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大相

明朝男詩人

區大相(1549年—1616年),字用孺,號海目,廣東佛山市高明區阮埇村人。明代詩人,對嶺南詩壇影響巨大。

人物關係


個人簡介


區大相為文有奇氣,援筆數千言。萬曆癸酉(1589年)與兄大樞舉於鄉,己丑(1589年)與弟區大倫中進士。官翰林檢討,同修國史,經筵展書,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詞恆十五年。萬曆乙巳年(1605年),區大相調任南太僕丞。在任3年,稱病回鄉。居鄉8年。1616年病逝。著有《太史詩集》、《詩集》、《圖南集》、《濠上集》和《制誥館課雜文》等。工於詩,詩律板嚴,鑄必煉,為明代嶺南詩家之最。現佛山市高明區荷城街道阮埇村有故居遺址留存。

生平事迹


區大相的父親區益和哥哥區大樞都是明朝的舉人,他和弟弟區大倫則是明朝萬曆17年(1589年)同榜進士。
登第後區大相被選為翰林庶吉士,先後授任檢討、國修國史、經筵展書、戶部尚書等官職,負責草擬皇榜詔令。后因彈劾權貴被調任太僕寺丞、替皇帝掌管御馬。不久他稱病帶著兩個兒子區懷瑞、區懷年返回廣州的別業定居。父子三人終日吟詠唱和,最終成就了在詩壇的地位。區大相成為“嶺南詩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兩個兒子在嶺南詩壇上也都享有盛名。
還和其弟區大倫倡議建起靈龜塔
相傳當年區大相、區大倫將其母親蘇氏的骨灰運回阮埇故鄉時,船將靠岸,卻不知為何總有一股推力推回。後有龜數只浮出水面,將船托至岸邊,才得以上岸。於是,兄弟倆相信神龜顯聖,辦過喪事之後,立即倡議建築靈龜塔。塔為七層,平面八角形,樓閣式磚塔,高32.3米,塔第一層直徑7.2米,內徑2.4米,各層原用木板作樓陣,塔外置平座(後來重修時,木板樓級改為磚結構,木欄桿改鐵水管),各層檐口飾以琉璃瓦。塔第一層本供二座石佛像,后散失。
萬曆29年(1601年),靈龜塔建成,並存留至今,庇佑一方百姓。“禍水四起,蛇蠍為患,民不聊生”的土地,從此世代安居。
大相雖官宦不顯,卻在明代詩詞學上佔有重要地位。清人所編《粵東詩海》贊其詩“力祛(館閣體)浮靡,還之風雅……明三百年嶺南詩之美者,海目為最”;明末粵籍名士陳子壯也稱其詩:“其言廓,如徵文獻者,以是集為之”,認為可以用來證史。
而大相本人則認為:“古者,史官陳詩採風以觀國俗,離歌巷謠猥雜並載,因其美刺以定慶讓。”又說:詩亡即風亡,王者不採風,諸侯不貢俗,則賞罰不行,固亡。”由此可見,區大相是把採風看作與采史同等重要,把寫紀事詩以諷刺時局,看作是事關國家興亡的重大事情。其記事詩亦因他此種認識有了極大的證史價值。區大相一生最重要的貢獻,就是改變了明代詩歌的寫作風氣。崇禎巜肇慶府志》說:明興,前後七子稱詩號翰林為館閣體,大相始力祛浮靡,還之風雅三百篇,以至漢魏盛唐各造其極,陳言習氣為之一變。

詩詞作品


附其游少林寺詩二首:
少林晚坐
區大相
山扉橫夕景,石室吐晴煙。
門對吹笙嶺,窗臨洗耳泉①。
岩陰回竹院,香梵起花天。
坐待浮丘鶴,歸來松上眠。
游少林寺值雨
區大相
清晝入門春霧濃,坐深檐溜遞疏鍾。
泉聲欲過三花樹,雲氣常生二室峰。
入夜蕭條清客夢,翻階滴瀝帶遊蹤。
明朝擬趁嵩高目,好放晴光隨杖龍。
(一)
仙山對城郭,累累七星岩。
中有太古文,世人了不識。
(二)
幾度別仙山,瀛洲綠水環。
碧桃開又落,亂點玉台斑。
採蓮曲
(一)
錦袖清川曲,紅妝綠水洲。
可是憐孤棹,時時出並頭。
(二)
妝成翻自愛,臨水照娥眉。
荷筒誤攀折,撩亂不成絲。
(三)
荷花與人面,相對兩相疑。
歌聲人未覺,白鷺已先知。
(四)
別浦千花暝,回舟一水香。
停橈休更折,留著伴鴛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