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
血液從流動的液體狀態變成不能流動的膠凍狀凝塊的過程,即為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這是由凝血因子參與的一系列蛋白質有限水解的過程。
血液凝固的關鍵過程是血漿中的纖維蛋白原轉變為不溶的纖維蛋白。多聚體纖維蛋白交織成網,將很多血細胞網羅其中形成血凝塊。在血液凝固過程后1~2小時,血凝塊在血小板的作用下發生收縮並析出的淡黃色液體,這種液體被稱為血清。與血漿相比,血清缺乏纖維蛋白原和少量參與血凝的其他血漿蛋白質,又增添了少量血凝時由血小板釋放出來的物質。
血液和組織中直接參於凝血的物質統稱為凝血因子(coagulation factors)。公認的凝血因子共有12種,國際命名法用羅馬數字編號。此外,還有前激肽釋放酶,激肽原以及來自血小板的磷脂等也都直接參與凝血過程。凝血因子中,因子IV是離子,其餘凝血因子均是蛋白質,其中因子II、VII、IX、X、XI、XII均為蛋白內切酶。通常在血液中因子II、IX、X、XI、XII都是以無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必須經過激活才具有活性,被激活的酶稱為這些因子的活性型,習慣上於該因子代號的右下角標"a"表示。如因子Xa等。因子III是以活性形式存在於血液中。因子III正常時只存在於血管外的組織中。因子II、VII、IX、X都是在肝臟合成的,合成時需維生素K參與。因子VI已被取消。
編號 | 同義名 | 編號 | 同義名 | 編號 | 同義名 |
因子I | 纖維蛋白原 | 因子V | 前加速素 | 因子X | 斯圖亞特因子 |
因子II | 凝血酶原 | 因子VII | 前轉變素 | 因子XI | 血漿凝血激酶前質 |
因子III | 組織凝血激酶 | 因子VIII | 抗血友病因子 | 因子XII | 接觸因子 |
因子IV | 鈣離子 | 因子IX | 血漿凝血激酶 | 因子XIII | 纖維蛋白穩定因子 |
脊椎動物的血液在出血時可凝成所謂血餅的凝血塊,而起止血作用。關於血液凝固的機制,以“Morawitz學說(1903)”為首,曾先後創立了許多學說,但1963年,國際血液凝固因子名稱選定委員會發表了人的凝血機制模式圖,已被廣泛接受。凝血分以下四個步驟。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血液凝固的過程
凝血酶形成
凝血酶原轉變為凝血酶的過程。凝血第一步中被激活的第X因子和第V因子以及鈣離子作用於凝血酶原使凝血酶原分子中的精氨酸-異亮氨酸的鍵發生斷裂而形成凝血酶。這一步的反應是迅速的(W,H.Seegers.1973)。
纖維蛋白形成
凝血酶的作用下,纖維蛋白原轉變成纖維蛋白凝塊的過程。由於凝血酶的作用,纖維蛋白原分子中α鍵與β鍵間的精氨酸-甘氨酸鍵被斷裂,並釋放纖維蛋白肽A和B,生成纖維蛋白單體(fibrinmon-omer)。纖維蛋白單體聚合成為纖維蛋白多聚體,受凝血酶和鈣離子的作用而活化的第VIII因子(轉谷氨醯胺酶)再與鈣離子共同地使纖維蛋白分子中的谷氨醯胺和賴氨酸間產生橫鍵,而形成強固的纖維蛋白塊。此外,在凝血第三步中,血液發生凝固而形成血餅,但隨著時間的經過,由於血小板的血栓收縮蛋白的作用,可引起血餅收縮。通常講的血液凝固是指到第三步為止。
纖維蛋白溶解
但在機體內還有如第四步:即包括由血纖維蛋白溶酶而引起的纖維蛋白溶解的一系列反應,因此這些反應也列入血液凝固的概念中。
在無脊椎動物中,鞘翅目昆蟲的水鱉蟲和龍虱的血液是完全不能凝固的。鱗翅目的蠶、蛺蝶、天蠶蛾等的幼蟲以及搖蚊、琉璃星蜻蜓、四星蜻蜓等也接近於不能凝固。能發生血液凝固的有蕪菁、螻蛄、蠍蝽等。凝血的類型也有多種形式,有的為單純的血細胞凝集,也有的為血漿的堅實凝固。甲殼類是海洋無脊椎動物中唯一能發生血液凝固的動物,破壞的血小板能使其內部的原生質突出出來,逐漸地由細條狀變成網眼狀,除了能凝聚其它的血細胞外,同時也能使血漿凝固。各種陰離子均能阻礙海蛆的血漿凝固;另一方面而各種陽離子剛能促進血液凝固,只少數有阻礙作用。促進脊椎動物血液凝固的物質是多樣的,而維生素K是與肝臟的生成凝血酶原複合體有關。阻礙物質(稱為抗凝血物質)有肝素、水蛭素等。血液中加入草酸鹽、檸檬酸鈉、EDTA時,之所以有抗凝作用,就是由於鈣離子被除去的緣故;血液在血管內之所以不凝固,是因為在正常血管內,接觸因子未被激活和血漿中存在有抗凝血因子(抗凝血酶、肝素等)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