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華人

美籍華人

徠華裔美國人(英語: Chinese Americans)指具有美國國籍的華人,或具有中國血統的美國人。美籍華人是全球華人群體的一部分。

據美國《僑報》報道,根據馬里蘭大學最新公布的美國華裔人口調查結果,華裔成為亞裔人口增長最快的一個族群。在2000年到2006年間,華裔人口增長了28.5%,達到349.7萬人。每4個亞裔就有1個是華人,華裔人口占亞裔人口比例24.5%。

華裔包括ABC以及新的中國移民。

第一個創造了“Chinese American”(“美籍華人”、“華裔美國人”或“華裔”)辭彙的是王清福。

公民身份


按照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Fourteenth Amendment)和1898年美國最高法庭法案(1898 United States v. Wong Kim Ark),任何在美國出生的華人皆是美國公民。歸入美國籍時,移民並不需要放棄原有的國籍。

移民歷史


移民美國的中國人曾造成數次移民潮。

第一波

據美國聯邦政府記載,首次的移民潮大約發生在1820年左右。從1820年代到1840年代末的中國移民以男性為主,
每次數量很少。不過,由於移民地區只有少數的中國女性,很多移民都選擇與當地的歐洲移民的女性後裔結婚(包括一些愛爾蘭裔)。這一時期最著名的華人移民是舉世聞名的暹羅雙胞胎.
較大的潮流始於1850年代。當時北美西岸在加州淘金潮期間得以迅速開發,時值華南遭受由於滿清政府腐敗,造成嚴峻的政治與經濟動蕩不隱;內憂有太平天國叛亂,外患又有鴉片戰爭。早期的移民包括革命家孫中山。他入了美國國籍,獲得美利堅合眾國公民身份,使用了美國護照,受到了美國政府的保護。
結果,許多貧困、操台山話和粵語的華人移民從廣東省來到美國修建鐵路。他們不願再忍受家鄉貧困的生活景況,情願為預付金簽下往美國長期勞動的合同。許多人把掙來的錢全寄回家,不再期望能活著回家。他們的實況就有如“賣豬仔”。這些華人聚居於唐人街,舊金山的唐人街人口最多。這些早期移民,一半以上來自台山。這些移民曾受到1868年蒲安臣條約的鼓勵,但1882年《排華法案》卻使從中國移民成為非法,直到1943年。許多西部州也開始生效了一些有種族歧視的法律,使得中國和日本移民很難擁有自己的土地或者找到工作。這些法律直到1950年代民權運動開始時才被廢止。

第二波

紐約街頭的林則徐雕像
紐約街頭的林則徐雕像
隨著1952年至1965年美國移民法的放寬,第二次中國移民潮開始。中國大陸的專業人士的移民逐漸增多,於是1977年美國政府開始允許移民定居。這群華人傾向集中在市郊地區,並且遠離市區的唐人街。這些華人說帶有家鄉口音的普通話。

第三波

最近的第三次移民潮,包括無正式文件的外國僑民,主要來自福建省,赴美尋找下層手工職業。這些外國僑民傾向集中於諸如紐約市等大都會地區。這些華人與高學歷專業人士接觸較少。他們有些說官話,大部分說閩東方言(福州話),儘管接近閩南話,卻無法與美籍台灣人產生密切聯繫。由於福建經濟情況改善,這類的移民數量開始減少。一般而言,一個福建移民需予付蛇頭數萬美元,偷渡往美國,以及支付食宿。路費從家裡和村裡借來。這些移民通常工作四年,前三年還債,第四年才賺到錢。
自從1965年,華裔移民美國受到援助,美國分別予以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個別的配額。
基於移民法,香港移民不被列入美籍華人名單,因而他們傾向移民加拿大。

海歸迴流

1990年代後期,大量美籍華裔專業人士開始返回中國,形成人才迴流。典型的事業模式如下:中國畢業學生會移居美國,投入當地工作市場,遭遇玻璃天花板后再返國;在反歧視行動(鼓勵僱用和錄取少數民族、弱勢民族、女性等防止種族與性別歧視的積極行動)措施下,中國留學生受到優待,但1990年後情況不復見。2000年後,美國工作前景惡化,加上高科技企業(尤其是網際網路公司)的發展和膨脹,返國的中國畢業生急劇增加,這些人常被稱為“海歸派”(海龜派)。
根據美國國安部發布的移民報告顯示,2008年共有4萬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加入了美國籍,占當年加入美國籍移民的百分之三點八;而獲得美國永久居民身份的中國大陸人士則有8萬人。

