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元

北京人藝一級演員

張福元,男,1955年出生,北京市人,1974年畢業於北京市藝術學校,中共黨員,一級演員。

1985年又畢業於中文大專。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飾有話劇幾十部,影視幾十個角色,還發表過小品、雜文等。多次獲集體表演獎。他的代表作品有《雲泉戰歌》《雲泉戰歌《萬水千山》。

個人簡歷


1974年畢業於北京市藝術學校,1985年又畢業於中文大專。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一級演員。北京市東城區青年聯合會委員、常務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飾有話劇幾十部,影視幾十個角色,還發表過小品、雜文等。多次獲集體表演獎。

參演話劇

1974年話劇《雲泉戰歌》中飾海泉B
1975年話劇《雲泉戰歌》中飾海泉A
1976年話劇《萬水千山》中飾大老王
《百花嶺》中飾小馬
《向井岡》中飾敵團長B
1977年話劇《運菜》中飾大牛
《蔡文姬》中飾胡兵
1981年話劇《咸亨酒店》中飾茶房
1982年話劇《吉慶有餘》中飾二勇
《屠夫》中飾柏林黨員丁
1983年話劇《哥仨和媳婦們》中飾於傳江
1984年話劇《紅白喜事》中飾齊老貴B
《女兒行》中飾大漢,群眾甲
1985年話劇《小井衚衕》中飾小曹
《蔡文姬》中飾胡兵
《茶館》中飾打手,大令,大兵,憲兵
《名優之死》中飾跟包夥計,小生
《女店員》中飾顧客,劇務
《駱駝祥子》中飾特務甲
1987年話劇《蛻變》中飾李鐵川
《北京人》中飾警察
《巴黎人》中飾副導演,巴斯卡爾
1988年話劇《天下第一樓》中飾副官
《嘩變》中飾法庭陪審軍官
1989年話劇《雷雨》中飾魯大海
1990年話劇《雷雨》中飾魯大海
《短劇小品》中飾石增福,買主甲
1993年話劇《鳥人》中飾朱點兒
《旮旯衚衕》中飾何樹增
《93戲劇卡拉OK之夜》中飾大隊長,八床
1995年話劇《天之驕子》中飾武衛將軍
《北京大爺》中飾眾賭徒
1996年話劇《紅河谷》中飾周寶良
1997年話劇《魚人》中飾釣魚人,魚工
《古玩》中飾大夥計,總長
《頭條居委會》中飾於大咧咧
《雷雨》中飾魯大海
1998年話劇《官兵拿賊》中飾秦副科長
1999年話劇《茶館》中飾吳祥子,小吳祥子
2002年話劇《天下第一樓》中飾王副官,食客,偵緝隊
2003年話劇《趙氏孤兒》中飾韓厥
《茶館》中飾大令
影視形象
影視形象
《李白》中飾老漁夫,侍從
2004年話劇《天下第一樓》中飾王副官,食客,偵緝隊
《全家福》中飾石書記
2005年話劇《天下第一樓》中飾王副官,食客,偵緝隊
《全家福》中飾石書記
《李白》中飾老漁夫,侍從
《屠夫》中飾群眾
《全家福》中飾石書記
2006年話劇《白鹿原》中飾徐秀才
《全家福》中飾石書記
《茶館》中飾大傻楊
《全家福》中飾石書記
2020年話劇《陽光下的葡萄乾》
2021年話劇《陽光下的葡萄乾》

