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詔鐵柱

南詔鐵柱

南詔鐵柱位於雲南彌渡縣城,西北6千米太花鄉廟前村(古稱鐵柱邑)原鐵柱廟內。鐵柱廟,史稱鐵柱宮或鐵柱觀,由山門、前院、後院三部分組成,佔地5541平方米,建築面積1542平方米。鐵柱立於前院正殿中央。

外形介紹


南詔鐵柱
南詔鐵柱
南詔鐵柱俗稱天尊柱,柱體為圓柱形,通高3.3米,直徑32.7厘米,鐵質,重2069千克。柱身分5節澆鑄,柱身題記:“維建極十三年歲次壬辰四月庚子朔十四日癸丑建立”22字,外刻單凸線邊框。建極是南詔第十一世王世隆的年號,建極十三年即唐咸通十三年(872年)。南詔鐵柱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鐵柱廟


南詔鐵柱坐落在彌渡縣西面約6公里的鐵柱廟村(古稱鐵柱子邑),這個村屬於太花鄉。這一帶在古代是勃弄川白崖賧。勃弄川就是現在的彌渡壩子。清代以後,因避諱白字,改白崖為紅崖,古代的白崖賧比現在的紅岩鄉範圍要廣。白崖賧有白崖城,是傳說中“白子國”的統治中心。南詔強盛以後,南詔王閣羅鳳佔領了白崖城,並在舊城外修築了新城,用來安頓他的後母和同父異母的兄弟。《蠻書》對白崖城有很具體的描述:“白崖城在勃弄川,……依山為城,高十丈,四面皆引水環流,惟開南北兩門。南隅是舊城,周圍二里。東北隅新城,大曆七年閣羅鳳新築也,周圍四里。”新城內設有大廳,廊廡曲折,後面橙枳青翠北門外竹叢茂密,棵棵粗如人腿,高百尺有餘,環境十分清幽。
勃弄川是南詔中層官員的莊園所在。距白崖城南約20里有蠻子城,大概在今彌渡縣城附近。南詔鐵柱就在兩座城之間,也就是南詔重要的統治地區之內。

史料記載


南詔鐵柱廟古稱“鐵柱廟”或“鐵柱觀”。元初朝庭命官郭松年在《大理行記》中記:“白崖甸……西南有古廟,中有鐵柱。”可知鐵柱廟建於元代以前。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重修;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又重修大殿及前後院諸殿和廂房。當時廟宇佔地5541平方米,建築面積1542平方米,由大照壁、外戲台、廣場、硯池和三拱石橋組成外院;由三皇殿、聖母殿、土主殿及北廂房組成後院。鐵柱立於前院正殿中央。以後鐵柱廟因年久失修而毀壞嚴重。1978年以來,先後修復了大殿、三拱石橋及大照壁等建築,重立殿門“威鎮昆彌”和佛龕頂“標績全滇”匾,以及道光年間彌渡文人李菊村所撰長聯。這副長聯中包含有關於鐵柱的歷史和有關的民俗:蘆笙賽祖,氈帽踏歌,當年柱號天尊,金縷翔環遺舊壘;盟石掩埋,詔碑苔蝕,幾字文留唐物,彩雲深處有荒祠。
南詔鐵柱又稱崖川鐵柱、建寧鐵柱或天尊柱。柱體為圓柱形,黑色,鐵質,實心,重約2069公斤,高3.3米,直徑32.7厘米,由五段接鑄而成。柱頂呈圓錐形由凹坑,深7厘米,有三個丫口,上面各伏一條木質雕龍,上覆一鐵笠(形似鍋)。柱體西面正中有長91厘米寬8厘米凸線框,中間有直行楷書陽文“維建極十三年歲次壬辰四月庚子朔十四日癸丑建立”22字。清金石家阮福曾說,這22字“較崇聖寺(建極)鍾年月款字稍小而體絕類,當屬一人手筆”。“建極”是南詔第十一世王世隆的年號,建極十三年(公元872年)時當唐懿宗咸通十三年。鐵柱左右兩邊曾塑有男女像各一,傳說是南詔世隆與妃子像,另一種說法是孟獲夫婦像。正中柱前有諸葛武侯牌位,今已毀。每年正月十五,附近的彝族,殺豬宰羊前來祭祀土主(封號馳靈景帝大黑天神),夜晚打歌娛神。南詔鐵柱也是南詔現存稀有文物之一,反映了當時的宗教信仰的情況和冶鐵技術的水平,史料價值很高,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詔鐵柱的建立與宗教有關。祭柱是雲南一些少數民族古老的宗教祭祀形式,源遠流長,在晉寧石寨山和江川李家山戰國古墓出土文物中就有“殺人祭柱蓋”貯貝器。南詔中興二年《南詔圖傳》中祭柱場面的鐵柱與南詔鐵柱十分相像,傳說白子國張樂進求讓位細奴羅時,曾在鐵柱前祭祀立盟。聯繫起來,附近月白子國也並不是子虛烏有的事情。

