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馬邑的結果 展開

馬邑

地名

秦漢馬邑縣在今山西朔州市。唐置馬邑縣在今朔城區東北。清嘉慶時廢。又隋唐馬邑郡即朔州,治善陽,即今朔縣。

簡介


馬邑
馬邑
千百年來,人們只要提到朔州,毫無疑問都會相提並論到馬邑,甚而在不少故老眼裡,馬邑就是朔州的一 個文化代名。隨手翻開唐太宗李世民的《飲馬長城窟》,其中一句是:“都尉反龍堆,將軍旋馬邑。”能夠進入一代帝王李世民的詩文中,馬邑可謂不同凡響。
馬邑現在是距離朔州市區往東二十多公里的一個自然村。遠在先秦時期,秦始皇的大將蒙恬雁門關外北逐匈奴,圍城養馬,才造就了馬邑之名,然後在漢武帝時候,“馬邑之謀”揭開西漢王朝北伐匈奴的大幕。根據史料記載,到了隋朝,雁門關外的大片土地就屬於馬邑郡所轄,而郡衙所在的朔州,當時還叫做“善陽”,歷史上也不止一次出現過“兩邑合治”。許多專家學者都有共識,那就是把馬邑當作游牧文化和農耕文化的碰撞之地,謂為多民族融合的大舞台;有人考證后得出結論,說是早在戰國、秦漢時期,南起雁門關、北至殺虎口,人們就走出了一條“馬邑古道”,古道南延北伸,形成了中原和大漠以至中亞、歐洲互通的交通大動脈,並保持著類似於絲綢之路一般的暢通。
史書記載,秦時馬邑廢置后,到唐開元五年重新建起,明洪武十六年、正統二年連續補修,特別是隆慶六年,城牆包磚,以石為基,高約11.3米,女牆高2米,周長2.1公里,角樓4座,鋪舍12間,敵台24個,東西二門外各有月城。這樣功能十分完備的古城,維持到清代初期,可能就已經令人不忍目睹。順治年間大同知府蔡永華為《朔州志》殘本作序,稱馬邑“雖僻在一隅,實邊陲要害,”歷經數不清的戰亂破壞,“文物之盛,變盪凋落,大異厥昔。”那是兵燹之故,也不由人。如今的馬邑,殘垣猶存,古風仍在,隨處發現的殘瓦斷磚依舊有著別具一格的文化底蘊。

歷史故事


秦朝時,曾在武周塞內築城,用來防備匈奴的侵略。城快築成了,但崩塌的地方卻有好幾處。這時有匹馬飛快地奔跑著,來回不斷,那些管事的父老覺得很奇怪,就按照馬跑的腳印來築城,城牆就不再崩塌了,於是就把這城命名為“馬邑”。那故城現在在朔州。
原文:
秦時,築城於武周塞內,以備胡,城將成,而崩者數焉。有馬馳走,周旋反覆,父老異之,因依馬跡以築城,城乃不崩。遂名馬邑。其故城今在朔州。《搜神記》
元光二年(公元前 133年)六月,漢武帝針對匈奴多次背信棄義人侵“邊境被害”的情況,召集群臣商量對策,恰好有馬邑商人聶壹進謁王恢,說匈奴常為邊患,不如乘他們和親無備,誘令入塞,伏兵襲擊,必獲大勝。王恢聽了聶壹建議勸漢武帝出兵。此時的劉徹年少氣盛,為之所動,就採取了王恢意見,並進行了具體兵力部署。使護軍將軍韓安國、輕車將軍公孫賀、材官將軍李息,率精兵30萬埋伏於馬邑山谷之中;派將屯將軍王恢、驍騎將軍李廣襲擊匈奴背後,截奪輜重。一切部署妥當,讓聶壹出塞以做買賣為名,誘見匈奴軍臣單於。聶受對單於說:“我有同夥數百人,混入馬邑城內殺死令丞,舉城投降。這樣,滿城財物您就可以全得到了,但是,您一定要派大軍前來接應,以防漢兵”。單於貪利,非常歡喜,立刻派頭目隨聶壹先入馬邑,等斬了令丞頭,然後進兵。聶壹返至馬邑與令丞密謀,殺了幾名死囚,割下頭懸掛在城上,假裝為令丞頭顱,欺騙了匈奴來使。於是,軍臣單於率騎兵10萬入武州塞親來接應。大軍來到距馬邑百餘里的地方,發現沿途有牲畜,卻無人放牧,引起了懷疑。可巧路旁有一個亭堡,單於領兵攻打。亭內除尉史(漢朝下級軍官)外,只有守兵百人。平常無非是瞭望敵情,通報邊犯,這次,被匈奴大軍所圍。尉史投降,並把漢朝的預謀全部泄漏於匈奴。單於又驚又喜,慌忙引大軍退出塞外,用手擦著額上的汗珠說:“我得到尉史不上漢天子的當,真是上天所賜”。這時,王恢已抄出代郡(故治在今河北蔚縣西部),準備襲擊匈奴背後,猛聽得單於退走,非常驚奇,自思自己軍隊不過三萬人,敵不過匈奴大軍.只好退還。韓安國等帶領大軍,分駐馬邑境內,好幾天不見動靜,也改變了原來作戰方案率軍出擊,結果,連匈奴的影子也沒見到,只好空手回都。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馬邑之謀”。漢王朝誘敵之計被狡黠的軍臣單於識破,10萬騎兵全部逃脫。王恢以自謀不追,漢武帝怒其不出擊匈奴輜重,欲誅之,恢自殺而死。“馬邑之謀”雖未成功,但自漢初以來屈辱的和親政策已告毀棄,揭開了對匈奴大規模反擊作戰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