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齒猛蟻

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昆蟲

大齒猛蟻又名誘捕顎蟻,為膜翅目、蟻科、大齒猛蟻屬爬行動物,原產於亞洲東南部,中國(河北、浙江、湖北、湖南、四川、雲南、福建、海南、台灣等地)、日本、印度、緬甸。體長1-1.2cm,褐黃色至黑褐色,上顎、觸角和足色較淡,頭、腹胸和結節毛被缺。

形態特徵


工蟻體細長。頭矩形很大,與胸和腹部相稱’該屬所有印度種類的後頭多少具凹緣,上顎關節著生於頭前緣中間,相距很近,而不是著生在頭側角處,上顎長而直,線形,僅在其端部向內急彎成直角,端部具8枚粗大齒,最內的那枚齒寬而平截,端齒則不同,鈍圓或頂端近平截’上顎乾的內緣具略明顯的小齒,觸角窩大,向上展開,並向後聚合;
觸角12節,細長,線形,複眼較小,但突出,著生在頭側下半部,頭后側角突出。胸比頭狹窄得多,細長,背部鈍圓,略平,在中后胸背板縫處具凹緣;
足細長。腹柄一節,上面有一圓錐形的腹柄結,腹柄結頂端具刺;
複眼較小,卵形,上部很凸,基部兩腹節間的縊縮很明顯,螫刺伸出。雌蟻與工蟻相似,但個體較大;
中胸背板方形,略扁平,它與小盾片之間有一橫深凹陷,小盾片凸圓並突出,后胸背板鈍圓,由基部到頂端漸拱起,翅透明,帶淺褐色光澤,脈序和翅痣褐色。

簡介


最新科學研究表明,大齒猛蟻是地球上攻擊速度最快的動物。它能在0.13毫秒內合嘴咬中獵物,比人類眨眼速度快2300倍。不僅如此,遇到危險時,大齒猛蟻合嘴時產生的力量還能把自己帶至8厘米的“高空”,並落在40厘米外的安全地帶。與其他大齒猛蟻屬相比,上顎相對平截。

螞蟻種類


大齒猛蟻
大齒猛蟻
一般有蟻后、雄蟻和工蟻3級。
有些種生活在其他種的巢內,其幼蟲由宿主的工蟻餵養。如Wheeleriella santschii寄生於Monomorium salomonis(北非最常見的蟻)巢中。蟻巢多數在地下、石下或地上,由細枝、沙或礫石築成。北美常見的大型黑色木工蟻(Camponotus屬)生活在舊木材中。熱帶非洲的裁縫蟻(Tetramorium屬)的幼蟲吐絲把葉縫成巢。南美的臭蟻(Dolichoderus屬)把動物糞便黏起來作巢。分佈廣的法老蟻(Monomarium pharaonis)是室內淡黃色小蟻,只在溫暖地帶才在室外築巢。矛蟻亞科(Dorylinae)的軍蟻(Eciton屬)見於熱帶美洲,不築巢,遊盪生活,列隊行進,沿路取食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當軍蟻蟻後周期性產卵時,蟻群休整幾天。遷移時,帶著幼蟲。非洲的Dorylus屬習性相似。火蟻(Solenopsis saevissima)從南美引入阿拉巴馬,1970年代中期遍布美國南部;叮咬甚痛,築大型丘冢為巢,被視為害蟲;有效而經濟的防治法正在研究中。猛蟻ponerine)首先是由Jerdon在1851年描述,他描述的種是Harpegnathos Saltalor,他指出,這種螞蟻有四分之三英寸長,在受到驚嚇或打擾時會跳躍逃走。它們上顎強壯有力,並且有厲害的尾刺。它們在地下築巢,特別是植物的根部,捕食小昆蟲。