地位


美國華人組織大規模遊行推動移民改革
美國華人組織大規模遊行推動移民改革
有大量華人的美國城市包括紐約、舊金山、洛杉磯、休斯敦、西雅圖和波特蘭。從1960到1970年代,這些城市大多有唐人街,新舊住有移民。在一些地區,美籍華人和其他亞裔群體保持密切聯繫,特別是美籍越南人。這些聯繫是有幫助的,事實上許多美籍越南人在人種上是海外華人,因此大部分華裔美籍越南人並不將自己歸入美籍越南人。
美國的華裔人口主要來自三個地區,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佔60%,台灣的佔16%,香港來的約佔9.4%。來自台灣的華裔大多從事專業和管理工作,大陸來的華裔則占華人藍領工作的絕大多數,來自香港的華裔,其所從事的行業技術等級,介於台灣和中國大陸之間。
除了大城市,小部分美籍華人散居遍及美國的鄉村小鎮,特別是一些大學城。2000年,美籍華人佔加州人口接近3%,東北部佔超過1%。在夏威夷這個歷史上亞裔比重較高的州,占接近10%。
整體上,美籍華人由於移民繼續高速增長,而平均出生率低於美國白人,人口相對迅速老化。近年來,從中國收養小孩,尤其是女孩,也增加了美籍華人的數量,儘管大部分收養者是白人父母。
美籍華人的收入和社會地位很廣泛。儘管許多住在大城市唐人街的華裔是貧窮的,那些受過良好教育的上層人士住在諸如庫珀蒂諾、帕羅奧多、奇諾崗、鑽石吧、聖馬利諾這樣的地方。上層和下層華人的社會地位區別很大。下層華人常常被上層歧視,看成未受教育的工人,非法移民。例如在聖蓋博山谷,儘管蒙特利公園和聖馬利諾兩座城市都是美籍華人社區,地理上彼此靠近,卻被巨大的社會-經濟和收入差異區別開。

政治


美國勞工部部長趙小蘭
美國勞工部部長趙小蘭
美籍華人的小群是根據世代、籍貫、
社會經濟水平等因素劃分的。而且,美籍華人的小群在政治上的優先考慮、目標截然不同,有時甚至對立。因此,美籍華人沒有統一的政治社團或政治觀點、乃至自己的政治利益傾向,客觀上也是華人不及海外猶太人團結的原因。
第二代美籍華人,即美國出生華人(通常被稱作ABC,American Born Chinese),通常被看作有點異國情調。美籍華人對於本國的政治也有強大的影響。例如宋楚瑜的兒子宋鎮遠就是擁有美國公民身份的“ABC”。

種族歧視


華人神探李昌鈺
華人神探李昌鈺
近年有兩宗事件激勵了美籍華人和美籍亞裔人,
尤其是美國出生華人──1982年,陳果仁(Vincent Chin)被白種人汽車工人謀殺;1999年,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美籍華裔科學家李文和(Wen Ho Lee)因未經證實的行為被指控為間諜,不少人認為他是種族歧視的受害者。
在中國國內,文化大革命期間,美籍華人和所有海外華人一樣,一般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視為資產階級叛國者。在美國有親屬的中國公民,遭受到特別的猜疑與監視。及至1970年代,鄧小平改革,這種態度才得以徹底改變。美籍華人逐漸被視為商業與專業技術的來源,他們的投資有助於中國的經濟及其他方面發展。

分佈地區


舊金山唐人街
舊金山唐人街
主要分佈於舊金山、洛杉磯、西雅圖、波士頓、檀香山、紐約
美國華人較多的州:
加利福尼亞州
紐約州
夏威夷州
馬薩諸塞州
馬里蘭州
新澤西州
得克薩斯州
伊利諾州
華盛頓州
傳統意義上的美國華人大多聚居於州內大城市的唐人街,與同鄉一起生活,但是也有例外。

使用語言


國語/普通話(即現代標準漢語)
粵語台山話(主要流行於舊金山和紐約)
其他語言:客家話、福州話(閩東語)、閩南話、吳語
美國英語(即美國官方語言)

分析


人數不多表現突出

最新的人口普查發現,當前的美籍華人人數不多,動靜卻不小。政界有大名鼎鼎的趙小蘭、駱家輝,科技界有李政道、體育界有關穎珊。美國各大知名院校,華人學生更是名列前茅,超過三分之一的華人在美國各地的經理級和專業級崗位任職,華人的平均年收入已經超過白人。專家指出,150多年來華人在各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只有一點沒有變,就是始終被美國人當成是“外國人”。有如此引人注目的成就,照美國人的慣例,華人早就該成為美國人的一部分了。然而事實卻是,華人是“美國夢”的實現者,而不是美國人,無論什麼行業,華裔中的佼佼者始終被貼上標籤,稱為華裔政治家、華裔科學家等等。2002年女子花樣滑冰世錦賽時,關穎珊不敵卡拉·休斯而屈居亞軍,美國報紙的大字標題竟是《美國人休斯打敗了關穎珊》,這大概就是在美華人處境的最佳寫照了。

