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橫瀝鎮的結果 展開

橫瀝鎮

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下轄鎮

徠橫瀝鎮隸屬於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位於惠城區東北部,地處東江中上游,距惠州市區24公里,總面積342.83平方千米(2017年),轄3個片區,總人口54738人(2017年)。橫瀝鎮是惠城區面積最大的鎮。橫瀝鎮管理上從南到北,大致可以分為橫瀝片區、矮陂片區、大嵐片區。三個片區程分別間隔6-10公里左右,有公路快速連接。橫瀝鎮是惠州市惠城區的生態功能區,區內有溫泉、林場、東江、生態農業、古建築群等旅遊資源。在省道S120附近規劃有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橫瀝分園。2018年入選“廣東省森林小鎮”。2018年申報創建廣東省美麗鄉村精品線路。

歷史沿革


資料顯示,橫瀝始建圩於明嘉靖年間,至今有400多年歷史。2003版《惠陽縣誌》載,橫瀝鎮的街區形成於清朝咸豐年間。原集市不在橫瀝,而在沿江的天罡、墨園一帶,后因這裡水陸交通便利,農貿集市漸繁榮,因而來此定居的商人越來越多,推進了沿江經濟的發展。橫瀝的發展中心逐漸集結於東江邊的排沙瀝,因排沙瀝橫穿圩鎮而得名。
明、清時,橫瀝屬歸善縣馴雉社,清同治九年(1870年)屬昇平約堡。民國20年(1931年)屬惠陽縣第七區,民國26年至36年(1937~1947年)屬惠陽縣第三區。1950年改作橫瀝區,1963年稱橫瀝公社,1987年1月改稱橫瀝鎮。2003年6月,從惠陽市(縣級市)划入惠城區。2006年3月,原橫瀝鎮、矮陂鎮和大嵐鎮合併成現在的橫瀝鎮。

地理環境


橫瀝鎮,位於惠城區東北部,地處東江中上游,距惠州市區24公里,分別與惠東、惠陽博羅、紫金接壤,是惠州市確定的惠城區四大中心鎮之一。全鎮總面積343平方公里,轄3個社區居委會和40個村,戶籍總人口13656戶7.561萬人。
橫瀝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區,季風明顯,氣候溫和。月平均氣溫在13℃-23℃之間,極端最高氣溫37.5℃,極端最低氣溫為-1℃。年均降雨量在1800-2200毫米,無霜期340-350天,地形以丘陵為主,西南部是沿江平地,土質肥沃,資源豐富。

自然資源


山地總面積226.7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41%。橫瀝鎮可開發的礦產資源和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分別有石灰石、高嶺土、鐵礦石等,有長達17公里的江岸沙灘、保存完好的墨園村陳氏古宅、75平方公里的生態林區;
集醫療、休閑、度假於一體的黃沙洞溫泉,有美麗傳說的鵝塘洲島;有幾百年歷史的客家樓閣、雲林庵。有天然的河水、保健泳池、美麗的觀光農田以及坑螺、客家黃酒、蜂蜜等天然食品;橫瀝湯粉亦是享譽鵝城內外的地方傳統特色小吃。
橫瀝鎮[廣東省惠州惠城區]
橫瀝鎮[廣東省惠州惠城區]
橫瀝是梅菜的原產地和主產區,種植面積達1.8萬畝,年總產量達4萬噸,2006年被廣東省授予“梅菜專業鎮”稱號,梅菜種植獲國家無公害蔬菜認證,曾被國務院授予“梅菜之鄉”的稱號,茄子種植也於2007年獲得省農業廳“萬畝無公害生產基地”認證。

行政區劃


名稱代碼城鄉分類
梅嶺社區~001特殊區域
長興社區~002特殊區域
惠嵐社區~003特殊區域
嶺下村~200村莊
翟村村~202村莊
福園村~203村莊
水東村~204村莊
墨園村~205村莊
名稱代碼城鄉分類
天罡村~206村莊
藍村村~207村莊
新村村~208村莊
連塘村~209村莊
排沙村~210村莊
潭頭村~211鎮中心區
橫星村~212村莊
柯樹排村~213村莊
森柏洞村~214村莊
周公堂村~215村莊
大陂頭村~216村莊
馬坌村~217村莊
馬嶺村~218村莊
矮陂村~219村莊
觀音山村~220村莊
泰安村~221村莊
洋圳村~222村莊
土橋村~223村莊
沙崗村~224村莊
黃沙洞村~225村莊
大利村~226村莊
霞塱村~227村莊
大嶺村~228村莊
增湖村~229村莊
南門村~230村莊
新榮村~231村莊
中洞村~232村莊
蔗埔村~233村莊
歐陂村~234村莊
建安村~235村莊
嵐聯村~236村莊
輋洞村~237村莊
大嵐村~238村莊
小嵐村~239村莊
嵐建村~240村莊

人口民族


人口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橫瀝鎮常住人口為48363人。

民族

橫瀝鎮內居民均為漢族,有海外華僑、港澳同胞12000多人,是著名僑鄉之一。地方方言以惠陽話、惠州話二大方言為主。其中講惠陽話人數佔總人口70%(主要在原矮陂、大嵐鎮),惠州話佔30%。姓氏主要有:黃、劉、翟、羅、鍾、盧、陳、練等。舞獅和正字戲均是橫瀝傳統的民間節目,逢農曆二、五、八為集市圩日。

