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嗩吶
藏族嗩吶
藏語稱“嘉令”,形制與漢族嗩吶近似,是藏族人常用的雙簧豎吹樂器。發音低沉,音色渾厚。過去用於演奏宗教音樂,現也用於器樂合奏或歌舞伴奏。流行於西藏自治區和青海、四川、雲南、甘肅等省。藏族嗩吶桿身木製,呈圓推形,上面開有8個(前7后1)音孔,音孔間鑲有金屬環飾。桿身上端裝有銅質浸子,侵子上套有氣牌和嗩吶哨,桿身下端安著銅質嗩吶碗。嗩吶哨用蘆葦製成,上口是扁平狀的雙簧哨片,下口為圓形哨座,套於侵子上。氣牌為兩塊圓形薄鋼片,分上下套在侵子上,中間夾有椎形裝飾物,上片在吹奏時用以托住嘴唇,下片用來壓緊桿身。
藏族嗩吶雖與漢族地區的嗩吶構造一樣,但桿身和嗩吶碗都較粗大,全長約60厘米。通體裝飾精細,外資美觀。在銅嗩吶碗上雕刻或鑲嵌有對稱的環形圖案和花卉紋飾,並設有拴系飄帶的銅環。整個嗩吶猶如一件精美的工藝品,有欣賞和收藏價值。
藏族嗩吶由管身、喇叭口、芯子、氣牌、簧哨構成,通長48厘米—72厘米。管身木製,多採用紅木、烏木或檀香木等優質硬重木料製作,尤其用深紅色檀香木製的最為名貴。管身呈圓錐形,后小前大,管體中空,兩端通透,管上多開有8個(前七后一)圓形按音孔,音孔之間設有銀箍,上面還嵌有色彩鮮艷的淡藍色的松耳 石裝飾。尤為獨特的是,在布達拉宮嘎爾樂隊里使用的嘉令,管身首端是由可以拔出的雙層套管組成的。管首置有芯子,管尾套有可以活動的喇叭口。喇叭口又稱碗,多用薄銅片卷制而成,也有使用銀片製作的。一般碗長14厘米—26厘米,碗口直徑12厘米—18厘米,在碗的上口、中部和碗口部分,分別嵌有對稱的環形凸條圖案或雕刻出花卉紋飾,碗口邊緣一側綴有銅或銀環,供拴系絲穗飄帶之用。芯子銅或銀制,氣牌為兩塊圓形銅片,分上下套於芯子上,中間夾以兩個銅製圓球形裝飾物。簧哨用蘆葦製成,以採用當地高原水塘所產之蘆葦為佳,上口是扁平的雙簧哨片,下口為圓形哨座套於芯子上口。
藏族嗩吶的吹奏方法是由弱吹漸變為強吹時,首先需要吹奏者找到弱起吹的正確感覺和方法:在氣息沉下來的基礎上,氣流要細而緩,哨口要小,口腔要小但不要失去膨脹感,嘴唇要少含哨片,使哨片的振動面積由大變小。為了保持弱吹時腔體的膨脹感,喉、咽腔一定 要打開,氣流一定要打到上齶處,共鳴腔里的聲音要集中成一個“點”。當我們需要音量漸強時,首先要加強吸氣肌肉的用力同時,呼氣肌肉開始逐漸加大力量。口縫逐漸加大,哨口逐漸加寬,逐漸加大的氣流始終沖向軟、硬齶處;下頜骨逐漸向下拉,口腔也是由小到大,但要保持口腔內的控制力。在完成這一系列要求的過程中,感覺聲音由一條線逐漸膨脹為滿腔灌的強大聲音。當然,這些只是對聲音力度漸強的宏觀控制概念,但由於在實踐中,嗩吶高、中、低聲部的不同,不同調的嗩吶以及在同一支嗩吶上的不同音區、還有不同的哨片、不同的吹奏風格等等,使共鳴管、腔的位置及用力位置都有著複雜的變化,語言很難表達清楚,所以還是通過慣用的嗩吶上、下把位高、低八度的不同吹奏對比,來實現對嗩吶聲音漸強的吹奏方法的宏觀把握。
普遍藏族嗩吶使用的D調高音嗩吶,音域a1-b3。它的低音區發音厚實,略帶沙沙聲;中音區的音色剛健、明朗。容易發揮各種技巧,富有表現力;高音區的發音響亮、緊張,最高音則尖銳、刺耳,很少使用。經過改革的加鍵嗩吶,已成為民族樂隊中一組完善的樂器。高音加鍵嗩吶,音域從g1-b3,音色柔和。
藏族嗩吶音域
嗩吶於金、元時代由阿拉伯傳入中國。嗩吶:俗稱“喇叭”。在中國各地廣泛流傳的民間樂器。發音高亢、嘹亮,過去多在民間的吹歌會、秧歌會、鼓樂班和地方曲藝、戲曲的伴奏中應用。經過不斷發展,豐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現力,已成為一件具有特色的獨奏樂器,並用於民族樂隊合奏或戲曲、歌舞伴奏。
