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0條詞條名為高家莊村的結果 展開
- 山東省莒縣劉家官莊鎮下轄村
- 山東省青島市膠南市泊里鎮高家莊村
- 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大王莊鎮轄村
- 天津市寧河縣東棘坨鎮下轄村
- 青島市膠州市阜安路街道辦事處高家莊村
- 山東省煙台市海陽下轄村
-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孫村鎮高家莊村
- 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石匣鄉下轄村
- 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武靈鎮下轄村
-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台城鎮下轄村
- 山東省濟南市鋼城區里辛鎮下轄村
- 河南省滑縣慈周寨鎮高家莊村
- 山西省呂梁市臨縣招賢鎮下轄村
-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北義井鄉下轄村
- 寶坻區朝霞街道下直轄區
- 山西省浮山縣寨圪塔鄉下轄村
- 山東省即墨市通濟街道高家莊村
- 山西省渾源縣大磁窯鎮下轄村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張蔡庄鄉下轄村
- 山西省呂梁市臨縣湍水頭鎮下轄村
- 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圪洞鎮下轄村
- 山西省萬榮縣皇甫鄉下轄村
- 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汾城鎮高家莊村
- 山西運城市臨猗縣下轄村
- 楚雄市蒼嶺鎮蒼嶺村委會下轄村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下轄村
- 雲南省玉溪市通海縣裡山鄉高家莊村
- 山西省晉中市榆社縣蘭峪鄉下轄村
-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通濟街道高家莊村
- 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信義鎮下轄村
高家莊村
山東省莒縣劉家官莊鎮下轄村
高家莊村為山東省莒縣劉家官莊鎮下轄村,總人口980人。該村地處莒中平原地帶,東西最大距離0.6公里,南北最大距離1.2公里。
高家莊初名木原鄉,清初建村,來歷無考。清雍正八年(1730年),大水毀村。嘉慶二十年(1815年),高氏大公遷此重建村莊,改名高家莊。後有張氏、陳氏遷此定居。高家莊村隸屬莒縣劉家官莊鎮。位於莒縣城南5公里處,劉家官莊鎮政府東北2公里,柳清河北岸,東與前於家莊村接壤,北與李家念頭村交界,西與東李家樓村相連,南與黃花溝村隔河相望。
全村佔地面積50公頃,其中耕地面積30公頃,企業佔地10公頃。
境內交通便利,206國道縱貫南北;016省道在村北1公里處與206國道交錯相匯,境內駐有莒縣煙葉復烤廠、莒縣絲毯廠等企業,是投資建廠的黃金地段。
2000年,全村共有286戶,總人口98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6.5‰,現有高、張、陳、李、潘、朱、房、王、孟、程、孫等11個姓氏,均為漢族。其中,朱姓最多。
高家莊村適合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及各類蔬菜。
194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6萬元,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2萬元,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81億元,人均純收入5960元,連續6年居全縣第一。2000年全村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860萬元。
該村是日照市經濟強村、小康村、明星村。1995年2月被日照市政府授予“經濟強村、小康村”稱號,1996年4月被日照市政府授予“鄉鎮企業示範小區”稱號,同年7月被日照市政府授予“文明單位”稱號。1997年4月被日照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授予“安全文明村”稱號。1998年12月被山東省建設委員會、省人事廳授予“村鎮建設明星村”稱號。1999年3月和2000年1月分別被日照市人民政府授予“鄉鎮企業工作強村”稱號。
高家莊村
1955年4月,高連珠組織村民成立農業生產互助組,走互助合作道路。同年10月成立初級農業合作社。1956年3月建立高級農業合作社,朱洪任社長。
