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8條詞條名為龍潭寺的結果 展開
龍潭寺
昌寧寺廟
雲南昌寧龍潭寺,,距昌寧縣城5公里,始建於明代,后經多次修葺,漸成規模,長年香火旺盛,四時遊人不絕。由“龍潭古剎”“龍潭碧池”和“望山聽泉亭’,等3個景點組成。景色絕佳,空氣清爽,是一處富有山野情趣的遊覽勝地。
5公里,原稱龍王廟,由“龍潭古剎”“龍潭碧池”和“望山聽泉亭’,等3個景點組成。景色絕佳,空氣清爽,是一處富有山野情趣的遊覽勝地。龍潭寺建在龍潭山腰上,周圍林木蓊鬱,山下一股清泉從崖縫裡湧出,彙集成龍潭。潭中建有一亭,在碧波粼粼的池水中,亭台青山相映成趣,是為望山聽泉亭。亭子布局奇巧,建築精緻,與周圍環境渾然天成。登亭遠眺,山巒靈秀,泉水長流,雲影松風,清心靜神。
龍潭寺始建於明代,后經多次修葺,漸成規模,長年香火旺盛,四時遊人不絕。
明崇禎十二年,大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滇游日記》中載云:“望見右甸城,中懸南坡之下,城不大而頗高,亦邊疆之雄也”。句中所說的“右甸城”也就是今之昌寧縣城,在距縣城正東五公里的丙鎮龍潭山西麓,有一個秀水纏繞、蒼松環抱的人間仙境,這就是人們時常嚮往和留戀的滇南第一奇觀──龍潭寺。
龍潭寺原稱龍王廟,又稱龍洞。相傳這龍潭非常奇特,遠古時代,這兒只是涓涓細流,旱年則滴水不流,生活在這裡的居民們每逢旱年飲水極難,更難談引水灌溉。因為缺水,糧食有時幾乎顆粒無收,人們只能過著食不果腹,衣不敝體的苦日子。有一年,又值大旱,眼望著禾苗將要枯死,人們成群結隊來這進香求水,他們插上香,合掌當胸,真誠地跪在地上閉目祈禱。不多時,好似有水流的聲音,求水的人們睜眼一看,果真有兩股清泉奔流而出,善良的人們得救了,他們歡呼著,跳躍著。自此這兒再沒鬧過水荒,兩股泉水從方圓一米大小的洞口噴涌而出,長流不息,久而久之,形成了今日的龍潭。人們認為是有龍護佑,於是建龍潭寺。
龍潭寺的創建時間不詳,但可以肯定,其歷史是久遠的。據考證,佛教於17世紀中傳入境內,當最早建造的寺廟有龍潭寺和碧雲寺,分別坐落在甸城東西兩側的山上,寺址得山川之秀,數百年來,善男信女絡繹不絕,碧雲寺相傳為明代洪僧所建。龍潭寺建成時間,當比碧雲寺更早。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重修龍潭寺時,郡人張玉亨因踞行時未有建造之記載,遂刻石碑以記之,據碑文說:龍潭寺,大殿原有如來金像二尊,左右設伽藍,達摩,傍塑一切羅漢,“皆儼然如生,真足令人見像作佛。”前殿,供有觀時,“甚是感應”。龍潭寺不特為古甸第一名剎,“實可為滇南第一奇觀也”。
龍潭寺,四面環山合抱,青松挺立,周圍秀水纏繞,鳥語花香。整個寺廟大體由三部份組成,即山腳的“望山聽泉”亭,山頂折“大慈”寺和山腰的“龍王廟寺”。
“望山聽泉”亭從250多平方米大的池塘中央拔地而起,高7米,由大小不等的20根柱子支撐,亭稅具有濃厚的古藝術,風格,蛟龍抱柱,雕花刻草,磚銅瓦瓴,氣宇軒昂。如站立亭內面向南山,龍潭寺全貌盡收眼底,四面環山青松蒼翠,泉流急涌碧波蕩漾。“望山聽泉”亭之名也正由此而來。前人曾因此亭之妙絕,在亭中題一楹聯云:“葦陰中千般翠色,松濤外一抹青天”。1981 年昌寧縣人民政府撥出專款重築圍堤,翻新古寺,使之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景色更是迷人。泉水清涼潔凈,四季常流;圍堤成池,澄澈如鏡;堤畔柳綠成蔭;綠草如毯;水中游魚嬉戲;水面古亭展翼,氣勢宏偉。重修后的望山聽泉亭吸引著更多的遊客。沿著石級攀援而上,就是“龍王”閣。閣建築特色與“望山聽泉”亭大致相似,閣內供有龍王爺神像。神像栩栩如生,形象生動,張口欲訴當年災難之苦,盤座欲守萬古喜慶之源。奇特的是它建築於懸崖峭壁之上,給人以一種凌空欲飛的感覺。兩邊是高大的冬青樹,後面是偉岸挺拔的青松,前面與“望山聽泉”亭隔池相望,下面是噴涌的泉水。當地的人們繼承著古老的傳統,每年都到此供奉龍王爺,熱鬧異常。
再沿石級蜿蜒而上,兩傍翠竹搖曳,蒼松挺拔。走完150級台階,就到“大慈”寺,香煙繚繞,遊人如織。牆上的“清凈佛地”四個大字醒目可見。整個寺廟有樓閣七間,都有是建築古雅、制工精細,其中正殿的技藝顯得更高一籌,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巧奪天工的智慧。窗欞陰格,無不精雕彩繪,乃至龍、鳳、麒麟都是形象逼真,神采飛揚,栩栩如生。走進殿內,肅穆情油然而生,使人百看不厭:只見八百羅漢個個活靈活現,有的面容慈祥,有的猙獰可怕,充分顯示了我國精湛的雕塑技藝。據僧尼介紹,此寺自1709年重修后,到咸豐時凋零,1949年春,佛教信徒及地方鄉紳新建於今址,1984年政府撥款修復,重塑佛像,組織僧尼 10餘人移住該寺,使宗教活動得到正常發展。
龍潭寺迄今已成為本縣最大的佛教活動場所,昌寧佛教協會的所在地,亦是遠聞名的風景區,特別是每逢寺院的廟會和節假日,大批的善男信女來引旅遊進香,香火甚旺,熱鬧非凡。龍潭寺正以滇南第一奇觀的獨特風姿吸引著中外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