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街道

北京市西城區下轄街道

金融街街道,北京市西城區下轄街道,地處西城區中部,位於東經116°21'00"~116°22′05″,北緯39°53′53"~39°55′21″之間。東至西四南大街、西單北大街、宣武門內大街西路緣石與什剎海街道西長安街街道相連,南以宣武門西大街為界與廣安門內街道相望,西臨西二環路與展覽路街道月壇街道毗鄰,北至阜成門內大街與新街口街道接壤。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7千米,總面積3.8平方千米。 

元朝時期,金融街地區分屬阜財坊、咸宜坊。明朝時期,分屬阜財坊、咸宜坊、金城坊。清朝時期,分屬鑲紅旗、鑲藍旗。民國時期,分屬內二區、內四區的一部分。1949年後,分屬第二區、第四區。1952年,屬西單區。1958年,屬西城區。2004年9月,二龍路、豐盛2街道合併為金融街街道。 

截至2020年6月,金融街街道下轄19個社區,工業總產值19.1億元,財政總收入177.9億元。

2021年,北京市西城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金融街街道人口為54849人。

歷史沿革


元朝時期,金融街地區分屬阜財坊、咸宜坊。
明朝時期,金融街地區分屬阜財坊、咸宜坊、金城坊。
清朝時期,金融街地區分屬鑲紅旗、鑲藍旗。
民國時期,金融街地區分屬內二區、內四區的一部分。
1949年後,金融街地區分屬第二區、第四區。
1952年,金融街地區屬西單區。
1958年,金融街地區屬西城區。
2004年9月,二龍路、豐盛2街道合併為金融街街道。

二龍路街道沿革

原【二龍路街道】位於原西城區南部。西長安街橫貫本區。
1954年由太平橋、鮑家街兩個街道合併為二龍路公社,1962年復置。
1996年,面積2.4平方千米,人口7.5萬人,轄向陽、葵花、西鐵匠、光彩、鬧市口南街、園宏、宗帽、庫資、新文化街中、溫家街、手帕、受水河、東太平街、抄手、文昌、察院、新文化街、東鐵匠、皮庫、新京幾道、達智、大木倉、二龍路西街、辟才東、辟才西、按院、成文街、屯絹、太平橋大街南、廣寧伯街、松柏、鬧市口北街、西興盛33個居委會和國家教委、商業部41號樓、新文化街127號商業部、工商銀行、新華通訊社、電信管理局127號樓、中央音樂學院7個家委會。
金融街街道位置
金融街街道位置

豐盛街道沿革

原【豐盛街道】位於原西城區中部。
1958年由西斜街、敬勝、香家園街道合併而成。
1996年,面積1.6平方千米,人口5萬人,轄阜西、民康、錦北、王府倉、大喜、大乘、武定、友愛巷、機織衛、錦南、南順城街、孟端、阜東、羊肉、磚塔、三道、大院、能仁、豐盛、粉子、西斜街、泥窪、南篦子、南太常、宏廟、兵馬司、羊肉120號、商業部、運輸公司、民族飯店、中國銀行等32個居(家)委會。

地理環境


金融街街道地處西城區中部,位於東經116°21'00"~116°22′05″,北緯39°53′53"~39°55′21″之間。東至西四南大街、西單北大街、宣武門內大街西路緣石與什剎海街道、西長安街街道相連,南以宣武門西大街為界與廣安門內街道相望,西臨西二環路與展覽路街道、月壇街道毗鄰,北至阜成門內大街與新街口街道接壤。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7千米,總面積3.8平方千米。
金融街街道夜景
金融街街道夜景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金融街街道轄大院、東太平街、二龍路、豐匯園、豐融園、豐盛、宏匯園、教育部、京畿道、民康、手帕、受水河、溫家街、文昌、西太平街、新華社、新文化街、中央音樂學院、磚塔19個居民委員會,下設333個居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金融街街道下轄19個社區, 辦事處駐二龍路社區太平橋大街27號。
社區京畿道社區西太平街社區二龍路社區東太平街社區溫家街社區
受水河社區文昌社區手帕社區新文化街社區新華社社區
中央音樂學院社區教育部社區民康社區豐匯園社區宏匯園社區
豐融園社區豐盛社區大院社區磚塔社區——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金融街街道轄區戶籍人口共有10.29萬人,其中城鎮戶籍人口10.29萬人,城鎮化率100%。另有流動人口9465人。
2011年,金融街街道人口岀生率4.5‰,人口死亡率4.6‰,人口自然增長率-0.1‰。
2010年,金融街街道人口普查轄區常住人口67888人,男性38647人,佔56.7%。女性29421人,佔43.3%。14歲以下5016人,佔7.4%。15~64歲55874人,佔82.3%。65歲以上6998人,佔10.3%。另有半年以上外來人口16233人。
2021年,北京市西城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金融街街道人口為54849人。

