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社會心理學
應用社會心理學
應用社會心理學(ApplledSocialPsychology)運用社會心理學的方法、理論、原則對現實社會問題進行分析和解釋的學科。應用社會心理學從分析社會問題入手,通過對現實社會問題的解釋,從而發揮其對社會的干預功能,以改善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當某個領域的應用社會心理學研究已經形成自己獨特的研究對象、專門的研究方法和較完整的豆腐體系時,這個領域的分支社會心理學也隨之產生。應用社會心理學研究是發揮社會心理學預測、控制功能的具體途徑。運用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社會問題的社會心理學分支。
社會心理學學科本身具有極強的應用性,絕大多數社會心理學理論的獲得都基於對社會現實問題的關心和應用,應用社會心理學的許多理論也來源於早期的社會心理學的應用研究。與從事社會心理學基本理論研究不同的是,應用社會心理學研究更加重視對現實社會問題的理解而不只是為了發展或否定某種理論。這種高度重視理論的社會效用的研究取向決定了應用社會心理學必須大力進行現場研究,以保證研究有較高的外在效度。隨著學科的發展,特別是本世紀60年代以來,傳統實驗心理學由於外在效度低而受到普遍批評,現場研究倍受重視:同時,許多生活領域的問題單憑社會心理學已無法解決,社會心理學需要同其他學科一道,共同為解決現實社會問題而努力。這些客觀情況大大推動了應用社會心理學的發展。當前,應用社會心理學研究已經遍及到人類生活的主要方面,已經形成的分支社會心理學有:工業社會心理學、教育社會心理學、臨床社會心理學、環境心理學、犯罪心理學、管理心理學、消費心理學、宣傳心理學等。
應用社會心理學
心理學圖
早期的廣告心理學研究已擴展成為消費者心理學,不僅研究廣告的特點,也研究消費者的特點,如消費者的需要與愛好等。應用社會心理學的另一個重要研究領域是與醫療保健事業有關的醫學社會心理學。它與心理學的一個主要應用學科醫學心理學有密切聯繫。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意味著沒有疾病,還應當是一種身體、精神和社會生活的健全狀態。這就把心理因素、社會因素與健康聯繫起來。大量研究證明,注重心理衛生不僅有助於保持身心健康,而且有助於防止疾病。許多疾病,特別是慢性病,大都與社會心理因素有關。生理環境的突然變化,如喪偶、離婚、失去親人、家庭衝突、獨居等,往往對健康有很大影響。
國外的研究表明,25~34歲喪偶者的死亡率比未喪偶者高;心肌梗塞或冠心病患者,在發病前6個月內一般都經歷過重大生活變故。工作與個人不相適應、工作與個人願望不符、工作性質突然變化、與領導和同事關係不融洽等,都會使人產生焦慮、煩躁、失望等情緒,從而導致生理疾病。生活事件與健康的關係不是直接相互作用,而是通過某些中介因素。這說明為什麼經歷同樣生活事件的人有些發病,有些不發病。這些中介因素涉及個人對生活變動的認識,如認為是所希望的還是所不希望的,是可控制的還是不可控制的。只有不希望的、不可控制的生活變動才能導致疾病。中介因素也涉及個性特點,如自我意識的高低。自我意識高的人集中注意於自己的內部和外部特點,易於發現緊張刺激造成的心理生理反應,能及時採取行動加以緩解。對於那些對自己,對自己的活動和情感有強烈自信的人來說,緊張刺激也較少導致疾病。
心理學圖
心理學圖
心理學圖
(2)犯罪者的不良人際交往和反社會態度的形成;
(3)犯罪者的需要結構和犯罪動機;
(4)犯罪團伙的順從行為以及團伙內部的人際關係;
(5)違法犯罪青少年的心理特徵等;
消費心理學也是應用社會心理學關注的一個領域。人類的消費行為是個複雜的過程,涉及消費者的知覺、學習、決策、需要、動機、個性、態度等心理過程和特點;社會心理學可以和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聯合起來研究消費者心理,特別是在分析消費者的態度和購買行為的關係、社會文化因素對消費行為的影響、廣告傳播心理、營銷心理等方面有重要意義。
在宣傳心理研究中,選擇什麼宣傳內容、採取何種宣傳方式、向誰宣傳等中心課題與社會心理學有密切的關係。西方社會心理學研究中態度和態度改變的理論及前蘇聯學者提出的定勢心理理論都可以為解釋這些問題提供幫助。
運用社會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研究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教育對象、教育群體和教育行為三者之間心理上相互影響和發展變化的規律性的學科,叫做教育社會心理學。教育社會心理學處於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三大學科的交叉處。教育社會心理學作為社會心理學用主要分支正式形成於本世紀70年代,1978年出版的D.巴塔爾和L.薩克瑟。主編的《教育社會心理學—理論和研究》一書是教育社會心理學正式誕生的標誌。教育社會心理學研究課堂內人際關係、人際互動、課堂氣氛和學校內群眾凝聚力,分析各種社會心理因素對學生個體和教師的影響,並把學校作為一個處於不斷變動的社會之中的一個開放系統,探討社會因素對學校內組織目標、行為標準的作用以及由此產生的對學校內群體成員的影響。教育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與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一樣,為推動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服務。我國學者在課堂教育社會心理學方面進行了一些研究。
臨床社會心理學也是應用社會心理學研究的重要領域,與醫學心理學有密切的聯繫,隨著社會的發展,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疾病大大減少了,相反,與社會心理因素有關的疾病迅速增多,這引起了許多學科的關注。臨床社會心理學探討社會心理因素在疾病成因中的作用,從而達到預防、治療的目的,促進身心健康。現代生活中的許多社會心理因素,如挫折、人際關係緊張、快節奏的工作與生活、意外生活事件等都可以成為疾病的成因。現代生活中的個體必須培養自己對緊張刺激具有較高的應變能力和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