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水鎮

吉林省長春市公主嶺市轄鎮

響水鎮,隸屬於吉林省長春市公主嶺市,地處公主嶺市東部,東與長春市朝陽區永春鎮接壤,南與伊通滿族自治縣景台鎮相連,西與陶家鎮毗鄰,北與范家屯鎮交界,距公主嶺市區39千米,區域總面積144.55平方千米。

1961年,析范家屯公社置響水公社;1985年11月,由響水鄉改響水鎮。截至2018年末,響水鎮戶籍人口為38596人。截至2020年6月,響水鎮下轄1個社區、2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新豐村。

響水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為主;漁業以養殖鯉魚為主。

2020年7月,獲得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據傳此鄉為道光年間開發,中華民國時期屬二區;日偽統治時期東部為鳳凰村,西部為響水村;解放初期屬九區;1958年屬范家屯人民公社;1961年從范家屯人民公社分出,為響水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響水鄉。響水鄉地勢南部較高,波狀起伏;北部較窪,但平坦。境內多黑土、草甸土。土質肥沃,境內有河流5條:孫油坊河、灣龍河、岳家店河、楊柳河和響水河。其中響水河源於伊通縣石人鄉山中,彎彎曲曲,淺灘處處,水落灘中有如手鼓輕擊,其聲不絕,因而得名“響水”,鄉名也由此而得。1973年全鄉婦女整治此河,故又名“三八河”,孫油坊河上游建有山嘴水庫1座;灣龍河有分洪閘1處,攔河壩兩道.境內另有水渠3000多條。
乾隆年間始形成村落,村前有條小河,響聲不斷,故得名。1958年屬范家屯公社,1962年分設響水公社。1983年改鄉,1985年建鎮。1996年,面積139平方千米,人口3.7萬人,鎮政府駐鞠家店,轄劉小窩堡、岳家店、王燒鍋、順山、鳳凰坨子、萬山、龍泉、四合、楊柳河、王家店、新豐(海元棠)、陳家崗子、孫家油坊、平安、蔡家店、姜家房、榆樹林、八家子、致富、彎龍20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2003年?,面積142.2平方千米,人口39696人,代碼220381107。?年,面積139平方千米,人口37803人。2006年末,總人口9145戶、37248人,其中農業人口31033人,非農業人口6215人。
1961年,析范家屯公社置響水公社。
1982年,響水公社改響水鄉。
1985年11月,響水鄉改響水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響水鎮位於公主嶺市東南邊陲,東北與長春市朝陽區永春鎮接壤、南與伊通縣景台鎮相連、西接陶家屯鎮、北接范家屯鎮。轄區幅員面積144.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931公頃。響水鎮位於公主嶺市東部,距公主嶺市區33千米,距長春市區21千米。西臨陶家屯鎮相接,北靠范家屯鎮,東與長春市永春鎮和富鋒街道毗鄰,南與伊通縣景台鎮接壤。全鎮東西寬20千米,南北長10千米,面積139平方千米,人口3.7萬人。轄響水1個社區和劉小窩堡、岳家店、王燒鍋、順山、鳳凰坨子、萬山、龍泉、四合、楊柳河、響水、新豐、陳家崗子、孫家油坊、平安、蔡家店、致富、姜家店、榆樹林、八家子、彎龍20個行政村,100個村民小組。地勢南高北低,東高西低。主要河流有灣龍河、蔡店河、新豐河、三八河、楊柳河。懷王公路過境。

地形地貌

響水鎮地處松遼平原,地勢南高北低,東西狹長;境內最高點位於順山村竇家店屯,海拔177.4米;最低點位於陳崗子村五屯,海拔103.8米。

氣候特徵

響水鎮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熱同季,無霜期長;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溫和涼爽;冬季乾冷少雪;多年平均氣溫10.8℃,年平均日照時數2947.8小時;年平均降水量525毫米。

水文

全鎮地勢南高北低,東高西低。鎮內共有5條主要河流,自西向東為:
灣龍河,西南東北走向,源於伊通縣景台鎮范家村,匯入新凱河,境內長5500米;
蔡店河,西南東北走向,源於伊通縣景台鎮石灰村,注入新豐河,境內長4000米;
新豐河,東南西北走向,源於伊通縣景台鎮房身溝村,匯入新凱河,境內長3000米;
三八河,西南東北走向,源於伊通縣山嘴水庫,匯入新凱河,境內長5000米。
楊柳河,南北走向,源於伊通縣景台鎮向陽村,匯入新凱河,境內長11000米。
鎮內水資源充足,水質良好,南臨伊通縣境內的大黑山,擁用豐富的石灰石,建築用青石,西部境內擁用一座中型水庫,蓄水量達3000萬立方米,境內林木蓄積量達5.7萬立方米。

土壤

響水鎮境內多黑土、草甸土。

自然災害

響水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大風、低溫、霜凍等,其中雹災偶爾發生,風災一年四季均有發生。

自然資源


響水鎮擁有石灰石、建築用青石等礦產資源;林木蓄積量達5.7萬立方米。2011年,響水鎮有耕地面積178965畝,人均4.7畝。

人口民族


2006年末,響水鎮有9145戶,人口37248人,其中農業人口31033人,非農業人口6215人。
2011年末,響水鎮總人口38160人;另有流動人口1250人。總人口中,男性19462人,佔51%;女性18698人,佔49%;以漢族為主,達37778人,佔99%;滿族382人,佔1%。2011年,響水鎮人口出生率8.1‰,人口死亡率8.2‰,人口自然增長率-0.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48人。
2017年末,響水鎮常住人口為41289人。
截至2018年末,響水鎮戶籍人口為38596人。

