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弁服
皮弁服
皮弁服
玉圭:長如冕服之圭,有脊並雙植文,剡其上,黃綺約其下,及有韜,金龍文。
絳紗袍(全素無紋樣):本色領、褾(袖口)、襈(衣襟側邊)、裾(衣襟底邊)。
紅裳:如冕服內裳制,但不織章數。
中單:以素紗為之,如深衣制,紅領褾襈裾,領織黻文十三。
蔽膝(無紋樣):隨裳色,本色緣,有紃。
玉佩、大帶、大綬、襪、舄、俱如冕服內製。(大明衣冠圖)
皮弁的形制是如兩手相合狀,使用白鹿皮為之,皮上有淺毛,所以白色中帶些淺黃色,製法是:用鹿皮分片,尖狹端在上,廣的一端在下面縫合之,天子用五采玉十二飾其縫中;諸侯以下各按其命數而用玉飾之,如侯伯飾七璂 子男飾五,皆用三采玉。下自孤則飾四,卿三,大夫二,皆用二采玉;士則無飾.
戴皮弁時則服細白布衣,下著素裳,裳有襞(讀bi,四聲)積(打襇)在腰中.,其前面也系著素韠(bi,讀四聲).素者,指用白繒和無飾而言。其他一般執事則上用緇麻衣而下著素裳。晉制亦是黑衣而素裳。這種皮弁服一直沿用到明朝,不過在隋唐以來有時用烏色皮弁,其後都是改用烏皮了,即用烏紗為之.
《周禮·春官·司服》記載:“阺朝,則皮弁服。”注“皮弁之服,十五升白布衣,積素以為裳。”《史記·禮書》:“皮弁布裳。”
《正義》記載:“以鹿子皮為弁也。”凡朔望視朝、降詔、降香進表、四夷朝貢朝覲,則服皮弁服。嘉靖間令祭太歲山川等神皆服。
《漢志》記載:皮弁長七寸,高四寸,制如覆杯(即如兩手相合狀)
《五經通義》記載:皮弁作高五寸。
《周禮。春官》記載:視朝則用皮弁服。古天子如受諸侯朝覲於廟或者受享於廟時。則服袞冕,一般則戴皮弁以朝。天子郊天、巡牲、在朝賓射禮等也服皮弁。除天子外,又為諸侯在王朝之服,又可作諸侯視朔之服,以及田獵等也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