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縣

薄縣

薄縣故城在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西北孫福集鄉附近,商代為景亳,三亳之一,晉朝省入蒙縣

一說薄縣故城在河南省商丘虞城縣谷熟鎮。據北宋《太平寰宇記》記載:谷熟縣,宋州東南四十里,依舊六鄉。古谷地也。殷謂之南亳,亦嘗都之,即春秋之谷丘。漢於此置薄縣,隸山陽郡;又改為谷陽縣,以谷丘之南有谷水也。後漢廢熟城,合為谷熟縣,屬梁國。魏文帝廢。後魏置谷陽郡。隋開皇十六年,復置谷熟縣,隸宋州。唐武德二年,置南谷州;四年,廢谷州,以谷熟縣還宋州。谷丘在縣南二百步。《春秋 桓公十二年》:「公會宋公、燕人,盟於谷丘。」杜預注云:「宋地也。」谷水。在縣西南二百步,源從谷丘下,南入浪蕩渠。烏城。在縣西南二十里。太康《地理志》:「梁國有烏縣。」亳城。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春秋 庄公十二年》:「宋御說奔亳。」孟子云:「湯居亳,與葛伯為鄰。」今寧陵縣界有葛城,相去八十里。

歷史沿革


西漢,薄縣屬梁國,后屬濟陰郡
東漢初,薄縣屬濟陰郡;建初中(公元80年),薄縣從濟陰郡劃歸梁國。
三國時,薄縣歸屬魏國。西晉廢薄縣入蒙縣,屬梁國。北魏時薄故城屬北梁郡;北周及隋朝,薄故城屬梁郡考城縣。
唐代屬宋州寧陵縣;宋屬河南道東京考城縣;金朝屬睢州考城縣;元朝屬汴梁路睢州考城縣;至正後,大河淹淤薄故城,河走薄城遺址北,屬曹州濟陰縣。
明洪武二年,曹州移治盤石鎮,其南二十五里即薄城遺址,屬歸德府商丘縣洪武四年降曹州為曹縣,廢濟陰、楚丘二縣,其地歸曹縣。楚丘縣南部划入商丘縣,薄城遺址隸屬商丘縣至今。
自元以來七百年間,黃河屢次漫淹薄縣故城,其城已完全淤埋地下。被塵封多年薄縣故城都何時能被世人看到?