經濟


工業

2011年,金融街街道工業總產值19.1億元,其中能源供應業產值16.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家,其中大中型企業3家,職工5282人。總產值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3家,其中10億元以上的1家。 

財政金融

2011年,金融街街道財政總收入177.9億元,比上年增加43.5億元,增長32.3%,其中地方公共財政收入136.9億元,比上年增加31.5億元,增長29.3%。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81.8億元,企業所得稅16.4億元,個人所得稅5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9.7%、64.5%、26.3%。
金融街街道建設
金融街街道建設
2011年末,金融街街道共有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交通銀行、北京銀行等14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共83家,其中銀行45家,證券公司營業部24家,期貨公司8家,基金公司6家。境內有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央銀行、招商銀行及北京銀行等40餘家金融機構,有中保集團、平安保險、華泰財產保險、泰康人壽保險等650家國內外企業。擁有最先進的通訊基礎設施,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位於金融街及周邊地區,銷售收入佔全國電信運營收入的88%左右。600家全國性金融機構總部和大企業總部中,已有8家躋身世界500強之列。153家各類企業總部和地區總部,金融資產總規模49.5萬億,佔全國的52%,控制著全國95%的信貸資金和65%的保費資金,對北京市三級稅收總量的貢獻約四分之一。 

文化


地名由來

金融街街道因境內有1992年興建的金融街而得名。

街道標識

金融街街道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南端中部,2004年10月,二龍路街道與豐盛街道合併設立金融街街道。東至西四南大街、西單北大街;西臨西二環路,南以宣武門西大街為界與宣武區比鄰,北至阜成門內大街,根據“西城區政府金融街街道辦事處”網站資料,總面積3.78平方公里,有戶籍居民40897戶,常住人口65800人,各類社會單位1956個。金融街街道標識以“金”字為設計元素,“金”字起筆隨緞帶舞動一氣呵成,傳達出地區金融歷史的延續性和持續性。在色彩上,用象徵財富、繁榮的金、紅兩種顏色漸變交替組成,預示金融街欣欣向榮的美好未來。緞帶折出的每一筆又組成一個“人”字形,體現街道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訴求。街道標識將主要用於辦事處和居委會辦公地點、公務員的名片和胸卡及地區公益性廣告等相關場所。金融街街道確立了以“融”字為核心,將“融古融今、融誠融通、至善至美、人和政興”作為發展的理念,通過實施金網、金橋、金通、金街、金韻的“五金”工程,在安全、服務、數字、環境、文化五個方面努力打造街道的品牌。街道CI的確立,形象標識的應用,國際網站的開通,將極大提升街道的區位品質,提高構建和諧社會發展的能力,金融街街道必將成為經濟強區的主戰場,文化興區的生力軍,環境優區的新視點。

特點優勢

金融街街道規劃
金融街街道規劃
金融街街道是一個特點顯著的功能性街區,轄區內既有多個國家大型金融機構和通訊、保險等行業的總部,也有醇親王府和城隍廟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與現代相融,傳統和時尚並存。全國政協、國家教育部、新華通訊社和國土資源部等五十個中央、市、區辦公機構以及中央音樂學院、北師大實驗中學、實驗第二小學等一批全國知名重點學府坐落在轄區內,社會資源極其豐富。優勢金融街街道轄區內最大優勢是金融與電信。金融街區域內企業管理的總資產達18萬億元,控制著全國90%的信貸資金和65%的保費資金的運用。金融街及周邊地區擁有近600家知名企業和機構,其中包括9家全國性商業銀行的總部,58家中央直屬企業,19家上市公司,以及金融監管機構。這裡還擁有先進的通訊基礎設施,為進駐企業提供和開闢高質量信息通道和信息服務。全國電信業務由6家電信企業負責,其中,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中國網路通信有限公司、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4家位於金融街及周邊地區,其銷售收入將佔全國電信運營收入的88%左右,是西城區資金、技術、知識密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交通


