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楊德龍的結果 展開

楊德龍

眉山華夏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

楊德龍,字西雲,號岩靈子。眉山華夏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眉山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嘉州畫派學術研究會副會長。師承著名畫家李瓊久先生,兼擅水彩、水粉和油畫,長於中國山水和人物畫,精於燙烙畫,目前已是青神縣“非遺”——烙畫的代表性傳承人。

人物經歷


楊德龍[眉山華夏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
楊德龍[眉山華夏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
1941年,楊德龍出生於青神縣西龍鎮五村的一個普通農家,1950年,9歲的楊德龍開始念小學,村小設在白塔寺,非常簡陋。每日的學堂生活都與寺里塑的菩薩、天王像為伴,楊德龍悄悄在作業本上撕下幾頁紙,描摹這些廟堂塑像的樣子,日子久了,竟然越畫越像,對繪畫的一種最初淺最本真的興趣在幼小的心靈渾然不覺地萌發。
繪畫臨摹之餘,楊德龍還能捏出神態各異的泥人像。在那樣的年代,這樣的技藝並不被在土裡刨食的庄稼人看好,父親說“這是匠人才做的事啊”,然而,在楊德龍心裡,對美術的愛好卻愈發濃烈。在青神中學,他遇到了自己藝術生涯中的“啟蒙之師”——吳畫宇,接觸到了基本的素描技法,領略到西畫國畫之美。
1959年,楊德龍被保送就讀當時的樂山師範美術班,開啟了他迄今近50年的藝術人生。在樂山師範,楊德龍師從著名畫家李瓊久先生,系統地學習水彩、素描、國畫等理論和技法。畢業后,楊德龍回到家鄉西龍鎮,當起了民辦教師,一當就是20多年。在那個物質與精神生活都極端匱乏的年代,一名攜家帶口的鄉村教師,生活的清苦程度可想而知。可在楊德龍眼裡,封閉、靜謐的鄉村生活並不單調,為了維持生計而不得不做的事情:打獵、摸魚、養鴨、看魚塘……都成為了他藝術創作的源泉。
現已成為國家一級美術師的楊德龍,以其爐火純青的燙烙畫技藝而名揚四方。他的烙畫作品人物肌體圓潤豐厚,毛髮秀麗逼真,山水氣勢磅礴,花鳥情趣橫生,被購贈於美國、日本、泰國、科威特、香港、澳門等17個國家和地區,並被聯合國有關機構收藏。他的藝術成就被載入縣誌、縣文化志和《跨世紀華夏教育大典》。
1986年與“火繪”的最初邂逅。就在那年,他在書店偶然看到一本介紹黑龍江烙畫(也稱“火繪”)的書籍,當中介紹木材之鄉黑龍江喜用電烙鐵在木傢具的前臉上燙烙花鳥、魚蟲之類作裝飾。楊德龍被書上的“火繪”圖片深深吸引了,呈褐色調子的畫面,比起鉛筆畫、炭筆畫更有風韻。他決定學著嘗試這門技藝。
當時的楊德龍還在鄉下教書,他用細竹筒、銅條接上電源做成電烙筆,找不到膠合板來練習,他就在自家房屋的倉板、門板上烙,倉板的最表面一層烙完了,又用刨子刨掉一層繼續練習。後來,他又上山砍來楠竹,劈成一截截的竹筒,作為自己的“畫板”,廢寢忘食地鑽研。
而楊德龍的漫漫20年烙畫之路,卻遠不是走得這麼平順。1990年,他的烙畫創作達到鼎盛。
與此同時,一個巨大的困惑與苦惱也纏繞著他,讓他食不甘味,輾轉難眠,那就是很多烙畫作品,因為烙出來的畫麵線條是炭化物,存放的時間稍微一長就“飛”掉了,畫面因此而嚴重走形,殘缺不全。思忖多日仍毫無頭緒,心緒煩亂的楊德龍走到街頭散心,一家木工作坊里,一塊經過處理的顏色白亮的膠合板讓他眼前一亮,烙畫用的“畫板”不也是這個嗎,為什麼顏色竟能如此光潔白亮?店裡的木工師傅告訴他,這是用雙氧水浸泡過的。彷彿漫漫長夜裡的一點星火,楊德龍如獲至寶,飛奔回家嘗試著用雙氧水配製脫色劑對畫面進行處理,反覆的實踐與摸索中,他又迸出了一個大膽的念頭,被氨水腐蝕的皮膚也會呈一團白色,把氨水和雙氧水加水配製會不會效果更好呢……
難以攻破的堡壘就在楊德龍堅定而執著的探索中一點點地土崩瓦解、灰飛煙滅,代之而起的是目前在烙畫工藝中被廣泛採用的脫色處理法。畫幅在繪完第一遍后,用脫色劑脫去畫面所需的白色部分,用水刷洗后再繪二遍,山水的煙雲、人物的膚色或是白色衣服自然留存於畫面,顯得非常真實自然。畫面完成後再覆以膠脂,存放再久也能光亮如新。

代表作品


楊德龍的代表作——毛澤東系列肖像畫以及西方人物肖像畫,就是在這些精巧的工藝中誕生的。1990年6月,烙畫《雙貓圖》經國家技術監督局和各部質量司組成的評審委員會評審,榮獲銅獎。2005年8月,他參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書畫聯展”,榮獲金質獎章,2006年3月,他的烙畫《熊貓》被聯合國官員收藏,11月,畫作榮獲“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書畫展”銀獎……參加過的省內、市內畫展,更是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