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濘

漢語詞語

徠澹濘,漢語詞語,讀音dàn nìng,意思是清深貌,一說水流動貌;和舒,蕩漾,多形容春天的景色。出自《文選·木華》:“泱漭澹濘,騰波赴勢。”李善註:“澹濘,澄深也。”

詞語解釋


(1).清深貌。一說水流動貌。《文選·木華》:“泱漭澹濘,騰波赴勢。”李善 註:“澹濘,澄深也。”唐歐陽詹 《曲江池記》:“皎晶如練,清明在空。俯睇沖融,得渭北之飛雁;斜窺澹濘,見 終南 之片石。”唐 白居易 《送客回晚興》詩:“參差亂山出,澹濘平江靜。”
(2).和舒;蕩漾。多形容春天的景色。宋范成大 《題徐熙杏花》詩:“老枝當歲寒,芳蘤春澹濘。”

單字解釋


澹徠
dàn
【形】
(形聲。從水,詹聲。本義:水波搖動的樣子)
同本義〖undulating〗
澹,水搖也。——《說文》
徒靡澹淡。——宋玉高唐賦》。注:“水波文也。”
澹淡浮。——班固西都賦》。注:“隨風之貌也。”
澹兮其若海。——《老子》
煙波澹蕩搖空碧,樓殿參差倚夕陽。——白居易《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
又如:澹澹(水波搖動的樣子);澹蕩(搖動的樣子)
淡薄,淺淡。通“淡”〖thin;light〗
清澹退靜。——《晉書·華表傳》
塞城朝煙澹。——唐·杜甫《兩當縣吳十侍御江上宅》
又如;澹月(淡薄的月色);澹雲(淡雲)
恬淡〖indifferent〗
澹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柳宗元晨詣超師院讀禪經
又如:澹慮(恬淡的心情);澹寧(澹薄。恬淡寡慾);澹默(恬淡靜默)
恬靜;安定〖quiet;stable〗
澹乎若深淵之靜。——漢·賈誼《鵬烏賦》
味道不濃〖flat;tasteless;delicate〗。如:澹味(淡味)
nìng
【名】
(形聲。從水,寧聲。本義:泥漿)同本義〖muddy〗
濘,滎濘也。——《說文》
按,滎濘疊韻連語,小水之貌。
戎馬還濘而止。——《左傳·僖公十五年》
不濘車輛。——《管子·地員》
一旬半雷雨,泥濘相牽攀。——杜甫《彭衙行》
又如:濘淖(泥濘;泥淖);濘溺(被泥濘掩蓋);濘滯(謂泥水淤積難行);濘潦(泥水淤積);路濘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