金融街街道轄區道路密集,由南北方向金融大街,太平橋大街和東西走向的復興門外大街,辟才衚衕等組成交通幹線網路,區域內有北京地鐵2號線和北京地鐵1號線在復興門站彙集。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金融街街道共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563人,專任教師98人。小學6所,在校生7408人,專任教師52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普通中學7所,在校生9616人,專任教師134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等院校有3所(其中中央部委所屬高校1所,市屬高校2所),在校生5000餘人。中央音樂學院、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北京第八中學等教育機構都坐落在境內。

文體事業

2011年末,金融街街道共有文化藝術團體16個。電影院2座,座位1880個。公共圖書館2個,建築面積230平方米,藏書5萬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55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中央音樂學院等。
2011年末,金融街街道共有體育場地1處。80%的小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51.3%。
2011年末,金融街街道共有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北京電視台新聞頻道等242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其中標清頻道228個、高清頻道14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金融街街道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9個,其中三級醫院1所。病床39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5.7張,固定資產總值1.4億元。專業衛生人員1743人,其中執業醫師408人,執業助理醫師28人,註冊護士337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5.6人、執業(助理)醫師6.4人、註冊護士4.9人。
金融街街道建築
金融街街道建築
2011年,金融街街道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04.2萬人次,住院手術8012台次,出院病人7408人次。重點醫院有協和醫院西院、北京市豐盛中醫骨傷專科醫院、二龍路醫院等,其中協和醫院(西院)為綜合型醫院,豐盛醫院以中醫骨科見長,二龍路醫院以肛腸科為特色。
2011年,金融街街道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649.6/10萬。孕產婦死亡率111.7/1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7.8‰、7.8‰、4.5‰。 

社會保障

2011年,金融街街道共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54戶,人數1266人,支出679萬元,比上年增長11.7%,月人均447.7元,比上年增長20.2%。城市醫療救助845人次,支出104萬元,比上年增長3%。
2011年,金融街街道共有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89人,撫恤事業費支出78.9萬元,比上年增長14.9%。養老服務機構3所,床位50張,入住老人33人。社區服務設施47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19個,其他社區服務設施27個。社區日間照料床位數23張。
2011年,金融街街道共有經常性社會救助工作站、點和慈善超市19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40.2萬元,接收衣被8000餘件,捐贈其他物資價值15萬元。新增就業人員1548人,有1607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810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56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0.8%,幫助1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5181人,比上年末增加167人。 

旅遊


風景名勝

京師女子師範學堂舊址位於金融街街道新文化街45號。清宣統元年(1908年)七月,御史黃瑞麟奏請設立京師女子師範學堂。民國后改稱北平女子師範學校。民國十七年(1928年)7月改為北平大學女子師範學院。民國十二年七月至民國十五年八月(1923年7月至1926年8月)魯迅先生在校兼任國文系講師,講授中國小說史。民國二十年(1931年)北平大學女子師範學院師生籌資在校園的西跨院為“三一八慘案”中犧牲該校學生劉和珍、楊德群烈士立紀念碑。 
北京國會舊址
北京國會舊址位於金融街街道宣武門西大街57號。建於民國初年,是國會開會和辦公的場所。后建造了眾議院部分建築,其中包括工字樓、仁義樓、禮智樓、信字齋、圓樓及國會議場。國會議場為方形建築,高二層。一層坐席呈扇面排列,二層三面圍樓為旁聽席。後部設橢圓形大休息廳和兩個小休息廳。1949年2月4日,中共北平市委在國會議場舉行全體地下黨員會議。 
金融街街道人文藝術
金融街街道人文藝術

獲得榮譽


金融街街道榮獲首批國際安全社區、首都文明街道、北京市社區信息化示範街道、北京市藥品安全示範區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