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夏村

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扶溪鎮下轄村

古夏村是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扶溪鎮下轄村。古夏,字面的意思是古老的華夏族後裔。有著近八百年歷史,現有165戶,常住人口近800人,村中95%的人都姓李,大都是唐朝名將、西平郡王李晟後裔。

2016年11月,古夏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公示名單。

歷史沿革


據《李氏族譜》載:原藉江蘇省秣陵縣(現南京市秣陵江寧縣),祖大用公宋時(寶佑)與江西文天祥,石壠蒙英昂同榜進士,用公出仕任廣西南寧府推升本省左參政之職,珣節宋帝,死於海中。四郎(李襄)公遇英公邀攜母周氏來古夏開基創業。據村年逾八旬的李炳養介紹,南宋時,現村東面有座以養馬為業的梁屋場埂,以古、夏二姓為主。有位縣訪察官來村調研,無禮的村民用稀粥待之,並將他扔進井中,有位姑娘送飯給縣官吃。得知消息后,廣川軍隊步行圍剿梁屋,救出縣官和姑娘,焚村。後來,蒙英昂定居梁屋,並養大在廣州做官李先祖的兒子司郎子(大應公),把原為沼澤地的現村址送給李安家,為了紀念恩人蒙英昂,把村命名為古夏村,至今繁衍二十餘世。

民風民俗

古夏村主要民俗有:大銅鑼、鏜鼓、舞龍、招龍、舞獅、花燈、鬧春牛、八音、禾齋(開始收割上造時,即農曆六月初二扛“王母娘娘”“五龍”“將軍”游田一周,蟲害不侵)。

相關傳說

據傳,古夏村曾文運亨通,主要得益於村西一口墨硯塘。村西北3千米的程溪山原建一座寶塔,
古夏村墨硯堂
古夏村墨硯堂
夕陽恰好將塔影投入塘中,形如醮墨,白石嶺如轉置於旁邊的筆架,當地人認為是文曲星下凡化成。塔額刻“文光輝映”,村中出現“孫承祖,弟聯兄”,甲第蟬聯的盛況。當地譚姓嫉才,憑人多勢眾,硬將塔移至水邊(現址,山仍存塔基),從此,古夏文風薄弱。

地理環境


古夏村地標圖
古夏村地標圖
古夏村在韶關市仁化縣城東北約35千米,北、東、南、西分別被小廟背、崩崗嶺、白石嶺(筆架峰)和火煙沖所圍攏,山間盆地——扶溪盆地的東北隅,大叢山和小叢山從東西交匯,大河和小河從南至北穿村而過。全村以尚忠門-李氏大宗祠(光裕堂)-李氏大宗祠(贊詒堂)-司馬第-五穀廟-石拱橋-惠水廟等為核心,呈南北延伸。

