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蓮台寺的結果 展開

蓮台寺

蓮台寺

蓮台寺始建於唐朝,幾經興衰,因唐高僧智詵和尚曾主持蓮台寺,在國內外都享有盛譽,鳳嶺公園內異地重建,已初具規模。蓮台寺在四川資陽城北3里許的蓮花山上。

古寺名稱-資陽


民國38年《資陽縣誌稿》轉引舊志,蓮台寺,智詵披剃出家處。他出家后,在蓮台寺前鑿池種白蓮。舊說,蓮花不常開,若遇科場年,蓮放,科名如其數。明末寺毀,寺前匾鐫“龍蟠鳳翥”四字,筆勢雄偉。
蓮台寺
蓮台寺
因智詵在蓮台寺出家,到明朝, “蓮池夜月”被列入資陽八景,成就無數佳話。每屆秋高氣爽,玉宇澄清,皓月當空,花影搖曳,人靜景幽之時,最見風致。
蓮台寺
蓮台寺
何淵有詩:“半畝方塘注澗泉,玉蓮遺種自何年?群花占斷雲間地,一鑒頻開水底天。光接冰輪來海上,影聯仙桂到池邊。中秋乘興登臨夜,喜接嫦娥咫尺間”。
1941年11月在蓮花山上掘得“資州城墼”漢磚。1951年蓮花山崖墓出土紅陶屋,發掘古物90餘件。有浮雕圓柱與斗拱,鑒定為唐代梵剎遺跡。據當時的考古學者張聖奘考察蓮台寺稱,石刻佛頭、羅漢莊嚴精美,裝飾瑰麗繁富,疑為唐雕。

古寺名稱-灤南


蓮台寺
蓮台寺
蓮台寺遺址,位於灤南縣程庄鎮小賈庄,據史料記載,亦稱蓮台煙寺,被譽為灤州十二景之一。此寺建在高數十丈、闊數十畝的土丘上。西北緊鄰官地坑,坑內魚蝦肥美,漁船蕩漾;北面是300餘畝的大葦泊,泊中蒲葦繁茂,儼然江南水鄉,由老龍溝連通著老龍灣;東北面系隰地“花港”,港里接天連葉無窮碧,大小溯河與此交匯,由寺東蜿蜒流向海邊。坑泊河港貫通,四面環繞蓮台;花港南稻田一望無際,常聽蛙聲一片。夏秋時節,水充雨沛,水天相連;朝霧暮靄,時聚時散,似輕煙繚繞,佛閣參差勝似蓬萊仙境,如“海市蜃樓”,時隱時現,故得名蓮台煙寺。寺東南溯河上所架的東西向石橋,名曰鳳凰,更給此寺增添了幾分優雅。寺南分流的溯水上所修建的拱形木橋,似長虹卧波,駐足其上能聽到潺潺流水。據了解,蓮台寺有三條道路可登,如從南面,可跨拱橋拾級而上,則到寺之山門。東北、西北樵徑崎嶇,兩條羊腸小路亦可登攀。東北、西北各有角門可入寺內。南來者多是焚香拜佛的善男信女;北登者多閒情逸緻,覽勝遊玩。
蓮台寺
蓮台寺
登上蓮台寺,居高臨下,展望東南西面,可見彎彎溪流葦蒲荷花一片;遠眺北方,是茫茫水泊巍巍岩山。難怪遊人騷客面對這如畫美景詩興大發,留下了不少千古佳句。
灤州知州吳士鴻、訓導黃步青,邑人王恩錫、汪鑒、閻公銑、張鳳翔等名人游蓮台寺均留下了美麗詩篇。
清嘉慶十三年(1808)任灤州州學訓導的奉天人黃步青游蓮台寺賦詩云:一灣流水繞層台,誰把紅蓮處處栽?戲浪魚移花影動,隔溪風送磬聲來。煙飛古寺迷松徑,人坐扁舟對酒杯。此即深山真面目,何需海上問蓬萊。
流水繞、紅蓮栽,花影動、磬聲來,配以飛煙、扁舟,“蓬萊仙境”躍然紙上,簡直就是一幅墨彩相諧、濃淡相宜的風景畫,令讀者陶醉神往。
蓮台寺院落共分三層:第一層殿為藥王殿,內供藥王孫思邈;第二層殿供奉關帝;第三層殿供奉釋迦牟尼。大殿之旁有配殿,大殿之間有耳房。殿堂亦隨勢而建,由低至高,錯落有致。其前廊后廈,古樸典雅,泥金煥彩,聯匾配飾。
蓮台寺
蓮台寺
蓮台寺曾有一棵千年古槐。古槐植於萬佛堂東北角。其根裸於地上幾尺高,纏繞蔓延丈余,層層疊起;樹冠如蓋,枝繁葉茂,蔭遮半徑十餘丈;干粗數圍,中空無尖,皮龜裂而多瘤,木厚盈尺且堅韌無蠹。樹空徑近丈,內建小廟一座,供樹神黃祖。古槐大而奇特,引來眾多香客和遊人。乾旱無雨時,則焚香祈禱,求黃祖賜
蓮台寺
蓮台寺
降甘霖。
光緒九年(1883)后,灤河頻發水災,蓮台寺周圍淤為平沙,寺漸荒廢。民國三十四年(1945)發生地震,地裂涌水,房屋傾倒,亦殃及蓮台。嗣後,戰火又毀壞部分殿堂,佛神塑像亦隨之被毀。解放后,尚余部分殘殿,整修後作了學堂。
蓮台寺
蓮台寺
據考:蓮台寺周圍為商代文化遺址。在蓮台寺四周發掘出很多有價值的文物,曾出土象鼻銅鼎、大口陶繩紋小罐、雙鑽耳小罐,還有大量的陶戲小腿,陶瓷殘片……這些對研究我省、市縣的歷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依據。如今,小賈庄蓮台寺遺址已被列為河北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山東省梁山縣


蓮台寺位於梁山雪山峰南麓,為唐代高僧善導創建。據清咸豐二年(1852年)《重修蓮台寺碑記》記載,蓮台寺創建於唐代,后屢次重修,寺院位置幽雅,古柏參天,青石托地。據《舊唐書》載:唐高宗於麟德二年(665年) 在武則天挾持下封禪泰山,曾到梁山蓮台寺瀏覽風光,焚香拜佛。寺內有一石佛,系在一塊自然巨石上雕鑿而成的,佛高2米,佛像慈眉善目,儀錶自然,端坐於蓮花之上,故稱“蓮花石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