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在慶
吳在慶
吳在慶,福建省廈門市人,生於1946年7月,197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1982年於廈門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現為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指導教授。出版《杜牧論稿》、《唐五代文史叢考》、《唐五代文學編年史·晚唐卷》、《唐代文士與唐詩考論》等著作十餘種、《九國志》等古籍整理研究數種。發表學術論文二百多篇。從事古代文學研究、歷史文獻與古籍整理研究。
吳在慶
《唐代文人的生活心態與文學》,國家教育部9·5社科課題。
《樊川文集箋證》,國家教育部高校古委會項目,2002-2004年。
《唐五代文學編年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
《唐五代文學編年史·晚唐卷》,福建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0年12月。
《唐才子傳校箋》,首屆全國古籍整理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1、《唐才子傳校箋》第四冊第九卷20萬字,中華書局1990年9月
2、《唐詩大辭典》中15萬字,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11月
3、《杜牧論稿》25萬字,廈門大學出版社1991年3月
4、《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唐五代卷》中25萬字,中華書局1992年10月
5、《新編宋詩三百首》47萬3千字,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9月
6、《唐五代文史叢考》31萬千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
7、《杜牧全傳》30萬5千字,長春出版社1995年2月
8、《唐五代文學編年史·晚唐卷》70萬字,遼海出版社1998年12月(實出版於1999年4月),傅璇琮主編、合作
9、《增訂註釋全唐詩·杜牧集》20萬字,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5月
10、《杜牧詩文選評》16萬1千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0月
11、《唐代文學百科辭典》中4萬字,卞孝萱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3年12月
12、點校《南漢書》《南漢書考異》《南漢紀》《南漢地理志》《九國志》《南漢叢錄》,約60萬字,杭州出版社2004年5月。
13、《唐代文士與唐詩考論》,35萬字,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
14、《唐代文士與唐詩考論》,28萬字,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
15、《唐代文士的生活心態與文學》,36萬字,黃山出版社會2006年9月。
16、《增補唐五代文史叢考》,50萬字,黃山出版社會2006年12月。
論 文(文章)
1982年
1、《杜牧卒年及杜秋娘詩系年考辨——兼與王達津教授商榷》(《廈門大學學報》1982年增刊《文學專號》)
1983年
2、《杜牧卒年再考》(《人文雜誌》1983年第5期)
3、《中晚唐文學研究綜述》(《唐代文學研究年鑒》1983年號)
1984年
4、《令狐楚表薦張祜時間考》(《四川大學學報》1984年第2期)
5、《讀<樊川文集>雜記》(《固原師專學報》1984年第3期)
6、《<唐才子傳?羅隱傳>箋證》(《雲南教育學院學報》1984年第1期)
7、《中晚唐文學研究綜述》(《唐代文學研究年鑒》1984年號)
1985年
8、《杜牧疑偽詩考辨》(《中華文史論叢》1985年第1期)
9、《杜牧詩歌風格及其成因管窺》(《固原師專學報》1985年第1期)
10、《“十年一覺揚州夢”,應作“三年一覺揚州夢”》(《文學遺產》1985年第2期)