報道


大齒猛蟻
大齒猛蟻
據《生命科學》06年8月23日報道,科學家們發現了地球上攻擊
速度最快的動物,更神奇的是,這種拉丁美洲螞蟻合嘴時產生的爆發力還能把自己送到“高空”,逃離危險。
螞蟻的力量非凡的嘴巴給了科學家們發明推進體系的微型機器人的靈感,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的生態學家兼昆蟲學家安德魯·蘇雷茲他告訴《生命科學》雜誌:“如用於營救工作的機器人。”蘇雷茲主要研究大齒猛蟻Odontomachus bauri,從19世紀初,研究人員就已經注意到了這種螞蟻能夠通過它們不可思議的嘴巴產生的力量把自己彈到高處,直到現在,仍然沒有人能證明螞蟻的跳躍能力來自自己的嘴巴。
研究人員從哥斯大黎加收集到了這種大齒猛蟻。蘇雷茲仍然記得他和他的同事布萊恩·費希爾在舊金山加州科學學院挖出了一窩大齒猛蟻,他說:“像爆米花一樣遍地都是螞蟻,還有很多螞蟻爬到我們身上開始咬我們。”
遠古螞蟻
遠古螞蟻
蘇雷茲和費希爾,以及伯克利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希拉·佩特科和約瑟夫·拜奧發現,螞蟻進攻的速度之快是地球引力加速度的10萬倍,這意味著它咬的速度比人類眨眼速度快2300倍,可達每小時145英里。不僅速度奇快,它合嘴時還十分有力,上下頜的咬合力能達到其體重的300到500倍。蘇雷茲說:“直到現在,都沒有照相機能夠快速捕捉到螞蟻咬東西的嘴巴運動。”他和他的同事們必須使用高倍攝像機來拍攝螞蟻,這種攝像機每秒能捕捉25000個畫面,大約比通常的電影拍攝速度快1萬倍。
獵鷹俯衝的速度快達每小時300英里,但是,它們是依靠地球引力,而且起點在高處,藉助地球引力和其他幫助俯衝,所以,這些大齒猛蟻是動物界中身體移動最快的動物,研究發表於8月21日的網上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大齒猛蟻
大齒猛蟻
實驗顯示,螞蟻使用它們的嘴咬獵物,攻擊敵人或者逃生。在對抗敵人時,螞蟻對著它的敵人合上自己的嘴巴,實驗中,它們的“敵人”是薄塑料片和金屬,它們正是這樣攻擊“敵人”或者跳起來逃走。有趣的是,它能跳到大約15英寸遠,這個長度相當於一個5英尺6英寸高的奧運健兒破紀錄的132英尺的跳遠成績。
當研究人員引入它的“敵人”后,如蜘蛛,大齒猛蟻有時會使用所謂的“逃生跳”,它的嘴巴直接對著地面合攏,這一合攏能讓自己跳到3英寸的高處,對於一個5英尺6英寸的奧運選手來說,他彈跳的高度是44英尺,破紀錄的跳高選手的彈跳高度也剛剛高過8英尺。目前,蘇雷茲和他的同事們正在研究螞蟻的這種能產生衝擊力的嘴巴是否能用於工程學。他說:“這只是依靠自然和進化來考慮創新方法的另外一個例子。”

最快進攻


這份研究報告刊登在22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文章作者、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生物學副教授希拉·帕特克及課題組的同事運用高倍速視頻技術,對一些哥斯大黎加大齒猛蟻進行觀察。
結果發現,這些螞蟻合嘴時所用時間平均為0.13毫秒,比人類眨眼速度快2300倍。如果把大齒猛蟻上下頜之間的距離與閉合速度做個形象比喻,其速度相當於每小時125-233公里。不僅速度奇快,大齒猛蟻合嘴時還十分有力。雖然它的體重只有12.1-14.9毫克,但這些螞蟻每合一次嘴,上下頜的咬合力能達到其體重的300倍。

逃跑能手


蟻嘴不僅是大齒猛蟻的捕獵工具,還可以幫助大齒猛蟻脫離危險。如果大齒猛蟻合嘴時撞擊地面,產生的力量能把一隻體長0.8厘米的螞蟻帶至8厘米“高空”,並落在40厘米以外的安全地帶。這相當於一個身高1.67米的人跳高13米,然後在40米外落地。
帕特克把這個原理比喻為拉弓。他說,在強有力的頭部肌肉帶動下,蟻嘴張得很大。積蓄一定力量后,上下頜以極快速度閉合,釋放出很大衝力,把大齒猛蟻彈到空中。但大齒猛蟻不會因此受傷。“著陸”后,它們通常打一個滾,然後繼續前行。有時,它們還會在“飛行”過程中抓一些東西“墊背”。
這一發現,解決了長期爭論不休的科學難題。“早在19世紀,科學界就開始討論螞蟻是否有意識地以上下頜為工具跳離地面,但直到我們的研究出現以前,沒有人提供可靠證據。”帕特克說。

可用於機器人


蘇亞雷斯表示,研究成果還可以用於其他科學研究。螞蟻能積蓄力量,然後在瞬間釋放出來,這一原理可用於開發機器人。

群居生活


大齒猛蟻是成群生活在一起的,一般都是幾十隻到幾百隻在一起生活,它們喜歡居住在陰涼潮濕的地方,常在山坡的陰面靠近水的地方發現它們。大齒猛蟻喜歡吃肉和甜食。不要看大齒猛蟻的個體小小的,一旦當它們對你的手發起進攻的時候,那速度和力量足以讓你的手感覺到疼痛,它的雙顎的閉合速度,可是在世界排名第一的,而且當它們發起進攻后,敵人若還不離開的話,它們就要用毒刺進攻了,如果實在是打不過的話,它們會通過雙顎接觸地面然後反彈跳躍逃離,有時候可以反彈到1米遠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