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林溪鄉的結果 展開
- 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縣林溪鄉
- 浙江省瑞安市林溪鄉
林溪鄉
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縣林溪鄉
林溪鄉是三江縣北部的一個高寒貧困山區,北邊與湖南省通道縣牙屯堡鎮毗鄰,南邊與周坪鄉連接,東邊與湖南省通道縣甘溪鄉相鄰,西邊與八江鄉相鄰。全鄉總面積為153平方公里,有15個村街,211個生產小組,65個自然屯,居住著28000多侗、苗族同胞,勞動力有17530人,耕地面積15179畝,茶油林面積32214畝,水果面積1626畝,茶葉有1240畝,人均有糧458斤,人均收入在1100元。這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世界四大名橋之一的“程陽風雨橋”就坐落在這裡。
林溪鄉位三江縣北部高寒山區,東北部分別與湖南省通道縣甘溪鄉和牙屯堡鎮毗鄰,南部與縣城古宜鎮接壤,西邊為八江鄉。全鄉總面積為153平方公里,有15個村街,211個生產小組,65個自然屯,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全鄉7817戶,29987個侗、苗、漢族同胞,常住人口19858人,耕地面積15179畝,茶油林面積32214畝,水果面積1626畝,茶葉有1240畝。國家4A景區,世界四大名橋之一的“程陽風雨橋”就坐落於此。
2010年末,全鄉實現農業總產值4920萬元,比2005年的3088萬元增長59.3%;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524萬元,是2005年310萬元的37倍;財政收入 完成61.77萬元,比2005年的29萬元增長113%;農民人均純收入3879元,比2005年的1572元增長146%。
2007年,高友村被評為“柳州市十大美麗鄉村”,“程陽八寨”榮獲首屆中國自然景觀村落稱號,2009年,程陽橋景區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
2012年全鄉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98億元,同比增長17.86%;農業總產值達5324萬元,同比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19億元,同比增長231.76%;農民人均收入5200元,同比增長19.8% 。
2008年,由台灣三立電視拍攝的《侗族飲食》專題片在林溪鄉冠洞村開拍。該專題片反映了侗族地區人民的飲食習慣“百家宴”與民族風情特色,以及民族服飾表演、蘆笙踩堂、多耶、侗族大歌表演等,為打造冠洞村民族風情旅遊品牌,展示侗民族文化,民族特色建築保護提供了一個平台。
程陽風雨橋是建築的集大成者,集橋、廊、亭三者於一身,在中外建築史上獨具風韻。程陽橋又叫永濟橋、盤龍橋,建於1916年,是侗寨風雨橋的代表作,是目前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風雨橋,是侗鄉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木建築中的藝術珍品。這座橫跨林溪河的大橋,為石墩木結構樓閣式建築,2台3墩4孔。墩台上建有5座塔式橋亭和19間橋廊,亭廊相連,渾然一體,十分雄偉壯觀。據有關資料記載,該橋與我國的石拱趙州橋、鐵索瀘定橋
林溪鄉[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縣林溪鄉]
林溪鄉
本次旅遊節不但吸引了區內各縣市的遊客,而且吸引了浙江、廣東、湖南、貴州等省市的遊客前來旅遊。到目前為止,遊客人數已經突破9萬。籃球賽林溪鄉政府籃球場熱鬧非凡,隨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響過,該鄉“迎奧運慶七一”籃球賽隆重開賽。這次比賽由鄉政府主辦、各村街組隊,其中男子組16隊,女子組8隊,採用循環賽制。各村街委高度重視這次活動:百計千方精選隊員(恰逢周末,紛紛通知鄉內外本村籍的精兵強將返鄉參賽)、拉贊助商,各啦啦隊更是激情飛揚。可以說,這是該鄉一次高水平的籃球盛會。
程陽八寨
程陽八寨位於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距三江縣城19公里。程陽八寨有八個自然村屯,俗稱“程陽八寨”,他分管於三個行政村委會,居住著近10000侗族人民,這裡節日盛多,有“百節之鄉”的美譽,每當春節到來時,這時村村沸騰、寨寨歡歌、處處一片喜氣洋洋。
三江縣在桂湘黔交界處,程陽寨在縣城古宜鎮北20公里,是侗族千戶大寨,有馬安、平寨、岩寨、平坦、懂寨、程陽大寨、平埔、吉昌等八個自然村寨,面積12.55平方公里,居民2197戶共9701人。
程陽風雨橋
程陽風雨橋,又叫永濟橋、盤龍橋,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縣城北面20公里處(林溪鄉境內),是廣西壯族地區眾多具有侗族韻味的風雨橋中最出名的一個,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程陽風雨橋就是典型的侗族建築,這座橫跨林溪河的木石結構大橋,建於1916年,河中有五個石砌大墩,橋面架杉木,鋪木板。橋長64.4米,寬3.4米,高10.6米。
百家宴
“百家宴”是侗族待客的最高禮儀。每逢村寨互訪或有特別尊貴的客人來訪時,全村各戶自備酒菜飯,一起到鼓樓坪“一”字型擺開長桌,客人可從第一桌吃到最後一桌,你來我往、觥籌交錯、熱鬧非凡。據說在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吃百家飯、聯百家心、驅百種邪、成百樣事”。
“百家宴”是侗族熱情好客、團結友愛、和諧大同的文化象徵,在三江侗族地區已流傳了數百年,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演變為現今每逢重大節慶或重要賓客來訪時必備的款待儀式。
林溪鄉“冠小百家宴”自2003年舉 辦以來,148戶人家戶均兩人以上從事旅館、餐飲、旅遊商品經營,形成“吃、住、行、游、購、娛”民族風情旅遊產業鏈,全村實現百家宴旅遊產業全民化,帶 富了一方百姓。目前,“冠小百家宴”已被列入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