最初是流傳於波斯、阿拉伯一帶的樂器,就連嗩吶這個名稱,也是阿拉伯語Zurnā的音譯。嗩吶大約在公元三世紀在中國出現,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伎樂壁畫已有吹奏嗩吶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時代,傳到中國中原地區。到了明代,古籍中始有藏族嗩吶的記載: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嗩吶已在中國普遍應用。明代武將戚繼光(1527-1587)曾把嗩吶用于軍樂之中。在他《紀效新書·武備志》中說:”凡掌號笛,即是吹嗩吶。”較詳細的記載見於明王圻編《三才圖會》(1607年刊):嗩吶,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銅為之,管則用木。不知起於何代,當軍中之樂也。今民間多用之。”明朝王磐《朝天子.詠喇叭》則是描述嗩吶最好的文章:“喇叭,嗩哪,曲兒小,腔兒大。來往官船亂如麻,全仗你抬身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
藏族嗩吶
藏族嗩吶的整修能力,幾乎佔了整個嗩吶演奏能力的一半以上。由於還沒有完全掌握修哨子的方法,因此經常可以看見的情況是:哨子容易損壞,變形,或者不好吹。總之初學嗩吶者最大的障礙,就是哨子的問題。各地的嗩吶規格出入頗大,相對的,所用的哨子也是五花八門,各異其趣。從材料、尺寸規格、製作方法,乃至於演奏方法,都有所不同。嗩吶種類,包括了台灣嗩吶、藏族嗩吶、兩種廣州嗩吶、三種北京嗩吶、兩種蘇州嗩吶,以及其他一些少用的地方性嗩吶。其中合奏使用的嗩吶就有近十種之多。而所用過的哨子,種類也不少,大概也有近十種之多。如果把這十種哨子。
如果只要求有聲音,音可以吹準的話,大概八成都可以互相套用,只有少數規格特殊,差異過大的才無法任意配套使用。但是如果要能吹得順手,可能比率就會大幅降低到少數幾種,甚至於只有唯一的對應而已。由此可以發現,哨子與嗩吶的配合,是相當重要的。以一般合奏用的國樂嗩吶來說,市面上可用的哨子較多。然而即使是同樣的藏族嗩吶
,對於不同的人來說,也必須選用不同的哨子。這是由於演奏者個人的演奏習慣所決定的。
哨子,是隨著自己吹法的改變,也有相當的變動。所以整個看來,藏族嗩吶的哨子實在很難訂出一個標準:
1. 哨子的差別,包括了軟硬、厚薄、長短、寬窄、肥瘦、大小、扇面角度,以及其他無法描述的細微型制上的差異。挑選的時候,主要還是憑藉經驗的累積。
2. 蘆葦原本是圓形的,經過燙烙以及綁哨的步驟,才成為哨子的模樣。而這兩個步驟都是由手工操作的,自然會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對於哨子的燙烙以及綁哨步驟,必須擁有能夠自行處理調整的能力。
3. 根據使用目的之不同,應使用不同的哨子,並以不同的方式整修之。看樂曲需要的音色、音量、融合度等要求,來整修出不同目的的哨子。
4. 在第3點的不同處理過程中,應該盡量維持音準的穩定性以及規格性。也就是說在換用哨子時,不至於對音準的控制造成負擔為原則。
5. 由於哨子纖維從不穩定到穩定乃至老化,有一定的進程與壽命,因此維持適當數量以及哨齡的備用哨子,是相當重要的。最低限度應該有各相差一周的兩個備用哨才夠。
6. 修哨屬於嗩吶根本技術之一,因此不可假手他人。
7. 修哨難免有挫折,而且成功比率有時較低,在精神以及金錢方面造成損失。此時唯有體認修哨不易的事實,並努力磨練修哨技巧,掌握正確吹奏方法,才能較快進入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