11、《杜牧詩歌表現手法初探》(《寧夏社會科學通訊》1985年第2期)
12、《張祜卒年考辨》(《人文雜誌》1985年第2期)
13、《關於張祜生平、詩歌系年、辨偽的幾個問題》(《文學遺產》1985年第4期)
14、《杜牧雜考三則》(《南平師專學報》1985年總第5期)
15、《中晚唐文學研究綜述》(《唐代文學研究年鑒》1985年號)
1986年
16、《張祜生年辨證》(《廈門大學學報》1986年第1期)
17、《試論王維消極退隱思想的形成及其原因》(《固原師專學報》1986年第1期)
18、《讀張祜山水寺廟題詠詩雜記》(《寧夏教育學院學報》1986年第3期)
19、《1982年至1984年中晚唐詩歌研究綜述》(《固原師專學報》1986年第3期)
20、《卞著<劉禹錫年譜>辨補》(《唐代文學論叢》總第八期1986年)
21、《一九八五年中晚唐文學研究綜述》(《唐代文學研究年鑒》1986年號)
1987年
22、《試論杜牧的黨派分野》(《人文雜誌》1987年第2期)
23、《論張祜的詩歌》(《寧夏教育學院學報》1987年第2期)
24、《一九八六年唐代文學研究綜述》(《固原師專學報》1987年第2期)
25、《張祜生卒年研究綜述》(《唐代文學研究年鑒》1987年號)
1988年
26、《試論杜牧與元白的公案》(《廈門大學學報》1988年第1期)
27、《<唐才子傳?許棠傳>箋證》(《固原師專學報》1988年第1期)
28、《杜牧古詩的風格及其成因淺探》(《寧夏教育學院學報》1988年第2期)
29、《<唐才子傳?齊己傳>箋證》(《雲南教育學院學報》1988年第2期)
30、《杜牧生平事迹考辨》(《學林漫錄》第12輯,1988年版)
31、《論杜牧與韓柳古文運動》(《固原師專學報》1988年第4期)
32—34、《漢詩賞析集》中《雞鳴》、《東城高且長》、《明月何皎皎》三篇,巴蜀書社1988年
1989年
35、《白居易為何薦徐凝而抑張祜》(《文史知識》1989年第4期)
36、《<唐才子傳?杜荀鶴傳>箋證》(《雲南教育學院學報》1989年第1期)
37、《晚唐五代若干詩人名字考辨》(《廈門大學學報》1989年第4期)
38、《晚唐五代十國若干詩人生卒年考》(《寧波大學學報》1989年第二卷二期)
1990年
39、《試論杜牧的政治思想》(《寧夏教育學院學報》1990年第1期)
40、《嚴謹精審,頗多創見》(《古典文學知識》1990年第5期)
41、《晚唐若干詩人生平事迹及其作品考辨》(《唐代文學研究》第2期1990年10月)
42、《崔澹為崔鉉幕從事之時間》(《文史》第33輯,1990年10月)
43、《<唐詩紀事>記狄歸昌官侍郎時間之誤》(《文史》第33輯,1990年10月)
44-48、《文學人物鑒賞辭典》中曹操、崔鶯鶯、張生、紅娘、崔母5篇(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年9月)
1991年
49、《晚唐五代詩人生平仕歷雜考》(《寧夏教育學院學報》1991年第1期)
50、《杜牧詩文辨偽、系年研究評述》(《唐代文學研究年鑒》1990年輯,1991年9月)
1992年
51、《馮涓及第及隱居商山之時間》(《文史》第33輯,1992年6月)
52、《閩山閩水留清韻——入閩詩人周朴詩歌淺析》(《福建日報》1992年3月5日)
53、《晚唐若干詩人生平仕歷考》(《寧夏教育學院學報》1992年第2期)
54、《近年來關於<鴛鴦傳>的討論綜述》(《雲南教育學院學報》1992年第2期)
55、《用意深廣 深情內含——說劉禹錫<與歌者何戡>詩》(《古典文學知識》1992年第2期)
56、《王維與盛唐氣象及風韻》(《王維研究》第1輯,1992年9月)
57-62、《唐詩精華》中六篇,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1992年1月第2次印刷
63、《評<隋唐五代文論選>》(《唐代文學研究年鑒》1992年8月)
64、《白居易研究述評》(《唐代文學研究年鑒》1992年8月)
65、《查文徽任御史而非監察御史辨》(《文史》第34輯,1992年5月)
66、《唐人詩辨補及作者瑣考》(《蘇州大學學報》1992年第3期)
67、《晚唐五代詩人生平仕歷叢考》(《陰山學刊》1992年第3期)
68、《<唐才子傳?韓偓傳>箋證》(《雲南教育學院學報》1992年第2期)
69、《咸通十哲三論》(《中州學刊》1992年第2期)
70、《讀新舊<唐書>札記》(《寧夏教育學院學報》1992年第4期)
71-74、《與宋元思書》、《右溪記》、《游黃溪記》、《入蜀記》鑒賞(《中國遊記鑒賞辭典》,陝西旅遊出版社1992年8月)