1962年7月13日,暴雨成災,河堤決口,全村房屋十戶九塌。上級派來工作組,帶來救濟物和救濟款,並派來30人的義務幫工隊。經過上下共同努力,用了3個月的時間建起了房屋,恢復了生產。
1965年3月,建織布廠,為該村第一個工副業項目。
是年,全村首次插水稻,單產高達400公斤。
1972年3月,集體建磚廠一座。
1973年4月,在支部書記陳淑桂的帶領下,投資1萬元,建電灌站一座。
1985年4月,本村首次建起小型吹塑廠,壓制塑料袋。
1986年5月,村民陳長青、孟凡江、陳明龍等6人投資12萬元,合夥建起吹塑廠,年收入8萬元。
1991年,投資5.5萬元,對村辦小學重新擴建,從此,本村學生告別了黑房子,搬進了窗明幾淨的磚瓦房教室。
1993年,投資30萬元,架設高壓線路,新安裝一台315千伏安變壓器。沿206國道,規劃建設一處佔地3.33公頃的塑料工業園。
1994年4月,山東省副省長張瑞鳳到高家莊視察工作。
是年5月,成立“高家莊塑料製品集團公司”,村黨支部書記張興兼任董事長、總經理。
是年6月,副省長吳愛英到高家莊視察工作。
是年7月,投資12萬元,架設渡槽400米,修建揚水站一座。
是年8月,投資30萬元,架設工業用電專線。
1995年6月1日,成立高家莊黨總支,張興任書記,下設村黨支部和塑料製品集團公司黨支部。
1996年7月,中共山東省委副書記韓喜凱、李文全分別來村視察個體私營經濟工作。
是年8月,實行舊村改造,建成二層樓(俗稱“小康樓”) 41棟。至2000年底,全村共建二層樓156棟。
1997年4月,擴建塑料工業園區2公頃。
1998年5月,投資20萬元,擴建文化大院,綠化了主街道,並安裝了路燈。
是年8月,投資2萬元,製作永久性大型標語18條,法制宣傳版面25處,建成普法宣傳一條街。
是年9月,全市精神文明建設現場會在高家莊召開。
1999年3月,村民陳明升首先購置了電腦。至2000底,全村有25戶村民購置了電腦,並上網交易。
是年5月,新修環村路500米。
是年10月,全村統一安裝閉路電視接收線。
2000年10月,新建渡槽300米,渠道300米,新建配電室,全村進行了農網改造。
是年底,擴建塑料工業園2.33公頃。至此,工業園區佔地10公頃,區內實現水、電、路、電話四通。
高家莊村
為進一步提高糧食生產經濟效益,村裡立足緊靠柳青河的優勢,分別於1994年、2000年修建渡槽700米、揚水站一座、渠道300米,完善各項水利建設配套設施,農業生產實現了統一機耕、統一播種、統一澆水,使農民有充足的時間抓二、三產業,水稻畝產量在日照市位居前列。2000年,實現農業總產值55萬元。
第二產業 1965年3月,該村建織布廠,成為第一個工副業項目,從業人員15人。1972年3月建磚廠,從業人員30人,收入8000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支部抓住機遇,立足緊靠206國道這一交通運輸方便的優勢,大力發展塑料製品加工業,使之成為該村的支柱產業。2000年底,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200人(含外來打工人員),實現總產值1.8億元。
特色產業 1986年以來,高家莊村發揮地理位置的優勢,圍繞市場抓好產業結構調整,大力引導、培育支柱產業,使塑料製品加工業由“點點星火”形成燎原之勢,走上了“一村一品、一業富民”的產業化發展新路子。近年來,全村累計投資3300萬元,沿206國道兩側,規劃建設了佔地10公頃、廠房1200餘間、配套設施齊全的塑料工業園,形成了集生產、銷售、生活於一體的市場格局,並實現了通電、通水、通路、通電話。1994年經上級批准成立“高家莊塑料製品集團公司”,在董事長、總經理張興的帶領下,為群眾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加強了對生產經營的調度指標。先後試製成功了腳踏式、手搖式、自動計量式等多種式樣的制袋機,為村民節省資金3 0多萬元,目前,該村已沿206國道兩側建起一條長0.5公里的塑料工業長廊。全村共有吹塑機160台,彩印機125台,造粒機30台、制袋機2500餘台,產品由過去的單一包裝袋、食品袋等發展到現在的農用地膜、防滲膜、無滴膜等55個系列、160多個花色品種,遠銷全國30多個省市,出口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各地,年銷售塑料製品1.8萬噸。與全國6000多個廠家建立了長期的技術協作和供貨關係,年接待外來客戶5萬多人次。塑料製品加工業的興盛同時也帶動了電業的發展。目前,全村共有變壓器36台,計3950千伏安,月供電量106萬千瓦,為日照市用電量最多的行政村之一。2000年全村僅塑料製品加工一項,實現產值1.8億元,利稅6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600元,被譽為“江北吹塑第一村”,成為全國塑料製品四大產銷基地之一。
第三產業 1952年,高家莊村成立第一個由村民入股的合作社。后又陸續辦起木業社、磨坊、染坊等,經濟收入微薄。這些業務均不以營利為目的,主要方便於村民們的日常生活。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尤其是該村塑料製品加工業的興起,帶動起第三產業的發展。到2000年,該村有飲食業4處,小百貨6處,長途貨運車10輛,其他四輪車8輛,車輛機器維修店6處。主要經營食品、糧油、日用品、農藥、種子、車輛維修等業務,從業人員100人,實現總產值150萬元,年收入25萬元。第三產業的發展,為該村經濟的繁榮注入了活力。