參演廣播劇

1983年廣播劇《水暖工與貓》中飾民主黨人

人物評價


重塑人藝精神
話劇百年,北京人藝拿出了22台頗有藝術質量的大小劇目獻演。假繁榮也罷,湊熱鬧也罷,紅火總還是有的,在全國也是獨一無二的。祝壽嘛,要的就是這個勁兒!更何況兩壽合一,話劇百年大壽,人藝五十五年大壽。再不孝的子孫,也不能添堵,沒有拿得出手的物件,總得說幾句吉祥話兒,以免讓世人笑話。
人要有理想,才會有追求;有追求,才會有進步。百年以前,中國話劇的鼻祖們,懷著美好的願望,偉大的理想,把西方文明戲引到中國,使其在東方古老的土地上生根發芽。洪深老祖特賜名為“話劇”。55年前,曹禺焦菊隱歐陽山尊、趙起揚北京人藝四巨頭,制定了要把北京人藝建成莫斯科藝術劇院的宏偉藍圖。中國話劇開始騰飛。北京人藝的先輩們,用了14年的時間,就把一座在教化院舊址上蓋起的劇場,建成了藝術的聖殿,國家級的藝術殿堂。說中國話劇,就不能不說北京人藝。這不是妄自尊大,而是尊重歷史,實事求是,不必虛偽造作。
前幾日來劇院演出前,碰到已退休的霍焰老師。他問我在演什麼戲,我告訴他是《天下第一樓》。“噢,老戲。”他說:“今年演的基本都是老戲。”我說:“話劇百年紀念演出,當然以老戲為主。我家祖宗好,留下的東西多,箱底厚,所以咱有得演。”我知道他是希望人藝出新戲,出好戲。我又何嘗不想呢!
回顧中國話劇的百年歷史,我們可以無比自豪地說,我們是其中的一份子。回顧55年的北京人藝發展史,我們會更加自豪地說,在中國話劇百年奮鬥史上,我們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在世界戲劇舞台上也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這是整個中國話劇人的驕傲。
北京人藝的發展,如果沒有文化大革命的衝擊,正值創作旺盛期的一大批先輩們,在曹禺、焦菊隱先生的引領下,在於是之、刁光覃、童超朱琳等優秀藝術家的努力下,北京人藝將會是何等輝煌,中國話劇史一定會重寫。可惜,世上沒有“如果”,只有血寫的歷史。即便如此,文革后,北京人藝還是煥發了青春,推出了一系列新老劇目,締造了第二次輝煌。為什麼會如此?終其一條就是:先輩們有偉大的抱負,美好堅定的理想。文革前是要建立中國的莫斯科藝術劇院,他們做到了;文革后則是完善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勇做中國話劇的舉旗人。他們同樣做到了。新時期,我們的理想是什麼?“龍馬精神,駱駝坦步”,這是前輩人給我們留下的真經。一個有獨特風格的劇院,繼承傳統與發展創新是必須堅持的。
人藝風格是什麼?人藝精神又是什麼?人藝的戲一戲一格,一戲一種節奏。那麼,人藝的生產節奏又是怎樣的呢?齣戲、出人、出效益又是怎樣落實到日常工作中的呢?一腦袋糨糊是不行的,盲人騎瞎馬是成就不了一番事業的。
人藝風格,很多專家學者和先輩藝術家們早有闡述。主要是:恢弘的民族氣派,鮮明的民族特色(包括北京地方特色),完美的舞台形式,整齊的表演群體(整台一棵菜);強烈的大眾化追求,與觀眾共同創造;濃郁的生活氣息,鮮活的人物形象(包括群中角色形象);一戲一格,創造人民的藝術,讓觀眾懂,並喜聞樂見;節奏明快,以人物心理節奏帶動戲劇節奏,等等。但時至今日,竟然還有很多人把人藝創造人物過程中總結的“深厚的生活基礎,深刻的內心體驗,鮮明的人物形象”這三句話說成是人藝風格。
人藝精神是什麼?是以理想為凝聚力,不斷創新發展,不追風,不趕浪潮,腳踏實地,以創造人民所需的藝術為天職。人藝,離開人民與藝術就什麼都不是了!
人藝選劇本有選劇本的原則,選演員有選演員的標準,任用工作人員有任用工作人員的規矩,絕不是想當然。生產節奏的安排也是有計劃的,大戲以兩個半月(實際排練時間)為排練周期,特殊情況還可延長,目的就是保證藝術質量,對觀眾負責。即使在大躍進時期,也雷打不動。《茶館》自1957年12月2日建組,聽老舍先生讀劇本,至1958年3月29日首演,歷時近四個月。不成熟的戲決不推上舞台,這就是對觀眾負責,對人民負責,對藝術負責的態度。北京人藝之所以成其為北京人藝,正是因為她有理想,有抱負,有追求,有凝聚力。
今天的人,總愛談夢想,似乎談理想是老古董,只有談夢想才是現代人。其實理想和夢想是有著本質不同的。理想是同奮鬥目標相聯繫的,有實現可能性的想像或設想;另一種解釋是符合希望的,使人滿意的。而夢想多用來指幻想、妄想。積極的解釋是夢中也在想,表示渴望。可見,一個人要有理想,才會有奮鬥目標。沒有理想,只有夢想,大多都會是幻想或妄想。一個單位,要成就一番偉業,必是有理想,有凝聚力的單位方可做到。不然,再美好的夢想也只能是幻想和妄想。
話劇百年,人藝五十五周年。老一輩藝術家用他們的理想、奮鬥詮釋了一個時代。作為後來人,祖師爺賞飯吃的話劇後代們,應該怎樣書寫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時代?為話劇事業的理想,為人民的藝術而追求、奮鬥,腳踏實地地創造出幾個響噹噹的人物形象,排出幾台觀眾喜聞樂見的好戲才是正路,才無愧於我們的先輩們。
“龍馬精神,駱駝坦步。”但願我們能做個中國話劇事業的孝子賢孫。

所獲獎項


1985年小品《雙教子》獲中國劇協優秀作品獎。

參演作品

參演電視劇

走進暴風雨

走進暴風雨

飾演劉喜

日出東方

日出東方

飾演審判長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

飾演何進

秋天的旋律

秋天的旋律

飾演二寶

吉慶有餘

吉慶有餘

飾演二勇

參演電影

神威天使

神威天使

飾演栓柱

蔡文姬

蔡文姬

飾演胡兵

人猴

人猴

飾演二丑, 胡麻子(配音)

茶館

茶館

飾演打手, 憲兵, 大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