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勤縣

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下轄縣

措勤縣,是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東南部的一個縣,距離拉薩1079公里。地理坐標分別為北緯30°51′-31°00′、東經85°09′-85°19′。境內湖泊眾多,水源充足。“措勤”藏語意為“大湖”,因距縣駐地東部10多公里處的“扎日南木措”大鹹水湖而得名。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是為數不多的高海拔縣之一。政府駐地措勤鎮門東村。境域面積2.2萬平方公里。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措勤縣常住人口為17027人。新藏公路二線通過。

措勤縣畜產品資源豐富,是西藏和阿里地區純牧業縣之一。常住居民均系藏族,信仰藏傳教中的白教,有少部分人信仰苯教

2019年12月9日,經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研究,批准措勤縣退出貧困縣(區)。

歷史沿革


措勤縣
措勤縣
措勤,藏語意為“大湖”,“大海”。藏語“措”為“湖”,“勤(布)”為“大”。因距縣駐地東部10多千米處的“扎日南木錯”大鹹水湖而得名。西藏和平解放前分屬申扎宗、昂仁宗、崩巴宗和橋秋等八部落。解放后至1970年屬改則縣管轄。1971年7月22日由改則縣的路南4區設立措勤縣(駐門董)。縣府現駐措勤鎮。 
地勢
地勢
1996年?,全縣面積22372平方千米,人口約1萬人。轄4個區(江讓區、達雄區、措勤區、磁石區),21個鄉,縣政府駐門董鄉。 江讓區人口約0.24萬人,轄5個鄉:察倉鄉轄3個行政村,美朵鄉轄3個行政村,加榮鄉轄3個行政村,諾倉鄉轄3個行政村,珠龍鄉轄2個行政村。 達雄區人口約0.26萬人,轄5個鄉:達娃鄉轄2行政村,達東鄉轄3個行政村,邊山鄉轄2個行政村,夏東鄉轄2個行政村,才扎鄉轄3個行政村。 措勤區人口約0.7萬人,轄6個鄉:曲強鄉轄2個行政村,曲落鄉轄2個行政村,赤瑪鄉轄3個行政村,雄瑪鄉轄3個行政村,尼雄鄉轄2個行政村,措勤鄉轄3個行政村。 磁石區人口約0.26萬人,轄5個鄉:刀青鄉轄2個行政村,加繞鄉轄3個行政村,格瑪鄉轄3個行政村,尼龍鄉轄3個行政村,門董鄉轄3個行政村。(根據《中國政區大典》整理)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措勤縣常住總人口12083人,其中(1個鎮、4個鄉),措勤鎮3105人,曲洛鄉1956人,江讓鄉2580人,達雄鄉2205人,磁石鄉2237人。 
2006年,全縣轄1個鎮、4個鄉:措勤鎮、磁石鄉、曲洛鄉、江讓鄉、達雄鄉。共有1個居委會、20個行政村。縣政府駐措勤鎮門東村。措勤鎮轄1個居委會、3個行政村:門東;達東村、曲強村、措勤村。磁石鄉轄4個行政村:刀青村、尼龍村、格瑪村、加繞村。曲洛鄉轄4個行政村:赤瑪村、雄瑪村、尼雄村、曲洛村。江讓鄉轄5個行政村:諾倉村、美朵村、查倉村、加榮村、珠龍村。達雄鄉轄4個行政村:夏東村、才札村、邊山村、達瓦村。 

地理環境


位置

措勤縣位於阿里地區東部,北與改則縣接壤,西與日喀則仲巴縣相鄰,東靠那曲地區尼瑪縣和日喀則市昂仁縣,南與日喀則市薩嘎縣毗鄰。 

地形

夏康堅峰
夏康堅峰
措勤縣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是為數不多的高海拔縣之一。西部有康瓊崗日山,西南部有岡底斯山山脈,東部有拉布瓊山,境內西南部有馬魯布扎山,海拔高6036米;東部有木布,海拔高5092米;東南部有普傑山,海拔高6045米,有卻則呀姑扎山,海拔高6042米。

