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照殺蟲
輻照殺蟲
輻照殺蟲是利用電離輻射與害蟲的相互作用所產生的物理、化學和生物效應,導致害蟲不育或死亡的一種物理防蟲技術。用於輻照殺蟲處理的射線主要是γ射線(60Co或137Cs)、10 MeV以下電子束以及 5 MeV 以下的 X 射線,其中鈷源輻照殺蟲產業化發展迅速,電子束和 X射線輻照發展相對滯后,隨著近年來加速器技術的進步 ,電子束輻照殺蟲顯示出獨特的優勢,並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
目錄
在1895年倫琴發現X射線后,次年就發現X射線的殺菌作用,人們很快就利用射線來殺死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昆蟲。隨著物理學的發展和不斷的完善,越來越多的先進設備及實驗手段應用於生物學的研究,熒光顯微鏡、電子顯微鏡、原子力顯微鏡等各種顯微鏡的出現,為我們研究生物體的微觀結構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與此同時,人們已經對各種電磁波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很多射線的產生機理和實現技術也已經非常成熟,物理滅蟲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孕育而生的。物理滅蟲方法在檢疫學上稱為害蟲的輻照處理,籠統的說,就是用各種電磁波如Y射線、X射線、微波、紫外線、紅外線、超聲波等照射蟲卵、幼蟲、蛹、成蟲等,昆蟲受到輻照后體內發生一系列的生理變化,導致其代謝紊亂,喪失生殖能力,最終死亡,由此來達到消滅害蟲的目的。電磁波輻照一般對昆蟲的破壞效應是致死、擊倒、縮短壽命、延遲羽化、不育、減少孵化和發育遲緩等,這些都是在一定照射劑量下實現的。輻照殺蟲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殺蟲法,另一種是通過輻照使害蟲不育達到消滅害蟲的目的。Y射線、X射線以及電子束等電離輻射射線與物質作用產生物理效應、化學效應和生物效應,由此達到殺蟲滅菌、防止霉變、提高食品衛生質量、保持營養品質和風味及延長貨架期的目的。
我國對輻照技術的研究,始於1958年。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對輻照食品採取的是積極與慎重態度。前國家科委連續15年組織了輻照食品安全性研究的攻關任務。在此基礎上,1997年衛生部發布了6類輻照食品國家標準。以“類別”批准,標誌著我國政府有關部門結合國際研究成果與我國15年的系統研究,認為正確使用輻射加工的食品是安全的。2002年國家質檢總局批准了17種輻照食品加工工藝標準,進一步將輻射加工食品納入HACC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與質量管理體系,與國際接軌。我國食品加工業起步較晚,高新技術尚未得到有效應用。尤其是近幾年,對國外出現的新技術以及傳統技術的應用,國內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研究、開發、應用較少,許多企業幾乎不了解目前國際市場上風行的食品加工新技術。以致無法採用新技術改造我國落後的加工工藝和設備,極大地限制了我國食品工業的發展。現今食品輻照已經是WTO認可的一項技術,是一種高效手段。物理滅蟲法具有殺蟲效果好、無殘留,而且不受溫度、包裝條件等方面的限制,還有操作易於控制、加工效率高和處理成本低等優點,這種方法既彌補了化學滅蟲的缺陷,又為害蟲防治開闢了新的渠道。因此,物理輻照滅蟲在食品輻照加工和動植物的檢疫處理等方面有著重要應用,在國內外己被廣泛認可,正在逐步形成一門新興的輻照加工產業。可見,輻照滅蟲法是一種非常有前景的防治害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