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政現象

西政現象

“西政現象”是指地處西南偏隅的一所法律專門學校,培養的學生卻在法學界、實務界有著相當大的影響。

基本介紹


這一現象似乎有悖常理,地處經濟文化不發達的地區,也並非名牌大學的西南政法學院何以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人材?賀衛方、梁治平梁慧星、蔣慶、夏勇、江必新、黃松有、龍宗智、周強、尹田、邱興隆顧培東王衛國江山等著名校友(排名不分輕重)在法學界和實務界的影響給人們一種群星燦爛的感覺。
不難看出,這些“優秀人材”集中在學術和實務兩個領域。學術上的優秀,判斷標準是學術影響,包括學術成果、職稱以及在學術團體中的職位。實務界是否優秀的標準就是行政職務,職務越高自然推斷為越優秀。因此,他們的名字更容易使法律界的人士耳熟能詳。
有一大批優秀的人材出生於“西政”其實並不奇怪。“一大批”作為一個數量概念與招生的數量有關係。為什麼北京大學吉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沒有“一大批呢”?因為我們所說的優秀人材大都是77、78、79年,也包括80、81年考入大學的。這些人為什麼大多都成為優秀人材呢?這與天時有關,與“先發”有關。
上世紀70年代末期,恢復高考制度初時,積壓了十幾年的人材突然被“釋放”出來,有人材“井噴”的感覺,各路英雄好漢紛紛雲集高校,不管學校檔次高低。西政78級的“先發”是350人,79級的“先發”達到400人。在新三屆中,西政畢業生近800人。西政當時已經作為重點大學招生,也相對容易招收到“很好的球員”。
“西政現象”的形成還緣於西政的師資隊伍。西政有不少優秀的教師,但陣容還是不能與北大、人大、中政大相比。但西政教師在教學方面的認真、負責、嚴謹使學生受益匪淺。西政的教師對學生的呵護給學生們留下了深刻影響。期末考試時,冰糕送到學生手上,打著扇子為學生驅走酷暑。在這樣的呵護下還有誰不努力。那時的學生不大考慮畢業后的工作,心裡只想多學一些。儘管教材講述的原理早已過時,老師講的內容也已陳舊,卻培養了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其中有的學生在校時就已具有相當的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