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毛換糖是指在那個物資匱缺的年代,小商小販走南闖北走街串巷,以紅糖、草紙等低廉物品,換取居民家中的雞毛等廢品以獲取微利。最早的雞毛換糖,形成於我國的浙江省義烏地區,而最終,這一行為對地區經濟和發展的促進作用得到認可,併發揮出巨大的積極作用。
雞毛換糖的人又被稱為敲糖幫,組織內部進行了嚴格的分工,新人還會有人指導。由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維碼利得(北京)文化公司、中國(微影金雞、微影百花)文化藝術協會聯合拍攝義烏《雞毛換糖,義商精神》百集系列微電影,“共同紀念一代偉人鄧小平同志,細述中國改革發展之宏業,親歷義烏義商創業之艱辛”。
雞毛換糖最著名的應該是浙江省義烏,可以說義烏市場形成的歷史就是雞毛換糖的歷史,是雞毛換糖慢慢形成的!而義烏最初的雞毛換糖是從廿三里鎮開始的。
雞毛換糖
廿三里的“雞毛換糖”及其歷史文化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當時,雞毛換糖成為被打擊對象,說雞毛換糖是“棄農經商”、“投機倒把”、“資本主義尾巴”,與全國禁令相抵觸,正是“
山雨欲來風滿樓”啊!那時,廿三里也成立了“打擊投機倒把辦公室”,把那些在廿三里街上手拎籃子叫賣的和擺地攤的趕得“嘭嘭”飛,禁止糖擔外出雞毛換糖,人要抓,錢要罰。但是,廿三里鎮即使在文革這種割
資本主義尾巴,嚴厲打擊投機倒把的時期,糖擔外出雞毛換糖依然盛興,那時廿三里鎮外出雞毛換糖的人員多達五千餘人,經營範圍不僅涉及到浙江周邊的江西、福建等省,而且擴展到全國各地。隨著中國市場化取向改革和
商品經濟的活躍,廿三里鎮在原先雞毛換糖小百貨銷售基礎上,進入了開拓專業市場和專門經營小商品的新階段,在20世紀的七十年代中期,廿三里鎮就出現了幾百個經營小商品的地攤,並於七十年代末形成了中國第一代
小商品市場。但由於政策的限制,廿三里雞毛換糖隊伍的真正壯大仍是舉步維艱,直到1979年3月24日,時任中共義烏縣委秘書的楊守春在《
浙江日報》第二版發表了《“雞毛換糖”的撥浪鼓又響了》一文,給廿三里鎮乃至整個義烏的商品經濟的發展注入了生機。該文是全國第一篇報道義烏“雞毛換糖”意義的新聞稿,被盛譽為“義烏小商品市場的第一聲吶喊”,第一份“為民請命書”。文章充分肯定“雞毛換糖”是
社會主義經濟的補充,其利多弊少,既推動了
義烏紅糖事業的發展,又換回來出口所需要的“紅毛”,農田所需的作肥料用的“廢雞毛”,讓糧食增產,農業增效,搞活流通,於國於民都有利。文章發表受到了經濟、學術、新聞三界人士的盛讚。後來到1980年,雞毛換糖才被允許,
工商局也為雞毛換糖頒發了臨時許可證。於是,廿三里鎮的男勞力一到空閑,便“傾剿而出”,村裡可謂“
十室九空”,盛況空前。
事實上“雞毛換糖”好處並非至此。如廿三里鎮(公社)辦的廿三里羽毛廠,就是在這個階段應運而生的,當時它解決了農村數千人的就業問題,換回了
外匯,增加了政府的
財政收入,也增加了農民收入,可謂利國利民。直到1982年後,市場逐步向義烏縣城集中民展,終成今日聞名遐邇的中國小商品世界,而廿三里的敲糖人正是義烏小商品世界的“始作俑者”。在義烏,雞毛換糖作為一種文化,推動了城市發展和人民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浙商十大標誌性事件中,雞毛換糖名列第一位。它歷史源遠流長,是一種毫釐爭取,積少成多、勇於開拓的創新精神和百折不撓、善於變通、刻苦務實的
實幹精神。雞毛換糖文化已經成為義烏重要的城市文化,有餐館用雞毛換糖作為部分名稱來吸引顧客。義烏人也正用這種精神文化激勵下一代不忘吃苦,勇於創新。
雞毛換糖
雞毛換糖
雞毛換糖的人又被稱為敲糖幫。敲糖幫按生意的活動方式,進行了嚴密的分工,具體分為“坐坊”和“擔頭”兩類。“坐坊”,其組織有“糖坊”、“站頭”、“行家”、“老土地”四種。“糖坊”的任務是把煎好的糖粒、
糖餅、生薑糖用現金或貨物貸給敲糖人,同時還
收購代銷敲糖人收來的貨物;“站頭”就是敲糖幫居住的小客棧,並經營糖擔託運業務;“行家”專事採購各類小百貨以供敲糖幫經營;“老土地”專收
敲糖幫換回的貨物。而“
擔頭”,則是挑糖擔趕生意者,“擔頭”里有幾個領導人物,稱為“老路頭”,這類人由精於敲糖業務的人擔當,且是從敲糖幫中公議推舉的,其任務是由其獨當一面,統帥一路糖擔;“老路頭”下又有“攏擔”,是各村糖擔的首領,由村推舉並負責帶領本村糖擔,其能力略遜於“老路頭”;“攏擔”下又有“年伯”,“
年伯”的職位是由“攏擔”任命,其任務是協助“攏擔”的工作,同時,“年伯”要照管五至七副的“擔頭”;最後是糖擔,又稱“擔頭”。這些“擔頭”,就是“新手”,即初次出門的敲糖人,如同工匠所收的學徒,屬“年伯”帶領指導。另外,在吸收新糖擔上,也要行拜年伯的手續。在義烏,比較出名的以“雞毛換糖”命名的相關事物是:“雞毛換糖”粗菜館,“雞毛換糖”桶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