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前身始於 1943 年創建的北平農業試驗站, 1984 年由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分建而成,是以棉花品種資源、棉花遺傳育種、棉花栽培技術為主要研究領域的省級作物科學研究中心,是河北省唯一的省級專業棉花研究機構。
主樓
2002 年 9 月國家棉花改良中心河北分中心在我所掛牌,並於 2006 年 順利通過國家農業部驗收。分中心新建實驗樓 2291 平方米,實驗樓內儀器設備已全部到位投入使用。 “棉花分中心”這一科技創新平台的搭建,極大地促進我所科研水平和社會影響力的提高。
本所總共有建築面積 26616 平 方米,試驗地面積 300 畝,主要科學儀器設備 114 台(套),現有 在職職工 55 人,其中科技人員 42 人,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 35 人,研究員 10 人,博士 4 人,碩士 11 人。享受國家政府津貼專家 1 人,省管優秀專家 1 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3 人,新世紀“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層次 專家 2 人。
建所以來,共取得科研成果 53 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22 項;專利 7 項;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論文 365 篇;創新出不同類型的種質資源 679 份。先後培育出 50 個棉花新品種,在河北市場佔有率達 50% 以上,創社會經濟效益近百億元。
為更好開發轉化自研成果,該所組建了具有現代企業管理體制的科技型企業——河北冀棉經作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 500 萬元。公司以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的自研成果(棉花新品種)為依託,兼營糧食作物良種及其它特種經濟作物良種,註冊使用“冀棉”和“冀經”等商標。公司以市場為中心,以質量求生存,立足河北,輻射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北部和新疆南疆棉區,建立了覆蓋河北省及適宜推廣的外省市的銷售網路。
在力倡科技創新的今天,一個更加開放、更具活力、更富合作精神的棉花所正在發展的道路上健步奮進。
張香雲 所長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二級學科帶頭人。現任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所長、書記、全國棉花學會常務理事、河北省棉花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河北省棉花協會副理事長,河北省“雙十雙百雙千”人才工程跨世紀學科帶頭人,先後被授予“河北省十大傑出青年” 、 “河北省勞動模範” 、 “河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 “河北省管優秀專家” 、 “河北省優秀共產黨員”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政府特殊津貼”等榮譽稱號。
1985 年以來一直主持著國家重點科技攻關、省重大攻關課題,主持完成了發明專利、科研、推廣成果 18 項。主持育成我國第一個在生產上可利用兩代的棉花雜交種冀棉 18 ,並主持研究出一套簡便、易學的雜交制種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冀棉 18 的推廣列為國家、省重點推廣種,在各地種植表現了高產、高效、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畝產皮棉創河北省棉花單產歷史最高記錄,累計推廣面積 2000 萬畝,開創了雜交棉在我省種植的先河。繼冀棉 18 之後,為適應市場需求,又先後培育出抗蟲棉冀 228 、冀雜 1 號、冀雜 2 號、冀優雜 69 、冀 2000 、冀棉 958 、冀棉 669 等 15 個棉花品種,為河北省棉花生產及品種更新換代做出重要貢獻。
1998 年出任所長以來,與領導班子成員一起,在科研、開發、管理方面進行了全面改革。科研上,突出特色,強化優勢,內結外聯,使河北棉花所的資源創新和育種工作快速躋身國家先進行列,創新出不同類型資源 659 份,儲備了一批寶貴的資源材料和苗頭品系,培育出新品種 26 個,約佔建所以來品種總數的 60% ,為研究所科研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開發方面:任河北冀棉經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公司注重產品質量,誠實守信,優化服務質量,本著先做實,后做強,再做大的發展原則,冀棉公司成立 5 年來,獲得國家、省各種榮譽 16 項,僅 2006 年就獲國家“全國種子十佳優質放心品牌” 、 “全國消費者信得過產品” 、 “全國質量信譽保障企業”等 6 項榮譽,公司不僅得到了社會的認可,而且還連年實現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管理上,建章立制,規範管理,大膽創新,從嚴要求。使棉花所的管理工作走向正規化、規範化,科研、開發、管理工作連年出現可喜局面,連續多年被上級評為實績突出單位。
劉國健 副所長
現任棉花所副所長兼河北冀棉經作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1957 年生, 1982 年畢業於河北農業大學農學系,在科研工作中,曾獲國家科委、農業部和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主要參加人)各一次,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人)一次。分管科技開發工作期間,在所長領導下,對加強自研成果轉化、促進科技成果商品化和規模化、提高產品質量、打造棉種精品及公司制度化建設上做了大量工作,使棉花研究所的科研成果迅速轉化,棉花品種作為商品種子,在河北省佔領了較大市場份額。
蔣秋生黨總支副書記兼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