行政區劃


轄20個行政村、1個街道。172個自然屯、9276戶、38160口人、農村勞動力14436人。
1996年,響水鎮下轄劉小窩堡、岳家店、王燒鍋、順山、鳳凰坨子、萬山、龍泉、四合、楊柳河、王家店、新豐(海元棠)、陳家崗子、孫家油坊、平安、蔡家店、姜家房、榆樹林、八家子、致富、彎龍20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
2011年末,響水鎮下轄響水1個社區,新豐、姜家店、陳崗子、萬山、龍泉、鳳凰坨、四合、劉小窩堡、岳家店、王家燒鍋、順山、響水、孫家油坊、蔡家店、榆樹林、灣龍、致富、平安、八家子、楊柳20個行政村;下設5個居民小組,150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響水鎮下轄1個社區、20個行政村:響水社區、新豐村、姜家店村、陳家崗子村、萬山村、龍泉村、鳳凰坨村、四合村、劉小窩堡村、岳家店村、王燒鍋村、順山村、孫油坊村、蔡家店村、灣龍村、致富村、平安村、八家子村、楊柳河村、響水村、榆樹林村,鎮人民政府駐新豐村。
響水鎮
響水鎮

交通


2011年,響水鎮有縣級公路1條,境內長18.6千米,路面已硬化。響水鎮有懷王公路過境。
區域內交通便捷,有102線、矽谷大街、高速公路與長春連接。鎮內6條主幹公路形成了縱橫交錯的交通網路。從鎮區東至長春10公里與長樂公路相接;從鎮區西至范伊公路10公里;從鎮區北至范家屯102處9公里,2公里處是長平高速公路入口;處於長春半小時經濟圈之內,是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之一。

經濟


綜述

2011年末,響水鎮財政總收入525萬元;人均財政收入0.7萬元,比2010年增長10.3%。2011年,響水鎮農民人均純收入5000元。
2014年,響水鎮總產值10.9億元,稅收393萬元,其中地稅收入358萬元,國稅收入35萬元。
2018年,響水鎮有工業企業14個,其中規模以上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3個。

農業

2011年,響水鎮農業總產值2.3億元,比2010年增長10.2%。響水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為主。2011年,響水鎮畜牧業總產值0.8億元。2011年,響水鎮水果種植面積0.6萬畝,主要品種有李子、蘋果、葡萄等。響水鎮漁業以養殖鯉魚為主。2011年,響水鎮漁業總產值300萬元。公主嶺市響水鎮蔬菜大棚風光

工業

2011年,響水鎮工業總產值為1.2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240萬元。2011年,響水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家,職工35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40萬元,比2010年增長0.3%。

商貿

2011年末,響水鎮有商業網點58個,職工213人。2011年,響水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7623萬元。

金融

2011年,響水鎮各類存款餘額為1.2億元,比2010年增長0.83%;人均儲蓄3144元;各項貸款餘額1.8億元,比2010年增長0.05%。
響水鎮
響水鎮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響水鎮有村小6所,中心校1所,在校生2039人,專任教師226人;初中1所,在校生526人,專任教師4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響水鎮教育經費達140萬元。

科技

2011年末,響水鎮有各類科技人才40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響水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0個;有各類圖書室8個,藏書10萬餘冊。2011年末,響水鎮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3%。2011年末,響水鎮有廣播站1個;有線電視用戶數為8000戶,入戶率8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響水鎮有衛生院1個;病床3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張。2011年,響水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0.1/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6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6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8900人,參合率75.7%;孕產婦死亡率0.2/10萬。

社會保障

2011年,響水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41戶,人數1225人,支出176.4萬元,比2010年增長15%,月人均120元,比2010年增長0.9%;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06人,支出12萬元,比2010年增長1.1%;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38人,支出19.8萬元,比2010年增長0.98%;農村醫療救助53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30人次,共支出76萬元,比2010年增長18.2%;農村臨時救濟387人次,支出10.8萬元,比2010年增長13.6%;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3.9萬元。2011年末,響水鎮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0.8萬人,參合率27%。

城鎮建設

通過自建、聯建和開發的方式,響水鎮每年以近萬平方米的建築速度在發展。新增樓房面積5.8萬平方米,新增臨街業戶186家。2011年建設的新豐新型農村社區,規劃佔地35萬平方米,社區功能齊全,包括幼兒園、養老院、醫院、商場、市場、洗浴、賓館、文體活動中心、廣場和住宅等。一期佔地3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0平方米,僅一期竣工后,就可容納400戶農民入住,還可吸納100戶臨街商戶。
鎮政府又投資600萬元,對上下水管道改造、安裝路燈、鋪設路邊石、大街兩側栽植綠化帶,對鎮區主街進行全面改造,實施美化、綠化、亮化工程,全力打造怡居宜商的優美環境。
響水鎮
響水鎮

文化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響水鎮因境內有響水河而得名。

獲得榮譽


2020年7月,響水鎮獲得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