河流

傑薩措
傑薩措
中部有先南北后東西流向的措勤藏布河,分支渠、溝、溪為南北流向;東北部有東西流向的雄曲藏布河;東南部有東北是西南流向的獨日藏布河。境內北部有達瓦錯湖,察幾錯湖,紅格錯湖;西部有敵布錯湖,嘎仁錯湖;西南部有傑薩錯湖;中東部有扎日南木錯湖。中部的措勤藏布河為先南北后東西流向,東北為的雄曲藏布河為東西流向。境內湖泊眾多,水源充足。

地貌

措勤縣屬高原丘陵型和高原寬灘型地貌,境地處羌塘高原大湖盆地帶,是高原丘陵型,高原寬灘型地貌。縣內山巒起伏疊嶂,山脈多為東西走向,四周高,中部為盆地,湖泊之低地,全縣草原廣闊,河流,湖泊眾多。

氣候

措勤縣日照充足,冬春寒冷。年最高氣溫+25.0℃,年內最低氣溫-34.0℃。

土壤植被

土壤主要為草甸沼澤土和泥炭沼澤土。沼澤地的植被類型主要為藏北嵩草為主的群落,伴生有華扁穗草、海韭菜、小鉤苔草、矮草、細葉西伯利亞蓼、斑唇馬先蒿等;周圍地勢稍高處為高原草甸,以帕米爾嵩草為優勢種。

自然資源


草場

措勤縣
措勤縣
措勤縣境內有廣闊的草原,冬春草場1035.7萬畝,夏秋草場849.4萬畝。

動物

境內主要動物有氂牛犏牛、黃牛、馬、綿羊、山羊等。境內沼澤區的鳥類有鷗類、鴨類、斑頭雁、鷸類,以及黑頸鶴、天鵝等。湖中魚類主要為裂腹魚

礦產

措勤縣礦產種類多,儲量大,現發現富硼鎂石、水晶石、鉻、原煤、硼砂、硼晶石、磁鐵、鉛等多種礦種,曲洛鄉尼雄富磁鐵礦預測遠景資源量可達10億噸以上,為中國罕見,2011年,江讓鄉達雄鄉住浪銅礦進入勘探和開採階段。 

行政區劃


截止2000年,全縣總人口14252人。21個行政村,54個自然組,牧業人口3003戶、12821人。 縣政府駐措勤鎮門東村。
磁石鄉磁石鄉江讓鄉、達雄鄉
措勤鎮

人口民族


2007年末,全縣戶籍總人口12183人。2008年末,全縣總人口1.29萬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措勤縣常住總人口14626人,其中,措勤鎮4190人,磁石鄉2498人,曲洛鄉2398人,江讓鄉2924人,達雄鄉2616人。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措勤縣常住人口為17027人。
常住居民為藏族。

經濟


綜述

昂拉仁措
昂拉仁措
“十一五”期間,措勤縣共安排和落實項目建設76項,建成項目73項,全社會固定資產總投資完成3.1346億元,同比“十五”期間增長60%;安排和落實重點項目5個,除措勤縣水電站、縣城水廠及給水管網改擴建項目外一級其他重點項目均已建成;安排和落實城鄉建設項目71個,其中市政建設項目40個,鄉鎮項目31個。全縣生產總值達1.41億元,年均增長18%以上;縣級財政總收入累計完成2150萬元,年均增長0.9%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14.14萬元,年均增長10.5%以上;牧民人均純收入達3655.6元。

牧業

措勤縣
措勤縣
措勤縣是西藏和阿里地區純牧業縣之一,牧業是牧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可利用草場面積1.86萬平方公里,占草地總面積的84.45%,“十一五”末牲畜存欄49.4萬頭(只、匹);是我區重要的紫絨山羊生產區之一,全縣紫絨山羊18萬隻,建立了紫絨山羊原種場;是絨毛、皮張、羊毛的生產地之一,2010年絨毛產量37.15噸,綿羊毛產量191.86噸,畜產品綜合商品率達59.5%。 
措勤縣紫絨山羊具有產絨量高、奶產量高、肉嫩、耐寒性強等特點,是西藏自治區獨一無二的特色優勢品種。措勤縣原種場是紫絨山羊的繁殖、選育、推廣的科研中心,位於磁石鄉格瑪村扎日南木措的湖邊,距縣城僅54公里之遙,無污染,為扎日南木措湖畔良好的牧場,建立於1997年,開始主要推廣阿里地區白絨山羊。2003年改為紫絨山羊擴繁場,2006年正式命名為紫絨山羊原種場。原種場立足本地絨山羊品種的資源優勢,從群眾養羊戶飼養的優質紫絨山羊中建立符合育種標準的基礎羊群,並採取人工授精、科學接羔、合理斷奶、及時鑒定等方法,選育出最佳紫絨山羊,成為措勤縣重要的紫絨山羊科研繁殖基地。 
2013年,阿里地區措勤縣紫絨山羊養殖示範戶發展到400餘戶,養殖紫絨山羊18萬餘只;投資500萬元成立西藏金紫絨工貿有限公司,開發了羊絨衫、羊絨大衣等金紫絨羊絨製品,銷售額達到250餘萬元。 