不被認同無歸屬感

專家認為,在美國,白人雖然歧視黑人,但沒有人不承認黑人就是美國人;而對華人的態度便複雜很多,單純種族歧視的成分大為減少,準確地說,是一種排斥心理佔主導,甚至發展為仇視。
隨著其它亞洲國家移民的增多,上述心理還蔓延至其它亞裔。1982年,一對白人父子因日本汽車大量進口而失業,誤將一名叫陳果仁的華人當作日本人泄憤打死,兇嫌被判無罪,陳的養母為此奔走20年,至今未果,這是最典型的華人得不到認同的案例。1999年,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美籍華裔科學家李文和(Wen Ho Lee)因未經證實的行為被指控為間諜,不少人認為他是種族歧視的受害者。
專家說,除了不被美國本土人所接受,在美華人本身對美國社會也缺乏認同。對華人來說,鄉土觀念紮根於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因此很多華人移民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成為美國人。投身淘金熱的早期移民,絕大多數人夢想有朝一日可以衣錦還鄉。由於華人的聰明、勤勉,加上對教育的重視,相當一部分華人脫穎而出,成為美國社會一股強勁的力量。與此同時,剩下三分之二的華人卻仍從事百餘年前的舊行業,如開餐館、洗衣服,當保姆、車衣等,無法接近主流社會。

華人社群自成兩派

美籍華人的收入和社會地位很廣泛,儘管許多住在大城市唐人街的華裔是貧窮的,但也有為數不少受過良好教育的上層人士住在諸如Cupertino、Palo Alto、奇諾崗、鑽石吧、聖馬利諾這樣的地方。
上層和下層華人的社會地位區別很大,下層華人常常被上層歧視,看成未受教育的工人,非法移民。在聖蓋博山谷,儘管蒙特利爾公園巿和聖馬利諾兩座城市都是美籍華人為主的社區,地理上彼此靠近,卻被巨大的社會、經濟和收入差異區別開來。
根據最新的2004年美國聯邦普查局資料,在美華人的平均收入超過美國一般平均收入,但是生活在貧窮線下的華人比率,也超過一般美國人比率,整體生活條件呈“貧富兩極化”的現象。
華人學者認為這種情況將會持續。研究數字指出,住在郊區、收入較高的華人約佔華人總數的48%,另有約34%的低收入華人住在都會區,這些華人多半教育程度較低、缺乏專業技能,賺取基本時薪。

