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白頭蝰的結果 展開

白頭蝰

有鱗目蝰科動物

白頭蝰(學名:Azemiops feae)是中國27種毒蛇之一,又名白頭蛇,為蝰科白頭蝰屬的爬行動物,俗名白缺蝰。

白頭蝰頭部白色,有淺褐斑紋。軀、尾背面紫褐色,有左右鑲細黑邊的硃紅色橫紋。

白頭蝰分佈於緬甸、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湖北、甘肅等地,常見於丘陵及山區以及棲息于山區草地、麥田蘭草堆下、路邊、碎石地、稻田、甘蔗田邊甘薯地旁的草叢中。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緬甸。

(概述圖參考資料: )

形態特徵


白頭蝰全長雄蛇(527+105)mm,雌蛇(634+105)mm。生活時軀幹及尾背面紫棕色,有成對鑲黑邊的硃紅色窄橫紋,彼此交錯排列,僅個別橫紋在背中央合併為一。腹面藕褐色,前端有棕色斑。頭背淡棕灰色,吻及頭側淺粉色,額鱗正中有一前窄后寬的淺粉紅色縱斑。其後二頂鱗上各有淺粉紅色斑。往後斜向頂鱗中縫彼此癒合為一,止於頂鱗后緣。頭部腹面淺棕黑色,雜以白色或灰白色紋。頭大呈橢圓形,與頸部明顯區別,吻短而寬,吻鱗寬度超過高度,從背面可見到它的上緣。鼻間鱗寬度超過它的長度。額鱗近六角形,前寬后窄,長度超過從它到吻端的距離,略短於頂鱗間縫;頂鱗長度約等於從它到吻端的距離;頰鱗1枚,近方形;眶前鱗3或2;眶后鱗2,前額鱗2;上枚較大;后顳鱗3;上唇鱗6,2一1一3式,第1枚最小,第3枚位於眼正下方,下唇鱗8,少數為7,有的一側為9,第1枚較寬大,彼此相切甚多,前3(4)枚切頷片;頷片1對,較寬短,背鱗平滑,17—17—15行,有的通身15行,有的15一15—15行;腹鱗雄蛇170—192枚,平均181,雌蛇178—197枚,平均183.9;肛鱗完整;尾下鱗雙行或少數成單,雄蛇44—52對,平均49.2,雌蛇39~42對,平均40.8。
白頭蝰頭部白色,有淺褐斑紋。軀、尾背面紫褐色,有13+3對左右鑲細黑邊的硃紅色窄橫紋,左右側橫紋在背中央相連或交錯排列;腹面藕褐色,前段有少許棕褐斑點。

棲息環境


白頭蝰生活於海拔1,300m的林區,棲息於岩石洞穴。

生活習性


龍岩市東肖森林公園發現活體白頭蝰
龍岩市東肖森林公園發現活體白頭蝰
白頭蝰單獨生活,夜行性,黃昏時分比較活躍,每年12月至 翌年2月為冬眠期。
白頭蝰以小型嚙齒動物或食蟲目動物為食,其中占較大比例的種類是食蟲目的麝鼩。這種蛇非常耐餓,半年不吃不喝仍能保持強健的體魄。
白頭蝰以極少的數量分佈於我國中西部海拔100米至1600米的丘陵山區。

分佈範圍


中國之內:安徽、福建、甘肅、廣西、貴州、湖南、江西、陝西、四川、西藏、雲南、浙江。
中國之外:越南、緬甸。

生長繁殖


白頭蝰為卵生,7月下旬到8月上旬產卵,每產多者可達24枚,卵長橢圓形,白色。
白頭蝰蛇是世界爬蟲界公認最令人頭疼的毒蛇之一,以絕食聞名,歐美曾多次進口,結果全軍覆沒。對於白頭蝰的死因,爬蟲學界也是眾說紛紜,但一般認為白頭蝰在低海拔高溫反應導致內臟器官損傷而絕食;另一說法則是由於起食物的特殊性(在自然界主要食鼩鼱),而無法適應嚙齒類動物。

主要品種


白頭蝰在棲息地內廣泛分佈。

主要價值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無危(LC)。
1998年被《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列為極危種。
2004年被《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易危動物。

主要危害


白頭蝰
白頭蝰
白頭蝰是中國眾多劇毒蛇中毒性較中 等的蛇。其毒性對青壯年並不致命。
白頭蝰是混合毒素的前管牙類毒蛇,被它咬中會導致血液凝固,產生局部疼痛、肌肉腫脹、頭昏眼花、吞咽困難、視力模糊、眼瞼下垂等癥狀,咬傷后可引起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急性DIC),使 傷肢紅腫疼痛逐漸加重、功能障礙。
臨床用普通的眼鏡蛇毒血清醫治收效甚微。在使用抗眼鏡蛇毒血清無效的情況下,改用改善微循環藥物為主的中西醫結合療法,效果顯著。
白頭蝰亞科蝰科中的原始類群,只有單屬獨種,在研究管牙類毒蛇的起源與演化上佔有重要的位置,它主要分佈於我國,但數量稀少,應予積極保護。白頭蝰在研究管牙類毒蛇的起因與演化上佔有重要的位置,對其應採取積極的保護措施。
白頭蝰
白頭蝰
白頭蝰為蝰科中的原始類群,種群數量本身較少,但其他因素對其數量也造成了極大威脅:
1、由於白頭蝰的棲息地與人們的生活範圍、居住地區有所重疊,容易受到人為干擾和破壞。
2、由於該物種比較古老且罕見,人們對它的認識不足,一旦發現可能將其捕捉、誤傷或用來食用與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