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家堡鄉
遼寧撫順市清原縣下轄鄉
敖家堡鄉地處遼寧省撫順市清原縣西南部,距清原縣城35公里,東鄰大蘇河鄉,南與新賓縣永陵鎮接壤,北和南口前鎮相鄰。敖家堡鄉境內總面積257985畝,其中森林面積83550畝,耕地面積12898畝;共有2909戶,人口11258人,農業人口10111人,非農人口1147人;共有15個行政村,67個居民小組。敖家堡鄉是一個滿、漢族雜居的以林為主,多業並存的鄉鎮。
敖堡鄉雖較偏僻,交暢,清線橫穿境;敖堡鄉始撫順的班車當日往返;清馬、清萊客車當日駐寨;清敖班車當日往返。
敖堡鄉林茂,資源豐富,森林資源採伐米計算達永續;鐵資源礦產資源遍布鄉村,礦石品位好,含量高,全鄉總儲量為3800萬噸。
“.”洪清族治縣敖堡鄉、、田、創。洪災,敖堡鄉靠,充揮黨干模範,鄉掀產救、建園熱潮。
面對突如其來的洪災,敖家堡鄉黨委,果斷決策,科學部署抗災自救工作,眼下,鄉里正在儘快恢復交通、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全力保障受災群眾的生產生活,並做好受損農作物的補救工作,盡最大努力把群眾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同時,當地領導幹部逐戶走訪安撫受災群眾,對受災最重的屯裡組,共產黨員分片包干。洪災發生以來,全鄉機關幹部一天沒回過家,與村民一起抗災自救,除險加固。經過全鄉上下的共同努力,敖家堡全鄉恢復了交通、電力、通信,群眾的生產、生活秩序基本恢復正常。
敖家堡鄉是全縣黃牛生產的重點鄉,全鄉黃牛存欄每年穩定在萬頭以上,年平均出售商品牛3500頭,曬煙生產是敖家堡鄉的又一主導產業,年產曬煙40多萬公斤;食用菌生產是敖家堡鄉新興的又一產業,每年以80萬箱段的速度增長,每年產香菇30萬斤左右;養林蛙有著多年的歷史,全鄉蛙塘500餘個,年產商品蛙20萬隻。
敖家堡鄉是縣政府確定的工業發展小區,力車條件廠每年產車圈5萬餘支,生產力車條20萬包左右;新建成的2個鐵礦,每年產精礦粉3萬噸,年產值600萬元,創稅70餘萬元。
敖家堡鄉人傑地靈,有許多美麗的傳說。敖家堡原名叫黑牛,傳說清高宗弘曆帝,於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丙申歲致祭永陵,乾隆帝御駕繞道悟龍溝(赴永陵正道)道出斯地,高帝見石形似一牛,乃題詩于山麓廟壁。後人因系御筆,多抄志之。詩曰:怪石峨峨似一牛,安然不動幾千秋。輕風拂體無毛動,細雨臨身有汗流。遍地野草難入口,長鞭任打不回頭。路上行人歸來晚,疑是誰家牧未收。從此黑牛這個名字一直延續下來,直到後來改名為敖家堡。敖家堡村北面有座山崗,叫梳龍背,人們都傳說這是乾隆皇帝在位時留下來的。那是在乾隆皇帝登基不久,有一年,乾隆皇帝帶領文武官員、皇妃太監到現在的新賓永陵去祭祖,回來路過這裡時,由於走得很累,乾隆皇帝就下令在這裡休息。一路上風吹車顛,娘娘不能在群臣面前拋頭露面,要梳理必須迴避。於是,宮娥、太監忙碌起來,動手拉起了一條長長的帷幕遮擋。就這樣,乾隆皇帝還是不放心,隨手拿起納涼防暑用的玉扇,在帷幕外面劃了一條線,並傳旨:群臣不準逾越一步,違者斬。然後,宮娥彩女就動手給娘娘梳理起來。梳理完畢,皇帝傳旨:收拾起駕。於是大家去拆帷幕,誰知,帷幕已就地生根,怎麼也拆不掉了,最後君臣無奈,只好將帷幕留下走了。當天夜裡,帷幕愈長愈高、第二天就長成了一個山嶺。乾隆皇帝用玉扇划的那條線也已經成為一條溪流了。從此以後,當地的人就把這個山崗叫做“梳妝背”。後來,傳來傳去,就叫“梳龍背”了。
敖家堡鄉
敖家堡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