1993年
75、《晚唐詩人名及作年叢考》(《固原師專學報》1993年第1期)
76、《試論張祜的傲誕狂盪》(《廈門大學學報》1993年第1期)
77、《唐代文學國際學術討論會記要》(《廈門大學學報》1993年第1期)
78、《晚唐若干詩人生平仕歷考》(《寧波大學學報》1993年第1期)
79、《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成立1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綜述》(《社會科學動態》1993年第2期)
80、《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暨第六屆年會述要》(《文學遺產》1993年第2期)
81、《俊爽明麗勝似春——略談杜牧筆下的秋天》(《中國典籍與文化》1993年第2期)
82、《唐代若干作家籍貫考》(《鐵道師院學報》1993年第3期)
83、《閩人首登第者薛令之》(《台灣東海大學?國語日報》1993年4月17日)
84、《淺談漱玉詞中的自我形象》(《東嶽論叢》1993年第3期)
85、《韓愈怪奇險奧詩成因探賾》(《雲南教育學院學報》1993年第3期)
86、《元稹若干問題研究概述》(《北方論叢》1993年第3期)
87、《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在廈門舉行》(《中國文化》1993年第8期)
88、《略談咸通十哲詩中的唐末社會》(《貴州文史叢刊》1993年第4期)
89、《李群玉生平二三事考實》(《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一輯,1993年9月)
90、《咸通十哲與唐末氣象》(《固原師專學報》1993年第4期)
91、《陳子昂<感遇詩>成因初探》(《陳子昂研究集》二,香港:中國與世界出版公司1993年3月)
92、《近年來關於<鶯鶯傳>的討論綜述》(《唐代文學研究年鑒》1992年輯,1993年11月出版)
93、《近10年元稹研究述評》(《唐代文學研究年鑒》1992年輯,1993年11月出版)
1994年
94、《關於羅隱生平行蹤的幾個問題》(《文學遺產》1994年第1期)
95、《晚唐詩人張祜詩簡論》(《雲南教育學院學報》1994年第1期)
96、《初唐作家生平仕歷瑣考》(《甘肅社會科學》1994年第1期)
97、《唐代泉州詩人陳諳》(台灣東海大學《國語日報?書與人》1994年3月26日)
98、《唐代詩文作家瑣考》(《集美師專學報》1994年第1期)
99、《詩歌藝術技巧三題》(《中國典籍與文化》1994年第1期)
100、《張繼未寫過<楓橋再泊>詩》(《廈門日報》1994年7月15日)
101、《情由景現,既是傷春更自傷——馮延巳採桑子詞賞析》(《文史知識》1994年第8期)
102、《羅隱生平及若干詩文人名作年考索》(《唐代文學研究》第5輯,1994年10月)
103、《潤物細無聲——繆鉞師對我的教誨與獎掖》(《冰繭彩絲集》成都出版社,1994年9月)
104、《唐五代若干作家生平瑣考》(《固原師專學報》1994年第4期)
105、《晚唐苦吟詩人——周朴》(台灣東海大學《國語日報?書與人》)
106、《試論杜牧的影響等有關問題》(《中國首屆唐宋詩詞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94年8月,江蘇教育出版社)
1995年
107、《隱居鏡湖的晚唐詩人方干》(《文史知識》1995年第1期)
108、《樊南四六芻議》(《中州學刊》1995年第1期)
109、《咸通十哲的科舉生活與心態》(《廣西師範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
110、《陳子昂<感遇詩>成因漫議》(《雲南教育學院學報》1995年第4期)
111、《李洞生平系詩》(《鐵道師院學報》1995年第4期)
112、《淺談張祜的山水寺廟題詠詩》(《甘肅社會科學》1995年第5期)
113、《因難見巧與善用“自”字——詩歌藝術技巧二則》(《古典文學知識》1995年第6期)
114、《彩筆繪雷雨,神鬼含變態——劉禹錫五言古詩<清晨登天壇>賞析》(《文史知識》1995年第11期)
1996年
115、《方乾的隱居生活與詩歌》(《寧波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