建柱原因


至於建柱的原因,有多種傳說。最盛行的一種說法是,諸葛亮平定南蠻,繳兵器,鑄鐵柱紀功,後由南詔世隆重鑄。但是這種說法還沒有確鑿的史料依據,而郭松年則斷然否定了“諸葛紀功柱”的說法。關於“唐標鐵柱”,史書有“唐御使唐九征立銅柱於點蒼山之湍溪”的記載。據考,“湍溪”在漾濞縣境內。這與南詔鐵柱毫不相干,已是歷史學家的定論。

不倒之謎


疑問

一根直徑33厘米、高3.3米的鐵柱,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歷經多次大大小小的地震,卻屹立至今,千年不倒,千年不銹,這就是屹立在彌渡縣、現存唯一的鐵柱。“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在“天下第一長聯”大觀樓長聯中,記載了漢代以來中原王朝在雲南實行的文治武功和開疆拓土。如今,“漢習樓船”、“宋揮玉斧”、“元跨革囊”三個事件都有了定論,唯有“唐標鐵柱”及其遺址問題,一直眾說紛紜。那麼,彌渡縣的這根鐵柱是否就是大觀樓長聯中的“唐標鐵柱”呢?如果是,又為何千年不銹至今不倒呢?

爭議

“紀功柱”還是“祭祀柱”?
從大理州彌渡縣城出城而去,向著西北直行,約莫6公里處,就到了太花鄉廟前村的鐵柱廟。廟門口的一組石碑說明了鐵柱的重要意義:“南詔鐵柱,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入廟門,一組完整的仿唐建築撲入眼帘,三院一拱橋一硯池兩戲台。最裡面的院子里,屹立著一根直徑33厘米、高3.3米的鐵柱,鐵柱的柱身上,刻著一行字,標記了立柱時間,“維建極十三年歲次壬辰四月庚子朔十四日癸丑建立”。彌渡縣的南詔鐵柱成了至今唯一倖存的鐵柱,那麼,南詔鐵柱是否就是“唐標鐵柱”?
今年62歲的張昭從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就在縣文化館分管文物,1998年彌渡縣成立了文管所,並由他擔任所長。可以說,在鐵柱研究上,他是彌渡縣的“第一人”。張昭解釋,孫冉翁在大觀樓長聯中提及“唐標鐵柱”,目前史學界已認定了以下觀點:唐中宗神龍三年(公元707年),監察御史唐九征鑄鐵為柱,以記其功,也就是說,眾多史學家認為唐標鐵柱是唐朝的“紀功柱”。
但是,南詔鐵柱的柱身所刻的是“維建極十三年”,建極是南詔第11世王蒙世隆的年號,建極十三年為公元872年,時間上相隔了百餘年,因此,有人認為南詔鐵柱不是那根唐標鐵柱。而公元872年南詔確實是唐朝的一個地方政權,有人因此認為南詔鐵柱就是“唐標鐵柱”。
然而,張昭認為鐵柱是根祭祀柱,其中包含了彝族的樹崇拜。
“彝族的風俗是死者下葬后,大孝子要在死者墳地上選一棵小松樹帶回家,雕成5寸左右長的人形。供奉三代后,再把小木人送入本族的祖宗樹,彝族人每家祖墳上都有一棵祖宗樹。在他們看來,祖宗樹比老祖宗還大,先有祖宗樹,后才有老祖宗。而且,在彌渡彝族的每一個村子,都有一個祭祀南詔鐵柱的地方,當地人叫皮連格,意即大丫口,每年的正月十五,每個村都要選代表到鐵柱廟親自朝拜鐵柱老祖,剩下的老人、婦女、小孩及整個村子的人都要到皮連格祭祀鐵柱。‘樹’和‘柱’都是木,而且,立柱最初是為了紀念金翅鳥,柱從樹出,所以,人們就從祭樹變成了祭柱。”張昭之所以認定鐵柱是根祭祀柱,還源於鐵柱上方伸出來的三個叉。在鐵柱上次維修之前,鐵柱上方是有三個木製的叉,而在彝族祭祀風俗中,祖宗樹的樹頂上面也必須留有三根樹杈,因此,這與祖宗樹的造型完全一致。不過,可惜的是,由於木頭容易腐爛,2004年維修鐵柱廟時,上面的三個木叉已被三條鍍金鐵龍所取代。