發展現狀


據美國人口普查局近年的調查數據表明,亞裔人口在加州的增長速度是各族裔中最快的,已經成為僅次於西裔的第二大少數民族,約有420萬,佔加州總人口的13%。而其中華裔又佔39%,是亞裔族群中最大的一支。
2009年12月12日在洛杉磯東郊蒙特利公園市市政廳舉辦的一次由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亞美研究中心發起的“華裔美國人現狀”社區論壇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亞美研究中心教授王靈智大膽提出,像蒙市這樣的城市現已經有超過半數的居民是華裔,華裔已經成為主流。
他說在大多數人觀念中“融入主流”就意味著美國化,放棄母語變得和白人一樣。這是一種錯誤理論。“人家看到你的膚色就沒有可能同化,同化論對自己沒有利益。”他認為華裔美國人要懂兩邊的語言和文化,不要對自己的膚色自卑。他還認為這種自卑是以前的排華政策造成的。
王靈智把1969年作為華裔美國人歷史上的一個分水嶺,“在那之前,華裔大多居住在中國城內,和主流社會是隔離的。但是1969年後,華裔受黑人運動的影響,開始走出中國城。特別是1972年到冷戰結束間,大量台灣移民湧入,1997年又有來自香港的移民以及改革開放后從大陸來的移民……現在大部份華人住在郊區城市,中國城傳統僑社不斷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中文學校和大專校友會這樣新移民建立的社團。”
他說70%的華裔美國人是在國外出生。但是他們中由於文化背景不同,來源國的政治衝突,講英語和不講英語之間的矛盾,也造成很大差異,特別是那些偷渡客和中國城裡的老僑民,是最被人遺忘的一群。
但他認為即使是那些混的不錯的華裔美國人在進入美國的管理層和政治圈中也一直不是很成功。究其原因他認為:“以前華裔沒權利參政,後來是沒錢、沒機會參政,再加上很多移民在亞洲國家沒有投票的傳統。”
不過他把2009年稱為華裔參政的一個轉折點:“很多華人在地方政府選舉中當選,現在加州議會已經有11個華裔民選官員,奧巴馬又委任了兩個華裔部長進入內閣。所以我認為2009年將是一個轉折點。”在今年三月南加州的市議會選舉中有八位華人在六個城市中當選,其中素有小台北之稱的蒙特利公園市的5個市議員中4位是華裔,包括市長吳學儒(MitchelI Ng),副市長黃維剛(Anthony Wong),市議員劉達強(David Lau),市議員趙譚美生(Betty Tom Chu)。
另兩個華裔市議員佔多數的是喜瑞都市和聖瑪利諾市,五位市議會成員中三位為華裔。其它城市如天普市、柔似蜜、瑞當多(REDONDO BEACH)也皆有華人進入市議會。
在州政府一級,加州主計長江俊輝(John Chiang)是加州官職最高的華裔,同時州眾議員劉雲平正在積極競選州檢察官一職。聯邦政府中,奧巴馬提名朱棣文、駱家輝分別做能源和商務部長。曾做過蒙市市議員的趙美心今年7月成為首位女性華裔國會議員,亦給當地其他華裔民選官員不小的鼓勵。不過王靈智也表示華裔參政還有“longwaytogo”(路還很長)。
對於華裔所關心的事物,亞太法律中心主任郭志明(Stewart Kwoh)表示,當前的熱點之一是醫療改革:90%的亞裔希望有某種形式的全民醫保。但是目前的政策有一個5年的限制,即合法居民要等5年入籍后才能享受。二是移民改革,亞裔希望移民政策能讓家庭團聚而不是長期分居,三是美中關係,若有一天中美髮生衝突,華裔如何自保。有人問到種族歧視是否真的存在這一問題,曾在KNBC做過十年主播的日裔美國人TritiaToyota直言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遭遇過種族歧視,特別是在8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前,就有觀眾寫信給電視台質問為什麼讓一個外國人出現在電視上。1982年著名的陳果仁(Vincent Chin)事件也是由於受日本汽車公司的衝擊,底特律汽車製造業陷入低谷,當地克萊斯勒公司兩個白人因把對日本人的仇恨轉嫁到身為華裔的陳果仁身上,將其暴打致死。事後法官的輕判引起全美亞裔族群發起大規模民權運動。
Toyota強調無論亞裔團體之間有什麼樣的矛盾與衝突,但是因為同是黃皮膚,被美國社會視為一個整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因此她建議各亞裔族群之間,無論是生在美國的還是移民到美國的,建立共同的聯盟。
一位居住在中國城的日裔老者MoNishida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他說當天的討論沒有涉及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對美國的loyalty(忠誠)。他說:“聽上去我們還在試圖為自己定位。好像我們在討論的不是如何做一個美國人,而是如何在美國生存下去(How we are going to make it in America)。

代表人物


政治界:趙小蘭、駱家輝、朱棣文、盧沛寧、傅履仁、陳李琬若、江俊輝、吳仙標
警 界:李昌鈺
科學界:李文和、李政道、丁肇中、葉乃裳、金芳蓉、丘成桐、崔琦、朱經武、錢永健、陳省身、何大一、高錕(英美雙國籍)
商業界:楊致遠、陳士駿、薛蠻子、陳啟宗、陳耀昌、程守宗、徐旭東、張亞勤、謝青、陳丕宏、黃仁勛、高民環、徐大麟
徠體育界:關穎珊、張德培、金久慈、高軍、林書豪、馮一君
演藝界:李小龍、吳彥祖、安志傑、何潤東、胡宇崴、陳宇風、劉亦菲、劉玉玲、陳沖、應采兒、鄔君梅、楊雅慧、陳紅、陳慧珊、鄭嘉穎、陳法拉、吳大維、黃柏鈞、許紹洋、吳大維、
文化界:劉墉、劉軒、劉宜良(江南)、譚恩美、聶華苓、張純如
歌唱界:范瑋琪、王力宏、潘瑋柏、李玟、曹錚、羅百吉、陶喆、王大文、黃立行、黃立成、劉逸雲、許慧欣、歐陽靖、段宜恩、黃一、劉偉男、張懷秋、吳建豪、許慧欣

