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歷史
柬埔寨過去發生的事件和活動
放射性碳年代對於柬埔寨西北部馬德望省的測定證實Hoabinhian石器工具的年代為公元前6000-7000年。
西元一世紀時,柬埔寨境內建立扶南國,奉印度教為國教,故受印度文化影響甚深。扶南王國國都是毗耶陀補羅城(Vyadhapura,梵文:獵人城),在今巴南(Banam)附近,有湄公河西北流東入海。高棉語中扶南國王叫Kurung bnam,Kurung(帝)bnam(山),扶南是bnam(山)的對音。扶南國有屬國真臘。公元七世紀中葉,扶南國為北方倔起的真臘所滅,扶南王子流亡爪哇,建立山帝王朝。中國史籍《後漢書》稱為“究不事”。
中國隋朝史籍記載了一個名為真臘王國的國家派遣使者前往中國。《隋書》首先稱為真臘。《唐書》稱為吉蔑、閣蔑(都是Khmer的對音)。
9到15世紀初的吳哥王朝國力強盛,吳哥王朝從802年到1431年。創造了舉世聞名的吳哥文明。9世紀至15世紀出現的吳哥王朝,被稱為高棉帝國,國勢鼎盛,文化燦爛,版圖包括今日柬埔寨全境以及泰、寮、越三國之部分地區。
12世紀時,吳哥王朝國王蘇耶跋摩二世希望在平地興建一座規模宏偉的石窟寺廟,作為吳哥王朝的國都和國寺。因此舉全國之力,並花了大約35年建造。吳哥窟是高棉古典建築藝術的高峰,它結合了高棉寺廟建築學的兩個基本的布局:祭壇和迴廊。祭壇由三層長方形有迴廊環繞須彌台組成,一層比一層高,象徵印度神話中位於世界中心的須彌山。在祭壇頂部矗立著按五點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寶塔,象徵須彌山的五座山峰。寺廟外圍環繞一道護城河,象徵環繞須彌山的鹹海。與中國萬里長城、印度的泰姬陵和印度尼西亞的千佛壇一起,被譽為古代東方的四大奇迹。
明宣德五年(1430年)暹羅入侵柬埔寨,包圍吳哥城七個月,最後攻破吳哥。因為吳哥太靠近暹羅邊境,柬埔寨放棄吳哥,遷都金邊。
16世紀末開始,真臘走向衰落,到了18世紀末,柬埔寨基本上處於強鄰的控制之下,成為屬國。同時,從17世紀到18世紀越南逐步吞併了下柬埔寨的全部領土,形成了今天的越南南方。
宋代稱為真臘,一名真里富,元朝稱為“甘勃智”,《明史》稱“甘武者”,明萬曆后稱“柬埔寨”。“究不事”、“甘勃智”,“甘武者”、“柬埔寨”都是 Camboja 的音,真臘、真里富來自“暹粒”Siem Reap。
此後柬埔寨國勢衰敗,備受越南侵略。
1863年後又淪為法國保護國。1942年至1945年曾遭日軍佔領,戰後於1953年11月9日脫離法國獨立。
1956年2月14日,西哈努克首次踏上中國的土地,在北京他受到了隆重的歡迎。毛澤東接受了西哈努克授予的皇家十字勳章,這枚勳章代表柬埔寨王國最高榮譽。中國方面也慷慨承諾,願意無條件地向柬埔寨提供經濟和技術上的援助,中國與柬埔寨正式合作的大幕,從這時開始逐漸拉開了。獨立后,柬埔寨歷經柬埔寨王國施亞努時期。
金邊政權(韓桑林)暨三派聯合政府時期、全國最高委員會(四派領袖)時期。
駐柬機構(UNTAC)時期乃至目前之聯合政府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