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遠門
威遠門
現在的威遠門保存的還是比較完整,城門還有旁邊的牆上都用的青磚,大部分是新的,也有一部分是舊磚,上面坑坑窪窪。城牆腳還能看出磨得發亮的條石,上面有各色花紋。門洞東面還有硃紅色的大門,上麵包著鐵釘,西面用鐵柵欄圍著,面對著一個狹小的廣場。為了使周圍建築和威遠門能夠和諧,旁邊新修建的戲樓和旁邊的一個銀行都是模仿古建築的樣式,惟一的不同是能看出新來。緊挨著威遠門就是吸引孩子們的氣球城堡,加上碰碰車什麼的,有五六家,擠在不大的廣場上叫人沒有辦法立足。
目錄
記載探尋
威遠門
說到威遠門,我們不得不先說一下鹿泉城的由來。據史料記載,鹿泉縣開始設置於隋代開皇六年,因為設縣必有治所,也就是有辦公的地方,可以推斷這時候應該開始修建城池。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人們拆城牆的時候,曾經從裡面發掘出一面銅鏡,呈八瓣菱花形,直徑12厘米,背面有“朵雲”連續圖案,中間為平頂弦鈕,樣式和其他已經出土的隋代銅鏡幾乎一模一樣,而且古代有修建城池時往裡面埋東西、作為建築的鎮寶之物的風俗,這也印證了隋朝置縣的時候就開始修建鹿泉城的說法。
也有的專家認為早在漢代就有鹿泉城了。因為近幾年獲鹿鎮有很多建築破土動工的時候,出土了上自戰國、下到漢朝的陶器和漆器殘片,從這些出土文物在全城的分佈範圍來看,鹿泉城在秦漢時期就已經初具規模了,可是史書上卻沒有記載當時的鹿泉是什麼建置。在《中國地理地名詞典》中記載:“綿蔓水經蒲吾,過桑中北部,過綿蔓……”這句話的意思是桑中縣的位置在蒲吾東面、綿蔓西面。《水經註疏》中說,蒲吾縣是今天的平山(亂流東北,逕常山蒲吾縣西,而桃水出焉),蒲吾是它的古稱;綿蔓在漢朝的時候屬於真定國,也就是今天的正定。在正定和平山之間沒有具有縣城規模的遺址,除了鹿泉城。另外,漢代的侯國規模相當於現在的縣,所以桑中縣縣城可能就是後來的鹿泉城所在地,因為隋朝是一個短命的朝代,那時候不可能憑空修建一所城池,應該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建。
和以前所有的城池一樣,鹿泉城最初的時候是一座土城,用夯土壘好。因為土沒有黏性,不結實,沒有辦法壘很高,所以古代修建土城的時候多用米湯澆灌,把米湯當作土坯的粘合劑。獲鹿縣誌記載:“舊有土城”,可以印證鹿泉城最初是一座土城的說法,可惜的是土城如今幾乎不存,我們已經無緣得見它的真面目了,只能從浩如瀚海的歷史記載中去尋覓它的影蹤。
屢經修繕
又過了幾十年,到了明朝正德皇帝的時候,知縣劉鐵重修。十六年,當時的知縣柴士元修建東、西、南三座城門,也就是用磚石新修城門。當時的東門叫做迎恩門,南門叫做和薰門,西門叫做威遠門,這些名稱一直沒有改,沿用到了今天。在當初修建城門的時候,還修建了城樓,城門上各有門樓三間。
嘉靖二十年,知縣劉坤用石包城北面。嘉靖三十一年,兵憲朱公增修敵台五座。三十四年,知縣趙惟勤又用石料把東西瓮城包裹起來(瓮城,又稱月城、曲池,是古代城池中依附於城門、與城牆連為一體的附屬建築,多呈半圓形,少數呈方形或矩形。當敵人攻入瓮城時,如將主城門和瓮城門關閉,守軍即可“瓮中捉鱉”。鹿泉瓮城外門都是向南開的。南門是隔間門,中間露天,這些建築形式都是為了戰爭防禦)。
清朝雍正十二年,秋雨連綿,導致北城外石砌塌壞五丈余。城內東西兩面共塌八處。知縣韓國瓚捐俸增修。乾隆三十年重修,三十一年知縣謝清問督工重修。至三十四年完工。五十五年知縣鍾式欽補修。嘉慶二十年知縣王業重修、咸豐三年,知縣程家駿補修。
歷史見證
威遠門
由於這裡地理位置險要,所以歷史上發生很多次戰爭,不再一一列舉。
靜默無聲
據記載,當時城池周長三里六分零一步,城牆高能達到十米左右,可見規模確實不小。到了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城門樓毀於戰火之中,六七十年代,瓮城和城牆都被拆除了,後來南門和東門也都相繼拆毀,只剩下西門也就是威遠門孤伶伶地面山而立。
作為當年把守山西到華北門戶的城池,肯定是商旅不絕於路,無法想像當年的騾馬聲中又曾經有多少人在此停留歇腳,繁華了那個曾經的時代。看著今人行為種種,和那些已經沒有了的城牆城門一樣,高大的威遠門也許是見怪不怪了,所以在落日的餘輝中依舊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