旅遊


尚忠門,是古夏村南大門,為二面坡硬山頂建築。據《李氏族譜·重修尚忠門記》載:尚忠門約建於明朝天順年間(1467年)……橫豎4米,高9米多,坐北向南,前有自東往西的水溝……“尚忠門”取自晟公平朱泚亂,用公殉宋帝,二公有名將仕,忠心報國,定其名曰“尚忠”之意;後門書“隴西世族”……后倚直達村的二聳山脈,如雙龍吐珠。曾存門聯;“尚德淳風追古夏;忠君大節仰西平。族基參政冠裳第;世守尚忠禮義門。”……凡娶者進進大門,嫁者或老人去世則出大門。修繕后雄峻非凡的尚忠門是村中觀瞻亮點。
祖祠——光裕堂(福清祖堂),位於尚忠門北不足20米,是村中祭祖核心,取“積極用世,不斷進取,光前裕後,繼往開來”意。據《重修光裕堂前廳碑記》載:光裕堂乃我李氏擇居古夏后第五世祖福清公祠堂,明初時,福清公篤志嗜學,於明朝洪武間由貢士任浙江餘姚縣知縣。此祠丹岩石柱,屹立嶺南數百年,曾被譽為“仁邑第一祠”。祠坐西向東,青磚砌二面坡硬山頂,剎雙龍戲球。僅存四牆,紅砂岩抱鼓石,雕雲紋、鰲腳。四枚門簪(寓意“風調雨順”),中間雕“福”“祿”字,兩側雕八卦圖案,極獨特。內原豎6根紅砂岩撐柱(鼓形礎),僅存二根,余剩基礎,柱體殘斷旁落,可惜。臨時搭建的神龕懸“光裕堂”匾。修繕中的祖祠,希望不日將煥然一新。
贊詒堂(福生祖堂),位於光裕堂北側,僅一牆之隔。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第五世祖福生公為地方官。“贊”,“繼承”意;“詒”“遺留”意,蘊含:“傳承尚忠遺訓,光大孝悌美德,勤耕苦讀立志,齊家興族報國”之意。祠築四級台階,青磚砌二面坡硬山頂,設木安全柵,二根花崗岩鼓形礎檐柱,紅砂岩抱鼓石,雕雲紋、鰲腳。四枚門簪(寓意“風調雨順”),中間雕向日葵圖案,極獨特。飄棚駝峰雕虎頭。內一井二進,天井水任何雨都不會溢出。花崗岩礎撐柱,供始祖李謨神位。配聯:“纘戎祖考流源遠;詒厥孫謀世澤長。”民國十三年(1924年),與扶溪民團在白石嶺交戰的軍閥把祠付之一炬。內曾懸“兄弟貢員”“恩留常熟”“儒林郎”“文林郎”“懷遠將軍”“貢生”等多塊匾額,蕩然無存。壁前有清泉涓涓曲折流出尚忠門。
古夏村
古夏村
在祠前危立一堵青磚砌龍虎照壁。據《李氏族譜·古夏龍虎照壁記》載:初建於明代崇禎年間,原為土築。康熙年間,村中李日進中二十七名舉子,歷任陝西省藤和縣令,頗有政績,得寵皇帝。日進有位堂叔叔茂,家有萬貫,無心戀仕,雲遊四海,得一串明珠。適逢皇母81大壽,茂公將珠轉給日進同往皇母祝壽。皇上和皇母問何得此物,日進如實告知。皇母也姓李,明珠當作舅表相贈。問茂公要求,唯喜宮中龍虎照壁的茂公答,只需在祖堂對面新建一座龍虎照壁。皇上恩准,馬上派人畫好圖紙建造。毀於“文革”,孫樹青復原的照壁,長12·5米,高6·9米(座高1·26米),厚0·94米,轎形頂,剎飾種蓮花盆,龍頭鰲尾正吻;脊側繪書軸、葫蘆、梅花、荷葉、牡丹、花盆、蝙蝠、葉紋等圖案。左上方繪踏雲翔龍,龍前豎品字形門,一尾青鯉躍水跳門,寓“鯉魚跳龍門”。右上角繪腳踏褐石斑虎,春筍挺翠,松茂鹿歡,寓“福祿雙全”意。左右下方書“福”“祿”,中豎書“甲第蟬聯”,如此構造,也算匠心獨到。壁前立二對功名石,與照壁令宗祠錦上添花。
古夏村
古夏村
司馬第位於贊詒堂西側(藏用堂,含:“謙虛謹慎,學以致用”意),也稱州左或司馬(“司馬者,非榮即貴也。”)第十四世祖擎天公祠,時任州左堂,授儒林郎,六品文官。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坐西向東,靠大松山東麓,前環腰帶水,后承三龍山靈氣,東西群巒擁護。東北角青磚築寬10米,寬2·4米的門樓,鑲紅砂岩“司馬第”匾(側雕仙人獻桃、朱公賜寶圖案)。青磚砌二面坡硬山頂,紅砂岩砌五級台階。開三門:正門紅砂岩抱鼓石,雕武松打虎、童子賀壽、二人競藝、天官出巡、天官上朝、仙人騎鹿等圖案,頂飾椒圖。一對抱鼓石蘊含如此豐富的意義,不多見。側門紅砂岩抱鼓石雕花草、飛天、虎腿等圖案。通體雕花紋門簪,內側雕仙草。紅砂岩鼓形礎(雕虎頭、龍頭、向日葵、卷草紋)木檐柱;橫樑墊梁板雕雙龍、虎頭、松、梅花、雙鵲等圖案;月梁墊梁板雕松、梅花、鶴等圖案;封檐板雕反向雙龍頭;卷草紋斜撐;內一井二進,紅砂岩礎(雕書柬、文房四寶等圖案)撐柱,雕花草三層駝墩。天井封檐板雕雙龍頭。神龕正修繕中。司馬第是民間罕見的雕藝術館。司馬第東北隅有幢青磚砌二面坡硬山頂建築,墨繪文房四寶的墀頭,挑手和墊梁板均飾龍頭,屬不俗之物。可惜,有燒焦之跡。為司馬第附屬建築。
石拱橋,東北-西南橫卧於村東北約300米處,由本族合資,聘請嘉應州石匠謝廷珍、謝廷彩兄弟建於清乾隆三年(1739年),全花崗石條砌築,歷經數世紀,除了壯茂的苔跡憑添它與歲月頑強抗衡的力量外,幾乎完好無損。如滿弓的單拱,跨9米,寬3米。西側二端二棵翠綠的古樟,與古橋長廂廝守。
村廟宇繁多,東有惠水廟、五穀廟;西有福德祠;南有文昌閣;北有亞婆廟;中有文昌宮、觀音樓。坐落於小廟背南麓的惠水廟,原址在廟灣的土坯廟,由村中稟生李節、李本兄弟倆在廟灣攻讀時,夜夢神囑要遷廟址。兄弟倆在廟許願,若高中則擇地重修。后二人果然高中前甲,兄弟不食前言,動員全族在鵝頭山建廟。廟分上、下殿,左右廂房,上殿供龍母娘娘,配聯:“龍恩廣播扶山外;母德常昭惠水中。”下殿供將軍、五龍;廂房供五穀主、觀音、花公花母神像。門聯:“龍德通天久矣,普天皆覆育;母儀配地至哉,無地不資生。”“廟峙象岡,虎負神爐開福地;恩流惠水,龍騰御座佑大人。”“心秉至誠方許登堂禮拜;意牽邪念何容入廟焚香。”“惠水架慈航,恩施普濟;象岡懸寶鏡,明照無疆。”西側仍存二根紅砂岩棱形撐柱,見證廟昔日的輝煌。正修繕。
五穀廟位居村東,又稱觀音廟,建於清代中期,青磚築,單拱門,門聯:“五穀懷新沾帝澤;四方樂利荷神功。”供五穀祖、土地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