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洋錢的結果 展開

洋錢

洋錢

清代對外國流入的銀鑄幣的稱謂。又稱番錢、番餅。外國銀幣流入中國,始於明朝萬曆年間(1573~1619)。歐洲是最早鑄造銀幣的地區,遠在9世紀就有銀幣出現,但大量鑄造則是在16世紀西班牙殖民主義者佔領墨西哥之後。西方殖民主義侵入東方,用銀幣來換購中國的絲、茶和其他土產。

在多達數十種流入中國的外國銀幣中,西班牙本洋和墨西哥鷹洋以數量大、流通廣而著名,並一度成為中國市場上重要的流通貨幣。

釋義


洋錢
洋錢
洋錢
洋錢
詞目:洋錢
拼音:yang qian
基本解釋
洋錢
洋錢
[silver dollar] [口]∶銀洋,銀元
詳細解釋
銀元的俗稱。最初由 西班牙 流入 中國,故名。清 俞樾《春在堂隨筆》卷十:“時上海有售余楹聯者,徐木君 以洋錢二枚買得一聯償之。”茅盾《春蠶》四:“她們嘈嘈地談論那一個月內的‘奮鬥’時,她們的眼前便時時現出一堆堆雪白的洋錢。”沈從文 《阿金》:“這鄉下人今年三十三歲,手摸鈔票、洋錢摸厭了,如今存心想換換花樣。
明清之際,由於貿易的關係,外國銀元即大量流入中國,我們可以從許多史料記載中看到。
明萬曆年間張燮所著《東西洋考》第五卷說:“大者七錢五分夷名黃幣峙,次三錢六分,夷名英唇,又次一錢八分,名羅料厘,小者九分,名黃料厘,俱自佛郎機(即西班牙)攜來。”
通考第十六卷稱:“至於福建廣東近海之地,又多使用洋錢。其銀皆范為錢式,來自西南二洋,約有數萬。大者馬錢,為海馬形,次曰花邊,又次曰十字錢。花邊亦有大、中、小三等。大者重七錢,中者重三錢有奇;小者重一錢有奇。又有刻作人面,或為全身,其背為宮室器皿禽獸花草之類,環以番字。兩面皆為人形者,閩粵之人呼為番銀,或稱為花邊銀。凡荷蘭、佛郎機諸國商船所載,每以數千萬元計。”

墨西哥鑄幣


清初流入中國的洋錢種類很多,最主要的是兩種:西班牙銀元,俗稱本洋,在十九世紀以前盛行於中國;墨西哥銀元,簡稱墨洋,又因鐫有鷹徽,俗稱鷹洋,在十九世紀中葉以後盛行於中國。
這兩種洋錢都是在墨西哥鑄造的。墨西哥當時是世界產銀最多的國家,從1553年起即已建立造幣廠,1732年起用機器鑄造新式銀幣。西班牙本洋的幣面花紋有查理第三、第四和費迪南等西班牙帝王肖像,廣東一帶亦稱之為佛頭。這種銀幣由菲律賓、印度等地輾轉流入中國。由於英國政府禁止輸出本國銀幣,故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向中國購茶也使用這種西班牙本洋。1821年墨西哥宣布獨立后不久,本洋即停止鑄造。1824年,墨西哥開始鑄造本國銀幣,幣面花紋有該國國徽的圖型,故被稱為鷹洋,約在1854~1856年(咸豐四年至六年)間流入中國。此外,流入中國的還有英國在香港和印度鑄造的站人洋(因幣面花紋有人持杖站立,故名),日本在明治時代鑄造通用的銀幣,法國在安南(今越南)鑄造的安南銀幣和美國貿易銀幣等。所有這些流入的外國銀幣中,以墨西哥鷹洋的成色、質地最優,故行使最廣,流入最多。

洋錢流入中國


洋錢流入中國后,因其按枚計值,便於應用,民間使用日益廣泛。繳納錢糧和商賈交易,都普遍使用洋錢。甚至有先將銀兩兌換洋錢,再將洋錢兌換制錢使用的情況。它與中國銀兩和制錢的比價也逐漸上升。1833年(道光十三年),洋錢一枚,通常可作漕平七錢三分,價昂時可作七錢六分; 1837年時可換八錢一二分。每枚洋錢所值制錢, 1814年為七百二三十枚(粵、閩一帶)至八百餘枚(江浙一帶),1843年為一千三百文,50年代為一千四五百文,1855年(咸豐五年)昂至一千八九百文, 1857~1858年後才有所回跌。
洋錢流入后,對中國經濟和金融都產生重大影響。在本國境內流通外國銀幣,反映出封建晚期和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貨幣制度的落後。但這種計算和授受均極方便的銀幣,較清朝原有的銀兩與制錢并行的貨幣制度更有利於商業貿易的進行,故在中國境內廣泛流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助長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作用。
然而,它又使中國幣制更趨於複雜,有利於外國進行經濟侵略並大量套取中國現銀出口。紋銀的成色是十足的,洋錢則不是;紋銀是中國的貨幣,但洋錢則受沿海一帶人民普遍的歡迎,以十足的紋銀換兌低潮的洋錢,在經濟上是損失的。因此,中國有識之士如林則徐等人認識到中國自行鑄造銀幣的必要,提出了如何使貨幣制度趨於合理的擬議。但清朝政府守舊派勢力很頑固,認為這樣做“太變成法,不成事體”,只是一味出台政策欲制止“洋錢”的流通。
根據宣統二年度支部調查,有清一代流入的外國銀幣估計約為十一億元,其中墨西哥鷹洋佔有數額較大,約為四五億元。

洋錢退出


龍洋
龍洋
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八月,兩廣總督張之洞奏准在廣東開設廣東錢局(廠址在廣州東門外黃華塘,佔地82畝)后,引入英國機制幣製造機械,試製七錢三分銀元銀元(后據滙豐銀行意見,又改製為七錢二分銀元),所鑄銀元與外國銀元一併行用,正式開始了中國官鑄銀元的歷史。
銀元上因有龍的圖案,俗稱“龍洋”。坐龍栩栩如生,工藝精湛,分量偏重,成色亦佳,商民喜聞樂見。其流通範圍南到廣東,北達天津,其中沿海諸省、上海等市都廣為流通。自廣東創鑄銀幣后,各省紛紛仿鑄。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四月,清廷通令各省,如有需用銀元之處,均歸併廣東、湖北兩省代鑄,不用另外設局,“以節糜費”。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決定錢局直屬度支部管轄,改為“度支部造幣粵廠”。中國自鑄銀元后,洋錢流入的數量稍受影響。
1914年北洋政府頒行《國幣條例》,鑄造鐫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元。它在成色、重量方面比清朝自鑄銀元更合標準,因而在中國城鄉廣泛流通,鷹洋居於重要流通貨幣的地位才有所改變。以後洋錢或由於移運出口,或被熔化,數量日漸減少。五四運動后具有特殊地位的鷹洋行市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