礦業

“十一五”期間,抓住項目多、市場前景好的有利時機,採取招商和扶貧開發相結合的方式,投入資金139.1萬元興辦門東村扶貧砂石料加工合作社;加快礦產資源勘探工作,初步探明尼雄富磁鐵礦、住浪銅礦等兩大礦儲量,住浪銅礦已進入開採階段。

文化


●藏族吐巴
措勤縣
措勤縣
措勤縣藏族吐巴可謂藏族的團圓飯,一般在臘月二十九享用,類似於內地的餃子。有些麵糰吐巴里會包有石子、辣椒、木炭、毛線等。每一樣都有特定的含義,石子表示在新的一年裡心腸硬,毛線表示心腸軟,木炭表示心腸黑,辣椒表示嘴如刀。這是一種飲食娛樂,無論誰吃到什麼,都必須即席吐出。
●藏族血腸
藏族地區的農、牧民,每宰1隻羊,羊血不單獨煮食,而是灌入小腸內煮熟吃。
首先,把最好的羊肉剁碎待用。在羊血內加適量的鹽、花椒、少許糌把粉與剁好的羊肉混拌,灌入腸內,用線系成小段。與制香腸同。將灌好的血腸,放開湯中煮沸,煮至血腸浮起,腸成灰白色,約八成熟時便起鍋,裝入盤內,全家席地圍坐,割而食之。 
●藏族吹肺、吹肝
吹肺、吹肝又叫腌豬肺、豬肝,是藏族獨特的腌肉製品之一。
首先,吹肺用新鮮豬肺從喉頭吹氣,邊吹邊用手拍打豬肺,使之擴張,再將適量的食鹽、草果粉、辣椒面和蒜泥用溫開水調成乳狀,用湯匙從喉頭灌入肺內,邊灌、邊抖、邊吹氣,邊拍打,約需重複5-6次方能灌滿。然後用麻線紮緊喉管,掛在火塘高處乾燥,2-3月後即可食用。
措勤縣
措勤縣
吹肝將鮮豬肝上的膽管割開口,除留1個大的外,其餘的全部用線紮緊,從大膽管口用人工吹氣,邊吹邊用手拍打,邊灌入佐料。取一部分佐料和酒拌勻,灌入肝內,其餘的佐料塗抹在肝上。肝葉之間用竹片或玉米芯撐開,掛陰涼通風處晾乾。經1-1個半月左右,腌制即成。吹肝經洗凈、煮熟、切成薄片,加上芫荽、芝麻油(或熟菜油)、醬油、醋、蔥花和薑末等佐料,常被用作涼拌吃。 
風乾肉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種西藏食品。每年年底,當氣溫在零度以下時,藏民們將牛羊肉割成小條,掛在陰涼處,讓其自然風乾,到來年二、三月份便可食用。經過風乾之後,肉質鬆脆,口味獨特,是到名勝布達拉宮的遊客必吃的菜品。

交通


措勤縣簡介
措勤縣簡介
那曲地區區道206線貫穿措勤縣,南接新藏公路至日喀則、拉薩;北接區道301線,可至獅泉河、那曲。境內區道2條,共275公里;鄉道5條,共367公里。 