高家莊村
高家莊村
人民生活 1949年前,大多數村民生活飢迫,年人均糧食不足50公斤,收入不足30元,逃荒、要飯者達30%。新中國成立后,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82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2000年人均純收入5960元,全村村民固定資產達百萬元的有20戶,固定資產達50萬元的有50戶,90%以上的戶固定資產達到10萬元。家家戶戶看上了彩電,用上了電冰箱、洗衣機、摩托車。擁有電話和手機336部,數量居全縣行政村中第一。25戶購置了微機並上網際網路,70%以上的戶住上了二層小康樓,接收電視實現了閉路化。
村莊建設 1949年前,村內街道狹窄不整,破爛不堪,村民住房低矮,多以土石結構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3平方米。新中國成立后,逐漸以磚石結構代替。70年代后,大多利用磚瓦、石灰、水泥及水泥預製件為主建房。1996年,為適應經濟發展,村裡實行舊村改造,把平房改建為小康樓,對住宅區統一進行了規劃,制定了優惠政策,鼓勵村民拆舊房建樓房。開通了村內2條大街,硬化了主街道300米,使之與206國道相連,安裝了路燈,並逐步實現了美化和綠化。有專職環衛人員負責街道衛生,配備了垃圾箱。 2000年人均住房面積50平方米。1996年和1998年分別建2個居民住宅樓區,均為二層樓,共156棟。
集體福利 隨著改革開放和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1990年以來,幼兒免費入園,小學生免交學費。實行統一機耕、播種、澆水。鼓勵村民拆舊房建樓房,每戶補助1600元。村裡成立了義務幫工隊,農忙季節,幫工隊義務幫助貧困戶、五保戶及優撫對象,發展生產。對全村70歲以上老人實行了養老補助金制度。全村人身保險、財產保險和各項統籌提留均由集體承擔。建有設施齊全的村衛生室一處,使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能急診,全村村民享受合作醫療補助。村裡對發展經濟困難戶,承擔電力設施費用,幫助村民發展經濟。
高家莊村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 1943年,高坊區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建立高家莊村農民協會,並建立了村農救會、自衛隊、青救會、婦救會,會長分別由陳明年、高鳳明、高連江、楊佃全擔任。解放戰爭時期,村政權帶領群眾積極參軍參戰,發展生產,支援前線。1956年建立高級農業合作社,朱洪任社長。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設立高家莊生產大隊,朱洪任大隊長,下設5個生產隊。1966年7月,成立高家莊大隊革命委員會,陳竹任主任。1971年,高連江任主任。1984年底,改隊建村,建立高家莊村民委員會,高連江任主任,設委員5人,下設6個村民小組。1988年,王安文任主任。1 996年3月,潘維合任主任。2000年,村委會由3人組成,潘維合任主任,陳明川、朱安芳任委員,村文書為高長生。 1999年5月,村民兵連被日照市人民政府、日照軍分區授予“基層建設先進民兵連”稱號。
張興 1953年生,中共黨員,1970年入伍,曾任班長。1975年4月退伍,在莒縣劉家官莊公社拖拉機站工作, 1992年受聘在莒縣龍山鎮政府開車。1993年6月,被全村28名黨員一致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張興不負眾望,毅然捨棄了轉為正式國家工作人員的機遇,回村拾起了亂攤子。他上任后,整頓了支部班子,並大膽決策:在206國道兩側規劃建設塑料工業園區。他領導村兩委“一班人”,為群眾發展塑料製品加工業提供房屋和用電建設及產前、產後服務,使塑料製品加工業得到迅速發展,並成為該村的支柱產業。 1994年5月,成立“高家莊村塑料製品集團公司”,張興兼任董事長、總經理。1995年6月,成立高家莊黨總支,張興任村黨總支書記。上任以來,高家莊的總體經濟實力有了一個大的飛躍,創造了“四個第一”的奇迹,即:江北吹塑第一村,農民人均純收入位居莒縣第一,農村用電量居莒縣第一,電話總數在莒縣同類村中位居第一。1994年7月張興被中共日照市委授予“優秀農村黨支部書記”稱號。1996年4月被日照市府授予“市勞動模範”稱號。1998年出席了日照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2000年1月被日照市人民政府授予“全市十佳建功立業退伍軍人”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