地理位置


薄縣故城在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西北孫福集鄉附近。

史料記載


《大清一統志》◎卷一百五十四 ◎歸德府:薄縣故城在商丘縣西北孫福集鄉,本商景亳,三亳之一也,亦作薄。《尚書伊訓》朕載自亳。《史記殷本紀》注宋州北四十里大蒙城為景亳,湯所盟地,因景山為名。《水經注》汳水又東逕大蒙北,疑即蒙薄也。所謂景薄為北薄矣。椒舉雲成湯有景亳之命者也。春秋為宋邑。左傳庄公十二年宋公子御說奔亳,又僖公二十一年楚執宋公以伐宋,冬防於薄以釋之。漢屬山陽郡,後漢屬梁國。漢屬梁國而梁節王傳謂以濟陰之薄益梁國,應自山陽改屬濟陰后改梁國也。晉省入蒙縣。
清康熙四十四年《商丘縣誌》卷之一沿革:“商為閼伯始封之墟,啟有宋上公之國,秦建睢陽,漢都愛子。歷代為郡國治,而中包蒙、薄、谷熟、楚丘諸邑,明以楚丘入曹縣,唯蒙、薄、谷熟與睢陽舊境皆今商丘地,廢興離合論世者所必究,表而出之,開卷不瞭然耶。”
北宋《太平寰宇記》宋州谷熟縣:谷熟縣,宋州東南四十里,依舊六鄉。古谷地也。殷謂之南亳,亦嘗都之,即春秋之谷丘。漢於此置薄縣,隸山陽郡;又改為谷陽縣,以谷丘之南有谷水也。後漢廢熟城,合為谷熟縣,屬梁國。魏文帝廢。後魏置谷陽郡。隋開皇十六年,復置谷熟縣,隸宋州。唐武德二年,置南谷州;四年,廢谷州,以谷熟縣還宋州。谷丘在縣南二百步。《春秋 桓公十二年》:「公會宋公、燕人,盟於谷丘。」杜預注云:「宋地也。」谷水。在縣西南二百步,源從谷丘下,南入浪蕩渠。烏城。在縣西南二十里。太康《地理志》:「梁國有烏縣。」亳城。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春秋 庄公十二年》:「宋御說奔亳。」孟子云:「湯居亳,與葛伯為鄰。」今寧陵縣界有葛城,相去八十里。龍亢城。在縣西南五十里。《春秋 隱公二年》:「莒人入向。」《注》云:「譙國龍亢縣東南有向城也。」故高辛城。在縣西南四十五里。《地理志》云:「梁國谷熟縣西南有高辛城。」《帝系譜》:「帝嚳,年徠十五,佐顓頊有功,封為諸侯,邑於高辛。」即此城也。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卷二十三○ 汳水:
汳水東至梁郡蒙縣為獲水,餘波南入睢陽城中。
汳水又東逕貰城南,俗謂之薄城,非也。闞駰《十三州志》以為貫城也,在蒙縣西北。《春秋·僖公二年》,齊侯、宋公、江、黃盟於貫,杜預以為貰也,云:貰、貫字相似。貫在齊,謂貫澤也,是矣。非此也。今於此地,更無他城在蒙西北,惟是邑耳。考文准地,貰邑明矣,非亳可知。汳水又東逕蒙縣故城北,俗謂之小蒙城也。《西征記》:城在汳水南十五六里,即莊周之本邑也,為蒙之漆國吏,郭景純所謂漆園有傲吏者也。悼惠施之沒杜門於此邑矣。汳水自縣南出,今無復有水,惟睢陽城南側有小水,南流入於睢。城南二里,有《漢太傳掾橋載墓碑》。載字元賓,梁國睢陽人也。睢陽公子,熹平五年立。城東百步有石室,刊云:漢鴻臚橋仁祠,城北五里,有石虎、石柱而無碑誌,不知何時建也?汳水又東逕大蒙城北,自古不聞有二蒙,疑即蒙亳也。所謂景薄為北亳矣。椒舉云:商湯有景亳之命者也。闞駰曰:湯都也。亳本帝嚳之墟,在《禹貢》豫州河、洛之間,今河南偃師城西二十里屍鄉亭是也。皇甫謐以為考之事實,學者失之。如孟子之言湯居亳,與葛為鄰,是即亳與葛比也。湯地七十里,葛又伯耳,封域有限,而寧陵偃師八百里,不得童子饋餉而為之耕。今梁國自有二亳,南亳在谷熟,北亳在蒙,非偃師也。古文《仲虺之誥》曰:葛伯仇餉,征自葛始,即孟子之言是也。崔駰曰:湯冢在濟陰薄縣北。《皇覽》曰:薄城北郭東三里,平地有湯冢。冢四方,方各十步,高七尺,上平也。漢哀帝建平元年,大司空史卻長鄉按行水災,因行湯冢,在漢屬扶風,今征之回渠亭,有湯池征陌,是也。然不經見,難得而詳。按《秦寧公本紀》云:二年伐湯,三年與亳戰,亳王奔戎,遂滅湯。然則周桓王時自有亳王號湯,為秦所滅,乃西戎之國,葬於徵者也,非殷湯矣。劉向言殷湯無葬處為疑。杜預曰:梁國蒙縣北有薄伐城,城中有成湯冢,其西有箕子冢今城內有故冢方墳,疑即杜元凱之所謂湯冢者也。而世謂之王子喬冢。冢側有碑,題云:《仙人王子喬碑》,曰:王子喬者,蓋上世之真人,聞其仙不知興何代也。博問道家,或言潁川,或言產蒙,初建此城,則有斯邱,傳承先民,曰王氏墓。暨於永和之元年,冬十二月,當臘之夜,墓上有哭聲,其音甚哀。附居者王伯怪之,明則祭而察焉。時天鴻雪,下無人徑,有大鳥跡在祭祀處,左右咸以為神。其後有人著大冠,絳單衣,杖竹,立冢前,呼扌採薪孺子伊永昌,曰:我,王子喬也,勿得取吾墳上樹也。忽然不見。時令泰山萬熹稽故老人之言,感精瑞之應,乃造靈廟,以休厥神。於是好道之儔,自遠方集,或糹玄琴以歌太一,或譚思以歷丹田,知至德之宅兆,實真人之祖先。延熹八年秋八月,皇帝遣使者奉犧牲致禮,祠濯之敬,肅如也。國相東萊王璋,字伯義以為神聖所興,必有銘表,乃與長史邊乾遂樹之玄石,紀頌遺烈。觀其碑文,意似非遠,既在逕見,不能不書存耳。

湯所盟地


《左傳》:“昭公四年,湯有景亳之命”。
《史記·殷本紀》上說:“宋州北五十里大蒙城為景亳,湯所盟也,因景山名”。《辭海》“亳”詞條上說:“北亳……為湯受命之地。漢於此置薄縣,故城在河南商丘北。”《後漢書·郡國志》上說:“薄縣屬梁國,湯所都也。”