歷史


馬里蘭州學院市——來自馬里蘭大學的一項新研究得出結論說,華裔美國人——他們是美國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人群之一面臨著一個“玻璃天花板”,無法實現與他們付出的努力相稱的全部職業聲望和成功。
這份題為《華裔美國人肖像》的報告說,華裔美國人對教育和“人力投入”的回報“通常低於一般人群和非西班牙裔白人人群。”它還說,平均起來,法律和醫學領域的華裔美國人專業人士的收入差不多比他們的白人同行少44%。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的廣泛數據和獨立的訪談,該研究提供了高度多樣化的華裔美國人人群的最全面和最新的概況。該研究是由馬里蘭大學的亞洲裔美國人研究項目開展得,得到了亞洲太平洋裔美國人的一個全國性社區組織OCA的支持。該報告的數據截止2006年,是最新的數據。
“和流行的信念相反,儘管華裔美國人受教育程度較高,他們常常面臨經濟成功的額外障礙,”該研究的研究組長、領導著馬里蘭大學亞裔美國人研究項目的人口統計學家兼美國研究教授Larry H. Shinagawa說。“時間和努力工作對於讓華裔美國人全面進入主流社會和專業圈子根本不夠,” Shinagawa還說。“我懷疑還有許多原因,諸如語言障礙或者僅僅是由於被視為‘外來者’而帶來的困難。長遠看來,增加指導措施和擔任領導的機會可以促進華裔美國人社會。你需要一個管道、一個網路從而幫助年輕的專業人士實現他們的潛力,並增加華裔美國人參與高層。成功會帶來成功。”
然而,這只是故事的一半。Shinagawa指出,華裔美國人社會的特點是極端多樣性。它幾乎被平均分成了來自中國的受教育程度不高的新移民群體和定居時間更長的、被同化的、受教育程度高且富裕的老移民和第二代美國人的群體。這些更早的移民主要來自台灣和香港。“這導致了一個貧富、教育程度高低、白領和藍領的相當兩極分化的圖景,” Shinagawa說。“你預料會在一波移民之後看到這種模式。但是在這個例子中,長期定居的群體尚未獲得充分的平等待遇。”

來源


第一個創造了“Chinese American”(“美籍華人”、“華裔美國人”或“華裔”)辭彙的是王清福。
美國國會在1882年5月通過了第一部《排華法案》。該法案第一次在法律上明文禁止華人通過歸化取得美國國籍。這在美國法律史上是唯一一個明確指定某個種族不得入籍的法案。對中國人來說,是極具污辱性的種族歧視的產物。就在排華法案通過的第二年的2月,王清福創辦了美東地區第一家中文報紙《美華新報》 ,同時還出了英文版———《Chinese American》即“華裔美國人” 。
《美華新報》
在今天,“Chinese American”這個詞已被廣泛用來稱呼在美國的華人。

研究發現


1、最大的亞裔群體:華裔美國人代表了亞洲裔美國人中間最大的族群(大約25%);
2、高等教育的群聚:華裔美國人群聚在少數學院和大學(只佔了所有高等教育機構的3%);
3、高等教育比例高:華裔美國成年人擁有大學學位的比例是一般人群2倍;
4、缺乏高中教育:相反,新近到來的華裔美國人代表了美國成年人中缺少高中教育的數量最多的人群;
5、職業:華裔美國人比一般人群更多地從事專業和管理職業(53% 對34%);
6、產業:華裔美國人群聚於和衛生保健、飲食服務、製造業以及專業/科學領域相關的產業;
7、報酬公平性:華裔美國人男性比同樣教育水平的占人口多數的白人獲得的報酬更少;
8、地理群聚:全部華裔美國人的60%生活在以紐約市、舊金山、洛杉磯、芝加哥、費城、華盛頓特區城區、波士頓城區和達拉斯城區為首的少數城市。
9、郊區移民:在過去的20年中,華裔美國人越來越多地離開傳統的民族聚居地唐人街居住。許多更富裕的華裔美國人如今居住在通常被稱為“郊區民族居民區”(ethnoburbs)或雜居的“亞洲城”的郊區社區。
10、公民身份:3/4的華裔美國人是美國公民,而且顯示出了很高的歸化率。然而,新移民並非如此,他們尋求公民身份的行動更慢。
11、跨民族/跨種族:1/10的華裔美國人是跨民族和/或跨種族的
12、離婚:華裔美國人一旦結婚,他們就傾向於維持婚姻——他們的離婚率只有不到一般人群的一半(4.4%對10%)。

也參看


● 排華法案(1882年的美國法律禁止中國人移民到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