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提要辨證

四庫提要辨證

《四庫提要辨證》是一部訂正清代官修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訛誤的學術專著,是現代著名古文獻學家、目錄學家余嘉錫先生的學術代表作,也是中國現代學術史上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

作者簡歷


余嘉錫(1883—1955)撰。字季豫,號狷廠,湖南常德人。曾任北京輔仁大學中文系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專門委員。

編著意義


由其父啟蒙,曾索《書目答問》駭其浩博,茫乎失據,不知從何入手,及讀《輶軒語》,始知從《四庫全書提要》求治學之門徑,十七歲起,日夜研讀,但有所得,筆之書首,集年成冊,更以他本。這就是他從事《提要辨證》的開端,至1937年,國亂日紛,恐多年心血付之流水,遂以子、史兩部寫定之稿一百二十餘篇,排印數百冊,即此書之初版。此後續有增益,從l937年至1952年.十七年間先後寫定經部稿六十餘篇,集部稿百餘篇,史、子兩部稿百餘篇,凡二百六十餘篇.自謂“惟以著書為事,此稿既為一生精力所萃,於他人或不無裨益,未可任其廢置,因重加編定,取其成稿四百九十篇,依《四庫提要》原書目次排列,匯為一書,以就正於當世。儻蒙告之以所聞而匡其不逮,則是區區之願也。”。共八十餘萬字、系統地專辨《四庫提要》對所論述的許多古籍,從內容、版本到作家生平,都作了翔實的考證。
余親福分析《四庫提要》的功過得失,態度比較客觀。首先,他指出:今《四庫提要》屬作者之爵里,詳典籍之源流,別自是非“旁通曲證,伎聯瑜不掩,淄渦以剔,持比向、敖,殆無多讓。至於剖析條沈,斟酌古今,辯章學術,高擔群言,犬非王堯臣、冕式等所能望其項背。故日郎別錄擬來、未有此書,非過論…—漢唐目錄書盡亡,《提要》之作,前所未有。此可為讀書之門徑。
《辨證》是作者一生精力所萃。作者十六歲之時,雖然十分好學,但還不懂治學途徑,當讀到張之洞《輶軒語》“今為諸生指一良師,將《四庫全書提要》讀一過,即略知學問門徑矣”之語時,不禁歡呼雀躍。第二年,其父從長沙購得《提要》,大喜過望,日夜苦讀,遇有疑難之處,便核對原書,有所發現,則記於書眉,這是作者從事《辨證》寫作之始,時為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僅十七歲。次年,便將研究所得,謄錄一冊。“而後讀書續有所得,復應時修改,密行細字,冊之上下四周皆滿,朱墨淋漓,不可辨識,則別易一稿。如此三十餘年,積稿至二十餘冊。”到1931年,作者已撰寫考證《提要》之稿七百餘篇。1937年,作者擇取史、子兩部寫定之稿290餘篇,分為十二卷,排印數百冊以避免亡佚。自此以後,作者研治此書更勤,到1952年,又已費時十五年,新撰《辨證》稿260餘篇,匯合前稿,共計490篇,約90萬字,按《四庫提要》原書順序編排,即我們今日所見之《辨證》。從1900年到1952年作者寫成此書,用時53年。我們說《辨證》是作者畢生心血的結晶,毫不為過。《辨證》之所以成為中國現代學術史上的經典性著作和研讀《四庫提要》不可或缺的參考書,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他總結《四庫提要》對學術界所起的作用,評價還是比較高的。但是又指出了它存在的嚴重缺失,他說:觀其援據紛綸,及按其出處,則經部多取之《經義考》,史、子、集三韶多取之《通考·經籍考》,即晁、陳書目,亦未嘗複核原書,無論其他也。及具自行考索,徵引群籍又往往失之眉睫之前。隋、唐兩志,嘗忽不加察,《通志》《玉海》僅皆一引用。至宋、明志。及《干頃堂書目》憚於檢閱夫。……純繆之處,難可勝音,余已逐條駁正,不假一二淡也。余氏對《四庫提要》的錯誤和疏漏之處,認真加以考核.“搜集證據,推勘事實”,“權衡輕重,而後筆之於書”(引義俱見本書《自序》)。全書徵引繁富,考證極詳,按《四庫提要》原書日次編排.先摘原文,然後逐項指出它的失誤所在。條理清晰,便於對照閱讀,每本將所考辨的,包括原書內容、作者、版刻諸方面的問題。例如蔡卞《毛詩名物解》二十卷。《提要》:“白乾女石《新義》及《字說》行.而宋之十風一變,其為名物訓訪之學者.僅卞與陸佃二家。……然其書雖工氏之學,而徵引發明,亦有出於穎達《正義》、陸璣《草木蟲魚疏》外者,寸有所長,不以人廢言也。”《四庫提要辨證》所說見卷一。
嘉錫案:又如《新語》二卷。《四庫提要》云:“舊本題漢陸賈撰……然《漢書司馬遷傳》稱遷取《戰國策》、《楚漢春秋》、陸賈《新語》作《史記》。《楚漢春秋》張守節《正義》猶引之,今佚,不可考。《戰國策》取九十三事,皆與今本合。惟是書之文,悉見於《史記》。”《四庫提要辨證》說:自來目錄家皆以《新語》為陸賈所作,相傳無異詞,至《提要》始疑其偽,而其所考,至為疏繆,不足為據。
余嘉錫核對《漢書·司馬遷傳》終篇未嘗記及陸賈《新語》,並進一步找出了《四庫提要》致誤的原因,是因為高似孫《子略》適於曾說“班固太史公取《戰國策》、《楚漢春秋》、陸賈《新語》作《史記》”,余氏判斷說:“此蓋似孫誤記,而《提要》誤信之,未及復考之《漢書》本傳也”(引文皆見本書卷十)。上述兩個例子,都是糾正《提要》對書籍內容疏於考核造成的外誤。
案:“開卷本做十四卷,實諸本皆做二十四卷,開卷便錯。則不能推委其責也,此文又見互動百科,顯系相互複製,錯誤累累。大者不計,只其文字錯誤,已駭人。凡百餘處。其引書,余因無原書,一時不能覆案,且定有改修錯處。望讀者君子亦為修改。”

著作推薦


《四庫提要辨證》一書博大精深。余嘉錫用50餘年的時間,對《提要》中490種古籍進行考辨。這些古籍跨越經、史、子、集各個部類,對《提要》的錯誤加以糾正,對其疏漏加以補充。考證人物的姓名字型大小、時代籍貫及生平事迹等,必參考正史、別傳及墓誌碑銘;對於歷史事實,必弄清其來龍去脈,比較各家的異同,將其放在廣闊的背景之下,條分縷析,多方考證;對於書籍,必明確其體例,廣泛引用歷代官修、私修書目及歷代正史中的藝文志、經籍志,或明辨其主旨,或考查其版本源流,對清人的藏書志、古籍題跋集,更是信手拈來,為其所用。綜觀全書,取材廣博,考證精確,方法多樣,新見迭出,實事求是,絕無空言。《辨證》雖是專門針對《提要》而作,實則對我國古代的歷史、文學、哲學、文獻學及學術史的研究,均作出了巨大貢獻。

作品版本


《四庫提要辨證》一書的版本主要有:1937年史部與子部未完稿十二卷;1958年科學出版社二十四卷本;1980年中華書局據科學出版社本標點重排本(四冊);2004年雲南人民出版社重印本(上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