揭秘

兩次化驗它不是鐵的
按照南詔鐵柱柱身所刻文字及向國務院申報的資料來看,公元872年這根鐵柱便屹立於此,至今已有1139年。鐵柱暴露在空氣中,長達千年之久,又無任何保護措施。而奇怪的是,鐵柱至今仍未生鏽。
由於附近百姓常來拜祭鐵柱、手摸鐵柱,因此,柱身變得非常光滑。“鐵的化學性質決定了它容易跟空氣中的氧氣、水分發生反應,生成氧化鐵(俗稱鐵鏽),如果不及時除去,氧化鐵會吸收更多的水分,使鐵爛得更快。”張昭介紹,他考古40多年,發現的文物多是陶器、青銅等,幾乎沒有鐵器。偶爾碰到一些鐵質文物,都因為時間久遠,一碰立刻就成碎渣子了。
“鐵柱是神仙柱,有神仙保佑,咋個會生鏽?”廟前村年過七旬的老人董方公回憶,自己小時候,就聽村裡老人講鐵柱的傳說,很久以前,彌渡是白子國的管轄範圍,國王的三女兒貌美如花,聰明賢慧,三公主成年後,沒有喜歡那些紈絝子弟,卻愛上了一個叫細奴羅的長工。這段戀情自然遭到國王的極力反對,兩人一直不能在一起。後來,在一年一度的二月八打歌會上,天邊飛來一對金翅鳥,落在歌場邊的大樹上高聲唱:“細奴羅、三公主;細奴羅、三公主”。這讓國王意識到兩人的姻緣是天定,於是,為他們舉辦了婚禮,並把自己的王位讓給了細奴羅,從此建立了南詔王國。後來,南詔國就建立了大鐵柱象徵大樹,紀念金翅鳥。
儘管這個美麗的傳說在廟前村人人會講,但並不能從科學上解釋為什麼鐵柱千年不銹?為了揭開這個謎底,張昭還分別於上世紀70年代和2007年,兩次邀請省內外的專家現場取樣分析。“我找了北京冶金考古研究所的李曉岑,他兩次都拿鑷子夾了一小塊帶回北京化驗,但只告訴我們估計是合金,不是鐵的。”說到這裡,張昭神情有些失落,他說,沒弄清楚鐵柱的真實面貌,是自己在文管所工作四十餘年最大的遺憾。
驚嘆
7級強震仍巋然屹立
而更讓人覺得神奇的是,鐵柱屹立千餘年來,曾歷經大大小小的地震,卻始終不倒,這更讓村民堅信鐵柱是神仙庇佑的。
遇到前來參觀的遊客較多時,在南詔鐵柱廟工作了十餘年的董萍就客串導遊,負責講解鐵柱廟的種種故事。不過,他最怕別人問起這個柱子為何一直倒不了,因為無從答起。的確,從表面上看,鐵柱就直接立在地面上,高達3.3米,這個和史書記載的“南詔鐵柱高九尺九”完全符合,因此,鐵柱應該沒有沉降。
“鐵柱一直就這樣立著,廟裡沒採取任何措施固定它,只是提醒遊客不能刻意去推或者站得太近。”董萍回憶,在他的印象中,也沒聽人說過鐵柱曾倒過。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歷史上,彌渡縣曾經歷大大小小的地震多次。來自大理州防震減災辦的數據顯示,僅震中在彌渡的地震就有三次,第一次是史載1652年7月13日,在北緯2515′東經10033′彌渡南發生7級地震,烈度9度。當時,“城牆、官舍、民居不存片瓦,壓死3000餘人,客商無名者不知其數。地皆崩裂,湧出臭泥,鰍鱔盤結地上。山上亂石飛墜,河內流水俱干。”第二次是在1925年的3月16日22時42分17秒,震中發生在北緯25.7東經100.4的大理鳳儀一帶的7.0級地震,對彌渡造成的破壞可達Ⅷ強;第三次是1925年3月17日07時50分26秒,在北緯25.0東經100.5彌渡南姚芹村發生6級地震,震中烈度為Ⅷ度,這是彌渡地區發生的最強地震,城內新建土城及四角碉樓全損壞,縣署、監獄、團局、警所、學校、公倉、廟宇傾壞,民居鋪房瓦礫崩落頹垣斷壁,無倚房舍及稍腐朽屋宇盡成荒丘,2400間房有600餘間全毀、1400餘間半毀,幸得保全的約10%;另外,彌渡附近的祥雲縣、漾濞縣、巍山縣、洱源縣、賓川縣等等,千年來發生的地震也不計其數,都或多或少對彌渡產生直接的影響。而無一例外的是,在這些大大小小的地震中,鐵柱毫髮無損。
“專家考察過千年不倒的原因,但沒有結論。”張昭說,鐵柱直徑33厘米、高3.3米,按照鐵的密度計算,鐵柱的重量應該在2069KG。因此,這一方面說明了古人能將力學、數學精準計算;另一方面,由於鐵柱一直被視為神物,千百年來無人敢動,因此,沒人敢保證地下還有無柱身。“上一次我們維修鐵柱廟時,因為柱身地面的西南角有些破損,查看后發現裡面有很多鵝卵石。我估計柱身下有個卯,榫卯結構的,鵝卵石就起固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