116-120、沈括《潤州甘露寺》、《漢東樓》、《江南曲》,道全《秋曉》,蕭介夫《將進酒歌》賞析(《宋詩精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1月)
121、《李洞生平系詩》(《集美師專學報》1996年第2期)
122、《淺談方乾的詩歌》(《寧德師專學報》1996年第3期)
123、《試論王維的風度》(《王維研究》第2輯,三秦出版社)
《試論王維的風度》(《固原師專學報》1996年第5期)
124、《唐五代作家生卒年考》(《遼寧大學學報》1996年第5期)
125、《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暨第六屆年會述要》(《唐代文學研究年鑒》93、94年合輯,1996年7月出版)
126、《咸通十哲三論》(述要)(《唐代文學研究年鑒》93、94年合輯,1996年7月出版)
127、《<杜牧研究叢稿>評價》(《唐代文學研究年鑒》93、94年合輯,1996年7月出版)
128、《中晚唐的苦吟之風及其成因初探》(《中州學刊》1996年第6期)
129、《“月鍛季煉”與晚唐詩的奇僻》(《古典文學知識》1996年第6期)
130、《<閩書>——一部很有特色的鄉邦文獻》(《古籍整理出版情況剪報》1996年第6期)
131、《韓愈怪奇險奧詩成因探賾》(《韓愈研究》1996年10月)
132、《唐文宗大和七年文學編年》(《藝文述林?古代文學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年11月)
133-140、《唐詩藝術技巧分類辭典》中的《妙筆寫貧》、《語自奇僻》、《因難見巧》、《多用自字》、《迭用地名》、《事中用事》、《當句對》、《律詩通首無對》(《唐詩藝術技巧分類辭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11月)
1997年
141、《李洞為裴贄所屈考論》(《廈門大學學報》1997年第1期)
142、《駢文與詩、賦相互影響的兩點思考》(《寧德師專學報》1997年第1期)
143、《略談唐四詩人詩中的民俗風情》(《南平師專學報》1997年第1期)
144、《古代文學教學的文史結合方法芻議》(《鐵道師院學報》1997年第3期)
145、《略談劉禹錫筆下的土風民俗》(《東北師大學報》1997年第3期)
146、《有堅實研究基礎的學術新著——<杜牧詩美探索>》(《書海》1997年第4期)
147、《關於方干生平的幾個問題》(《文學遺產》1997年第4期)
148、《<唐詩論學叢稿>述評》(《唐代文學研究年鑒》95、96年合輯,1997年12月出版)
149、《杜牧研究綜述》(《唐代文學研究年鑒》95、96年合輯,1997年12月出版)
1998年
150、《論韓愈的憂讒畏禍心理及對其創作的影響》(《廈門大學學報》1998年第1期)
151、《李洞瓣香賈島三論》(《中國韻文學刊》1998年第1期)
152、《略談福建古代的風俗民情》(《黎明大學學報》1998年第1期)
153、《唐五代登科者考補》(《鐵道師院學報》1998年第2期)
154、《“一字師”與唐人對名句的推賞》(《中國典籍與文化》1998年第2期)
155、《韋莊生年及“嘗居虢州十年”獻疑》(《文學遺產》1998年第3期)
156、《關於高校素質教育的幾點思考》(《周口師專學報》1998年第3期)
157、《淺談古典文學教學的兩個問題》(《廈門大學教學研究論文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158、《李洞——晚唐一位念賈島佛的詩人》(《古典文學知識》1998年第6期)
169、《李洞詩歌與生平考辨》(《華東師大學報》1998年第6期)
1999年
160、《方干生平系詩》(《集美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
161、《<六一詩話>芻議》(《中國典籍與文化》1999年第1期)
162、《唐四詩人詩中的風俗民情》(《福州師專學報》1999年第1期)
163、《方干之生平與詩歌系年》(《固原師專學報》1999年第2期)
164、《試論方乾的隱居及其心態》(《廈門大學學報》1999年第2期)
165、《科舉制度對唐代文學的影響》(《廈門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
166、《讀杜牧詩瑣談》(《古典文學知識》1999年第5期)
167、《霜花腴?重陽前一日泛西湖詞賞析》(《吳文英詞欣賞》,巴蜀書社1999年8月出版)