社會


教育

措勤縣
措勤縣
“十一五”期間,措勤縣完成校區學校建設3個,創辦了國網幼兒園和職教班,配備各類師資7人,加快了學校“三暖”等配套設施建設,推動了電教化等一系列教育設施的改善。幼兒園開設3個班3門課程,幼兒入學53人,開設雙語雙學班級53個,創辦職教班3個。 
2010-2011年,措勤縣共有各類學校6所,其中:初級中學1所,完全小學2所,鄉初級小學3所。全縣現有初中在校生808人(含內地西藏班34人和在外借讀生51人),其中七年級265人,八年級263人,九年級280人。初中入學率為92.55%,輟學率為0.66%。小學在校生1763人(含在外借讀18人),其中:一年級247人,二年級251人,三年級465人,四年級245人,五年級265人,六年級29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9.74%,輟學率為0.8%。全縣現有中、小學專任教師146人,其中:初中專任教師43人,小學專任教師103人。小學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為99.03%。初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100%。全縣現有9名代課教師,代課教師學歷合格率為44.44%。 

醫療衛生

措勤縣
措勤縣
“十一五”期間,措勤縣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嚴密防範重特大醫療衛生事故,完善醫藥配送制度,安排和落實鄉鎮衛生院建設4個,推進乙肝疫苗、免疫接種等公共服務,新型農村醫療參合率達99%,加大孕產婦、新生兒住院就診服務;推進牧區巡診活動,配備醫療流動服務車1輛,鄉衛生院各配備2輛醫療用車,村醫醫院配備1輛流動服務摩托車。

社會保障

“十一五”期間,措勤縣深入貫徹落實“一個供養、兩個低保、三個補助、六個救助”政策,完成“一個供養”覆蓋176人,“兩個低保”覆蓋875戶,“三個補助”290人,“六個救助”完成1630人次;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僅2010年,完成各項社會保險基金征繳1972人,征繳金額478.19萬元,覆蓋率達100%;深入推進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工作。 2012年,累計完成公益性崗位就業84人次,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以內。

基礎設施

“十一五”期間,措勤縣安居工程建設完成1808套,廉租房建設完成80套,完成鄉村公路建設總里程291公里,安全飲用水井建設71眼,飲水管道建設2項,完成縣、鄉通郵,行政村移動、電信信號覆蓋率達52.4%,廣播電視覆蓋率達65%,完成村級活動場所建設21個,完成“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鄉級店建設5個、村級店建設9個,完成農網改造61戶,落實村容村貌整治3個。 

旅遊


●扎日南木措
扎日南木措晚霞
扎日南木措晚霞
扎日南木措位於措勤縣磁石鄉格瑪村北部,距縣城向東約25公里。該湖屬於阿里地區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湖,也是西藏自治區最大的湖泊之一。湖面面積為1024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613米,東西長近54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流域面積有16430平方公里。 
●門東寺
門東寺
門東寺
門東寺措勤鎮門東村,距縣城向北約2公里處。該寺產生於十九世紀。1997年喇嘛洛卓投資90多萬元。國家投資1萬元。修建了千佛拉康2層。門東寺佔地面積為14800㎡,建築面積為2118㎡。在文革時期遭受了嚴重的破壞,后在國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扶持下,門東寺於1984年得以重建,經過兩次大規模的擴建。門東寺現有18名僧人,文物1100件,其中有42件重要文物,在寺僧尼均屬於嘎瑪嘎舉派。
●尼姑寺
尼姑寺(也叫桑林寺)位處措勤縣措勤鎮門東村,距縣城約5公里,佔地面積為2600㎡,建築面積為550㎡。尼姑寺是門東寺的子寺廟,該寺產生於十九世紀。該寺由愛東旦傑的妹妹貢桑卓瑪及嘎瑪曲尼等創建。文物數為5件。
●邊拉拉康
邊拉拉康
邊拉拉康
邊拉拉康位於措勤縣磁石鄉加饒村,距縣城向東約119公里處。該拉康修建於1805年,由索南羅布始建,他從拉薩楚布寺邀請諸多的技術人員為拉康繪製精美的壁畫、塑造精緻的佛像雕塑等。該拉康裡面最主要供奉的有鍍金如來佛祖像,還有千手觀音、三世佛(未來佛、現在佛、過去佛)的泥像等等。1987年,有門東寺的落追喇嘛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