政治


黨政辦公室負責黨委(紀檢監察)、人大、政府日常事務,協調各綜合性辦公室之間的關係;承擔工會、共青團和婦聯等的日常工作
經濟發展辦公室負責經濟建設的發展規劃;協調經濟綜合管理和監督部門的工作;負責環保、物價審計和安全生產管理等工作
社會事務辦公室負責民政、僑務等社會事務;負責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和廣播電視等工作。
規劃建設辦公室負責鎮、村建設規劃;協調鎮、村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的建設管理。
農業辦公室負責農林、畜牧、水利、水產等工作;負責農村經營管理工作。
計劃生育辦公室貫徹執行有關計劃生育工作的方針、政策、法規,落實計劃生育的任務。
維護穩定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
負責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協調政法工作。
鎮紀律檢查委員會機關、人民武裝部、工會、共青團、婦聯按有關規定設置,與黨政辦公室合署辦公。

經濟


目前全鎮開通程式控制電話7500多門,有行動電話基站11座,實現了村村通信息,使用寬頻網路非常方便。鎮郵電支局設有直撥長途電話、電報、傳真、寬頻等業務。
橫瀝鎮[廣東省惠州惠城區]
橫瀝鎮[廣東省惠州惠城區]
橫瀝鎮地處惠城區東北部,轄區總面積343平方公里,下轄40個村和3個社區,總人口7.56萬人,是惠州市實施農村城鎮化戰略的中心鎮,也是惠城區面積最大、農業人口最多的鄉鎮。
發展環境日趨完善。交通便利,距離市區24公里、惠州機場7公里,廣惠高速公路擦境而過,省道S120線、縣道X208線、X203線和東江貫穿其中,形成南北交錯,東西貫通的立體交通網路,是連接惠陽、博羅、惠東、紫金四縣的重要商貿集散地。有一佔地5平方公里、基礎完善的工業園區,全鎮現有企業159家,初步形成一個以農產品加工、皮具、建材等產業為主的工業格局。
生態旅遊資源豐富。山地總面積226.7平方公里,富含石灰石、高嶺土、鐵礦石等礦產資源。境內有長達17公里的江岸沙灘、75平方公里的生態林區;集療養、休閑於一體的黃沙洞溫泉,密守深閨的鵝塘洲島、招元水庫、斜坑水庫等珍稀生態旅遊資源。目前,已成功開發了黃沙洞溫泉旅遊項目,引進寶利來生態農業大觀園、緣源泉生態莊園、海納糧油、深圳又一居投資的惠州市阿爾卑斯汽車營地等生態休閑旅遊重點項目,伴隨著城市綠道的全線貫通,生態橫瀝的優勢日益凸突、不斷提升。
特色農業美名遠揚。有眾多蔬菜水果種植基地,盛產梅菜、茄子、慈菇及糧、油、蔬菜、花生等特色農產品。其中梅菜和茄子是橫瀝鎮兩大主要農業特色產業。作為梅菜的原產地和主產區,先後獲得“中國梅菜之鄉”稱號、“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並被授予“梅菜專業鎮”稱號。茄子種植獲國家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和省農業廳“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

文化


民俗文化氛圍濃厚。鎮內有保存完好的將軍樓、文筆塔、雲水庵、墨園古屋、客家圍屋、客家樓閣等豐富歷史人文景觀。在舉辦好傳承200多年的墨園鬧元宵等傳統文化活動基礎上,舉辦“惠州市首屆梅菜文化節”、威風鑼鼓大賽、協助舉辦“‘巾幗影藝·幸福惠州’——慶祝‘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101周年攝影展”、組織龍舟隊參加在西湖舉行的惠城區第23屆龍舟競賽等活動,不斷挖掘和提升文化內涵,全方位立體宣傳橫瀝的人文景觀,塑造積極向上的全新形象。

交通


距惠州市區20公里,距深圳90公里,距廣州120公里,距香港1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每五分鐘一班的公共巴士往返惠州與橫瀝之間。往返香港的豪華巴士亦僅需90分鐘便可到達。
距惠州飛機場7公里。航班直達北京、杭州、無錫、徐州、南京、濟南等國內重要城市。距惠州火車站21公里。鐵路連接京廣線、京九線、梅坎線、三茂線,通達全國各地。距惠州港、澳頭港45公里。
交通便利,鎮內道路縱橫交錯,廣汕高速公路、惠紫二級公路和東江航道貫穿其中,形成深汕、廣汕、廣惠、惠深、惠河等高速公路、一級國道相互交叉的交通網路。
徠在建河惠莞高速及擴建省道S120,蘆泰東江大橋等將為橫瀝鎮南北東西向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
公交線路:
惠東128:惠東城南客運站—惠州橫瀝黃沙洞(共38站)
惠城206:仲愷汽車站—橫瀝汽車站(共75站)
惠城236:客運南站(龍豐城軌站)—橫瀝汽車站(共49站)
惠城233B:河南岸汽車站—橫瀝汽車站(共41站)

旅遊


鄉村旅遊精品路線:
1、休閑溫泉之旅(兩日一夜遊):D1紅花湖—西湖—水東街(中餐)—惠林溫泉(泡溫泉住宿)—D2黃沙洞度假村—墩子林場——勁家莊(午餐)—海納農業公園
2、生態古迹之旅(三日二夜遊):D1海納農業公園—勁家莊景區(午餐)—墨園古村落—墩子林場—黃沙洞度假村—惠林溫泉(泡溫泉住宿)—D2源茵生態園(午餐)—市植物園—掛榜閣—紅花湖(午餐)—惠州博物館—惠州科技館—市民樂園—祝屋巷(晚餐住宿)—西湖大劇院(觀鵝城幻影)—D3西湖—金帶街—水東街(午餐)—東坡祠—冠和博物館—鄧演達紀念園
3、休閑綠道行:惠州廣電集團(起點)—東江畫廊綠道—白鷺湖—橫瀝鎮—惠林溫泉—黃沙洞度假村—墩子林場—大嵐河綠道(終點)

景點

橫瀝湯粉
梅菜
蔗埔糖廠
墨園古村落
鵝塘洲
墩子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