亳邑考略


湯都之亳在宋地,自古無疑義。晉代之前也僅有南亳和北亳兩說。東晉醫學家皇甫謐首創西亳偃亳說,近代有又出現了杜亳說、垣亳說、燕亳說、漳亳說、黃亳說、濮亳說、鄭亳說等。諸亳說紛爭,各執其詞,著實令人眼花繚亂,使人對商都亳之所在陷入一種渾渾茫然之中。事實上,亳只有一個,它既是夏代商國最後一個都城,又是商朝第一個都城。
在古文獻中,對湯居之亳的地理方位早有界定,北亳,在今河南商丘梁園區北部一帶。此地在春秋屬宋國,戰國初,宋國在睢陽之北、汳水之南置蒙邑,《水經注·汳水》篇中的景亳在小蒙故城,就是佐證。漢晉時,蒙縣屬梁國,故酈道元在《水經注》云:“今梁自有二亳,南亳在谷熟,北亳在蒙,非偃師也。”又云:“蒙為北亳,即景亳,湯所盟地。”從文獻記載看,北亳應是諸侯會盟之景亳。不少先秦文獻佐證了這一精闢論斷。
《史記》曰:“湯始居亳,從先王居,作《帝誥》”。中國著名商史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羅琨先生長期研究殷墟卜辭,曾多次著作論證湯始居之亳。她在《湯始居之亳再探討》一文中重審:“通過對殷墟卜辭和早期文獻中作為地名的亳字的梳理,可見前人在追溯、引述商代歷史時常提及亳,亳已成為商都乃至‘商家之號’的代稱,這是導致對‘湯始居之亳’考訂眾說紛紜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追尋歷史沿用的地名亳,可知商周至秦,亳作為通行的地名,應只有一個,即在商丘的亳。
戰國孟子曰:“湯始居亳,與葛為鄰。”孟子把亳定在葛附近。考古葛國在河南省商丘市寧陵縣西北十四里葛伯屯村,亳在其附近。葛為夏桀之黨國,所以湯伐夏自葛開始。
《史記》曰:“夫鴻溝以東,芒、碭以北,屬鉅野,此梁、宋也,陶、睢陽亦一都會也。昔堯作(游)[於]成陽,舜漁雷澤,湯止於亳,其俗猶有先王遺風,重厚多君子。”毋庸置疑,太史公筆下的亳,在梁、宋區域之中,即北亳。北亳是商湯諸侯會盟之景亳,但不是商湯的都城。
西漢學者揚雄在《兗州牧箴》中說:“成湯五遷,卒歸於亳”。西漢尚無南、北亳之說,而商丘一帶在夏商周時代也曾屬於兗州。顏師古注《漢書》臣瓚曰:「湯居亳,今濟陰縣是也。今亳有湯冢,己氏有伊尹冢,皆相近也。」師古曰:「瓚說非也。又如皇甫謐所云湯都在谷熟,事並不經。劉向雲『湯無葬處』,安得湯冢乎!」
商丘之亳為湯都最為有力的證據是亳為宗邑,即商宗廟所在地。《左傳》哀公十四年,宋國權臣桓魋向宋公提出以鞍易薄,公曰:“‘不可,薄,宗邑也’。乃請益鞍七邑,而請享公也。”宋國君寧願拿出七座城邑送桓魋,也不同意把一個薄城送出去,反映出薄是宋人宗廟所在地。薄通亳,古今認同。《左傳·庄公二十八年》曰:“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宋乃商后,薄為商宗廟所在已明。《竹書紀年》、《史記》倶載:自湯至太戊九王皆居亳,其陵廟必在亳,故稱宗邑。桓魋欲易之薄,有宋商祖宗陵廟所在,故不能送人。宋國境內的宗邑之亳就是商湯及之後九王的都城亳已明。
《爾雅·訓詁上》曰:“景,大也。”魯西南無山,所謂山者,大土丘是也。如舜耕之歷山,西周前稱歷丘,到戰國諸子書中已稱歷山,可見景山即景丘。上古先民為避洪水,多居高丘之上。查景山遺址,今名土山集,從南至北五百米之內有三處古遺址,內含龍山、岳石及商文化,反映出先民避水居丘的真實性。《詩經·商頌·殷武》曰:商湯“陟彼景山”。宋代人引用《詩經》注曰:“陵彼景山”,並非出自《詩經》原文。最早記載有關商湯葬地的文獻是西漢學者劉向《別錄》曰:“殷湯無葬處”。可見,現存的曹縣商湯墓、扶風商湯墓、亳州湯王陵、偃師商湯墓全是後來偽造的。
亳在商丘,研究商史的學者皆知。然而,古代文獻說到商都亳的地理方位,總讓人模糊不清,不知所在。這主要是因為“亳”在歷史的行政區劃沿革中,不斷變換歸屬所致。
周武王滅商,封商湯後裔微子於商,曰宋國,亳為宋國宗邑。公元前365年,魏伐宋,亳屬魏國;前357年宋攻魏,亳又屬宋。前352年,魏復取亳。公元前225年,秦滅魏,屬秦碭郡。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漢,置梁國,亳屬梁國;公元前169年,漢文帝封劉武為梁孝王,亳屬梁國。《城冢記》云:「濟陰界梁國有二亳,南亳,谷熟城;北亳,在蒙城西北,屬睢陽郡。」今驗墳西十里有亳城,在東京考城縣界。晉伏滔《北征記》云:「望亳蒙間,成湯伊尹。」箕子之冢,今為丘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