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下
司空圖創作的七言絕句
《華下》是唐代詩人司空圖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這首詩寫了作者不知道何時才能回到自己的家鄉,所處之地的東西是屬於別人的,不是自己的家,深夜自己獨自一人睡在床上輾轉反側,內心十分惆悵,孤獨的看著即將燃盡的燭燈映照著窗外的落花,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與渴望回到故鄉之情。
華下
故國春歸未有涯,
小欄高檻別人家。
五更惆悵回孤枕,
猶自殘燈照落花。
⑴華下:即華州(今陝西華縣),作者曾旅居華州。
⑵故國:指作者的家鄉。春歸:指春回大地。未有涯:無邊無際。
⑶小欄高檻:小小的欄桿,高高的橫檻。
⑷五更:天快亮時稱五更。孤枕:指作者自己孤零零地睡著。
⑸猶:還。殘燈:燈已沒油,光也昏暗了。落花:指花朵零落,春即歸去。
春回故鄉美妙的景象無邊無涯,
那優美的小欄高檻是別人的家。
五更時惆悵苦悶又回到我心上,
仍是孤燈一盞照著這片片落花。
詩的第一句寫夢中的境界。作者遠離家鄉,久久不能歸去,又正是大好的春天,思鄉之情與眼前之景便衍成一夢,寫自己回到了故鄉,正是春光灑遍大地,無邊無際。這裡的“未有涯”三字,既包括奼紫嫣紅”、“鶯啼燕語”,也有作者的內心活動和無限的喜悅。雖然著筆不多,而喜悅之情卻十分明顯。次寫夢后。一夢醒來,眼前所見卻是小欄高檻,環境雖然優美,可惜不是夢中的故鄉了,而是“別人家”。在這兩句詩中,夢中回到故鄉與現實中回不了故鄉成了對比,夢中家鄉春光大好與醒來“別人家”的“小欄高檻“成了對比。這樣便把詩人極度懷念故鄉,又恨不得歸去的複雜情懷抒發得十分真切。
詩的第三、四句緊承前兩句寫作者夢醒后的心情和環境。這些描寫與第一句夢遊故鄉相對照,與第二句的描寫緊緊相連。這裡的“小欄高檻”是“別人家”,這裡沒有了夢遊回鄉的歡樂,有的只是自己五更獨眠,苦悶、惆悵,室內只有殘燈一盞,窗外還有紛紛的落花。這樣便把詩人的內心世界,把詩人的情態和愁容展示出來,環境的凄涼冷落也寫得逼真形象。這樣,總觀全詩,作者思鄉這個題意便表現得更為完整了。
《龍性堂詩話續集》:司空表聖詩多佳句,如“綠樹連村暗,黃花入麥稀”、“川明虹照雨,林密鳥沖人”、“馬色經寒慘,雕聲帶晚飢”、“孤嶼池痕春漲滿,小闌花韻午晴初”、“五更惆悵回孤枕,猶自殘燈照落花”,皆足稱也。
《詩境淺說續編》:表聖為唐未完人,此詩殊有君國之感。首句言收京之無望。次句言河山之易主。三四句,明知頹運難間,猶冀一旅一成,倘能興夏,不敢昌言,以殘燈落花為喻,顧周原之禾黍,徘徊而不忍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