只見這隻巨龜甲背如玉,翹首而卧,頗有幾分神奇。
清代詩人郭際雍詩曰:“日觀冰花聚,龜山態不群。紈妝浮霽色,玉甲帶寒雲。煙淡遙嵐樓,晶明近郭分。東郊堪縱眺,曠與令人醺。”
張鉞《龜山晴雪》詩中吟道:“玉屑朝初霽,龜山近可尋。微青依淺瀨,積素入空林。氣與初陽動,塵無一點侵。祗應雪片石,把易契天心。”
龜山亭
細想過去,身居這樣的城市,可玩可看的地方不多。居住於北岸的市民,遠離山體,又隔著河流,建築遮擋物少,視野就比較開闊。冬天,下了雪,青山被雪覆蓋,雨過天晴,紅日當頭,紅妝素裹,抬頭就能遙望龜山雪景。但一年之中,有雪的日子才多久?短暫的景色,作為州景,似乎湊數。
城市景觀的營造,是展示城市外在形象的一個方面。城市不僅需要高樓大廈,也需要提升文化品位,增加內在的厚重度。城市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深厚的城市文化體現了一個城市的軟實力。提升宜居城市的品味必須注重文化內涵的挖掘與提升,形成個性鮮明的城市文化品位。
信陽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在新時期里,正向靚麗宜居的方向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新景點的營造體現了市民的願望。怎樣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值得深思與探索。包括歷史文化的挖掘整理展示;民俗文化的收集整理提煉;根親文化的研究研討弘揚;茶文化的挖掘彙集提高;山水文化的保持保護和完善等。
作為新八景之一的“龜山亭”,選建在古景《龜山晴雪》之巔,就文化氛圍來說,具有承前啟後的意義。見景生情,撫今追昔,超越歷史與現實的時空限制,在感受滄桑,把握蒼涼的過程中,體會古往今來哲人智者在此留下的神思遐想,透過現實的風景去解讀歷史的經驗教訓。
龜山亭頗富江南園林風格。位置居高臨下,登臨舉目,兩岸景色盡收眼底。尤其是浉河,近在咫尺。河面寬闊,水流無聲。河面上,野鴨、鷗鳥、鷺鷥不時飛起落下。時有捕魚之船漂浮。休閑之人可以觀看使用魚鷹捕魚,或者使用絲網,還有垂釣者。
沿山坡修有東西兩條登臨石階,並配漢白玉扶欄,方便遊客安全登臨。緊貼西北山腳建了一個廣場,可供停車。亭旁的沿河公路,車來車往,如同穿梭。臨河之岸,栽了垂柳,阿娜多姿。張目東西,高樓林立,彰顯著城市的發展與繁華。之南崗巒起伏,還是山村原始景觀。
鬧中取靜,是這裡最突出的特色。佇立於亭內,可以放鬆身心,開闊思緒,讓神魂插上翅膀,暢遊于山河之外,翱翔於古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