168、《晚唐文學研究的現狀與思考》(《唐代文學研究年鑒》1999年輯)
169、《杜牧研究綜述》(合作)(《唐代文學研究年鑒》1999年輯)
2000年
170、《唐五代閩中四詩人論略》(《福州師專學報》2000年第1期)
171、《新時期中國唐代文學研究的回顧》(《廈門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
172、《杜甫在中晚唐影響的若干思考》(《福州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
《杜甫在中晚唐影響的若干思考》(《杜甫研究論文集》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出版,2000年1月)
173、《精神志向理想與詩歌風貌——讀王維詩斷想》(《固原師專學報》2000年第5期)
174、《韓偓詠梅詩解讀》(《古典文學知識》2000年第6期)
175、《哲人雖萎 遺澤永存——憶程千帆先生對我的教誨與激勵》(《文史知識》2000年第10期)
2001年
176、《朝鮮刻本<樊川文集夾注>的文獻價值——從一條稀見的楊貴妃資料談起》(《中國典籍與文化》2001年第1期)
177、《論唐末文人的愁苦心態——從咸通十哲看唐末文人的處境與風貌》(《廈門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
178、《哲人雖萎 遺澤永存——憶程千帆先生對我的教誨與激勵》(《程千帆先生紀念文集》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
179、《試談高校素質教育的三個問題》(《廈門大學學報》增刊,2001年6月)
180、《晚唐五代詩歌及其研究述略》(《周口師專學報》,2001年第3期)
181《貶謫對唐代文士創作手法的影響》(與李菁合作,《古典文學知識》,2001年第6期)
2002年
182、《吳融詩論箋評》(《固原師專學報》2002年第1期)
183、《武夷山題詠》(《廈門日報?海燕》2002年2月2日)
184、《<杜牧江南春絕句>解讀》(《廈門日報?海燕》2002年3月9日)
185、《略談貶謫對唐代文士創作的影響》(《廈門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186、《讀<韓偓傳>斷想》(《群言》2002年第3期)
187、《<清明>詩及其改作評議》(《廈門日報》,2002年4月6日)
188、《晚唐文學綜述》(《唐代文學研究年鑒》2001年輯2002年4月出版)
189、《杜牧研究綜述》(《唐代文學研究年鑒》2001年輯2002年4月出版)
190、《關於中國思想史影響中國文學史關係的思考》(與李菁合作,《社會科學》2002年第5期)
191、《說<春夜喜雨>》(《廈門日報?海燕》2002年7月13日 《福建日報》2002年7月13日)
192、《略談唐代的苦吟詩風》(《文學遺產》,2002年第4期)
193、《淺析柳永思想中的矛盾情結》(《柳永新論》,海峽文藝出版社2002年7月,與李菁合作)
194、《對產學合作的幾點思考—有感於廈門華天涉外學院所開展的產學合作教育》(《當代教育》,2002年第12期)
195、《<唐摭言>、<唐才子傳>所記李洞事迹考》(《周口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4月)
196、《曲阜行四絕》(《廈門日報?海燕》2002年9月7日)
197、《談<九日齊山登高>》(《廈門日報?海燕》2002年10月12日)
198、《謝靈運山水詩芻議》(《固原師專學報》2002年第5期)
2003年
199、《解讀幾首韓偓詩的史料依據—兼談韓偓詩與<資治通鑒>、<兩唐書>的關係》(《古典文學知識》2003年第1期)
200、《羅隱<嘲鍾陵妓雲英>詩非作於咸通十二年辨》(《福州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
201、《試論唐代三個時期對風雅傳統的倡言呼喚》(《東方叢刊》2003年第1期)
202、《韓偓貶官前後的心態及對其詩歌創作的影響》(《寧夏社會科學》2003年第1期)
203、《杜甫詠雨詩芻議》(《閩江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
204、《漫議歐陽詹的情感》(《固原師專學報》2003年第4期)
205、《外若蕭閑疏放,內實激昂憤慨-簡談辛棄疾罷官閑居時的一種心態與詞風》(《周口師院學報》2003年第4期,合作)
206、《論唐代文士的集會宴遊對創作的影響》(《廈門大學學報》2003年第5期)
207、《“今日不關妃妾事,始知辜負馬嵬人”-談馬嵬之變中的楊貴妃與後人的題詠》(《東南大學學報》2003年第6期)
208、《20世紀後期中國大陸唐代文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全國高校中國古代文學科研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2003年12月)
209、《20世紀90年代以來鄭虔研究述略》(《唐代文學研究年鑒》2002年輯,2003年11月出版)
210、《晚唐文學研究綜述》(《唐代文學研究年鑒》2002年輯,2003年11月出版)
211、《方干傳》,《浙籍文化名人評傳》,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年。
212、《周朴傳》,《浙籍文化名人評傳》,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年。
2004年
213、《杜甫與嚴武關係考辨》(《文史哲》2004年第1期,與傅璇琮合作)
214、《略論唐代隱逸詩歌的特色》(《漳州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
215、《語語從真性情流出-說杜甫<羌村三首>》(《古典文學知識》2004年第2期,與李菁合作)
216、《杜甫晚年詩數首編年考辨》(《福州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217、《科舉試賦及其對唐賦創作影響的幾個問題》(《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又見《辭賦研究論文集》,中國文史出版社2003年11月。
218、《唐代文士隱逸生活述略》(《寧夏社會科學》2004年第3期)
219、《談唐代隱士的隱逸動機與歸隱之路》,周口師院學報2004年第4期。
220、《王維、白居易詩風心理甄辨》,與朱曉蓉合作,《固原師專學報》2004年第4期。
221、《辛棄疾生平三個時期及其詞簡論》,《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6期。
222、《杜牧研究綜述》,《唐代文學研究年鑒》2004/3
223、《李清照作品相關問題的辨析》,與吳珊珊合作,《閩江學院學報》 2004年第6期。
224、《略談隱逸對創作的促進及題材的影響》,《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
225、《<唐摭言><唐才子傳>所記李洞事迹考》,《唐代文學研究》2004/11/第十輯。
2005年
226、《<莫相疑行>、<赤霄行>詩之作年和杜甫與同僚不合說獻疑》,《中華文史論叢》總第80期,2005年8月。
227、《論韓愈兩次被貶中的“變”與“不變”》,《固原師專學報》2005年第1期。與高瑋聯名。228、《出土文獻與唐代文學史新視野評議》,《文學遺產》2005年第1期,吳在慶。
229、《皮日修及第前後思想和創作特色及原因》,《廈大學報》2005年第5期,亢巧霞、吳在慶。
230、《唐代文士貶謫途中的生活與心態述論》,《東南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吳在慶、李菁
231、《韓愈在潮州的思想與心態述論-以<潮州刺史謝上表>為中心》,《周口師院學報》2005年第3期;又刊於《韓愈與中原文化》一書
232、《<出土文獻與唐代文學史新視野>評議》,《文學遺產》2005年第1期
233、《韓偓若干詩歌解讀系年辨釋》,《中國韻文學刊》2005年第2期
234、《晚唐文學綜述》,《唐代文學研究年鑒》2004年輯,與廖新彬合作
235、《杜甫、嚴武“睚眥”詩證及相關問題辨析》,《中國文化研究》2005年第3期
236、《2004年晚唐文學研究綜述》,《固原師專學報》2005年第5期,與張校琴合作。
2006年
237、《韓愈貶陽山原因辯析》,《中州學刊》2006第6期
238、《略論唐代科場弊病》,《廈大學報》2006第4期
239、《唐宋竟渡非僅在五月》,《文史知識》2006年第5期
240、《晚唐文學綜述》,《唐代文學研究年鑒》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