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9條詞條名為劉廟村的結果 展開
劉廟村
安徽省淮南市謝家集區孫廟鄉下轄村
劉廟村地處孫廟鄉北部,為孫廟鄉北大門,孫廟鄉人民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是淮南市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全村共有7個自然村莊,總人口1849人,總戶數463戶,耕地面積2818畝。村內經濟主要以農業種植、商品流通等為主。
劉廟村隸屬孫廟鄉,1965年以前屬壽縣管轄,1965年劃歸長豐縣管轄,2004年經國務院國函[2004]39號文件批准,將孫廟鄉劃歸淮南市謝家集區管轄。
劉廟村地處孫廟鄉北部,為孫廟鄉北大門,孫廟鄉人民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該村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村內主要道路靠近楊孫路,向北離省道102、206國道9公里,離合淮阜高速淮南段進出口處僅12公里,交通便利,每天有28輛班通往平湖、上海、合肥、長豐、壽縣、泉山、蔡家崗等地的客車經過。
劉廟村是依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設立的村民委員會進行村民自治的村莊,為中國基層群眾性自治單位。劉廟行政村包括7個自然村,設有劉廟村黨支部,現任書記兼村長為龐良忠,婦女主任龐良榮,會計劉在民。
劉廟村[安徽省淮南市謝家集區孫廟鄉下轄村]
改造新建的孫廟農貿市場坐落在村內,是淮南市重要的水產品批發集散地。在推進新農村建設中,劉廟村按“一村一品”路子,圍繞市場做文章,因地制宜規劃建設農村集鎮,培育、搞活、規範農村市場,繁榮農村經濟。大力發展農業生產,2011年安徽國星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在劉廟村通過土地租賃流轉,總投資3000萬元發展生態葡萄種植;投資3300多萬元的中博會簽約項目國惠園米業一期已建成投產;推廣發展訂單農業,促進農業增產增收。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支持農民創業,為村內民營企業發展創造條件,村內現建有潤森木業、孫廟窯廠、預製廠等企業。劉廟村正朝著繁榮、富裕、整潔、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邁進。
劉廟村按“一村一品”路子,圍繞市場做文章的方法在推進新農村建設中,因地制宜規劃建設、繁榮、培育、搞活、規範農村市場農村經濟,招商引資,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村內現建有潤森木業、孫廟窯廠、預製廠、國星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淮南市國惠園米業有限公司等企業。
劉廟村[安徽省淮南市謝家集區孫廟鄉下轄村]
該公司的興建發展,能夠促進以葡萄生產為龍頭的產業鏈相關產業發展。如:管理、採摘、加工、包裝、服務、運輸業等。可解決當地富餘勞動力100餘人的就業需求,使當地農民進廠不離鄉,增加經濟收入。
劉廟村[安徽省淮南市謝家集區孫廟鄉下轄村]
公司生產的“國惠”、“谷匯園”牌大米擁有四個系列16個品種,以其優越的地理環境和國內一流的加工設備及先進的生產工藝,產品銷往全國十二個省市及各大商超,並成功入選“中央國家機關政府採購”產品及“上海世博會供博”產品。其安全、優質、營養、健康的品質深得消費者的喜愛。
農貿市場
文化中心
鑄客銅鼎,1933年李三孤堆出土
紀八十年代,經鑽探和試掘,證實該墓封土底徑120-140米,墓口平面呈甲字形、東部有一長22米的斜坡墓道,墓坑近正方形,邊長約41米,墓室向下有九級逐層內收的台階,深15米左右。2007年正式鑽探,在墓坑西50米、100米處發現兩個陪葬坑、兩個車馬坑,保存狀況完好。該墓雖早年被盜,但墓址仍在,且相關遺存豐富,對研究楚王陵制度有著重要意義。
據《長豐縣誌》記載:“朱家集離散孤堆,俗稱李三孤堆,位於朱家集南約3華里。據考證此為楚幽王熊悍之墓。
近觀
民國12年此墓出土一批文物,多為車馬飾具及帶鉤銅鏡等。銅器被當時留在蚌埠的瑞典人加爾白克工程師攜走,並由其分售歐美各地。較大的 轎鼎及壺、簋數件,藏於瑞典首都的皇儲搜集部。
民國22年,此墓又出土古物3000餘件,以青銅禮器居多。銅器中有轎鼎、釶鼎、球形小口鼎四型。另有(左為鬲,右為瓦,同鬲)、簋、簠、壺、缶、敦、俎、豆、盤、鑒、勺、量、箕、爐盤以及兵器生產工具等(銅器有銘者30餘件)。其中有楚王名者計有(左為酉,右為今,音掩,同酓)肯鼎2件,酓肯簠3件,酓感轎鼎、酓感盤各1件。“酓感”之名經學者考訂為楚幽王熊悍。“酓肯”之名,一般認為即考烈王熊元。這批文物,一部分為當時官僚豪紳勾結古董商人,私售於京、津、滬、寧等地;餘下的由前壽縣民眾教育館收藏60餘件,天津博物館收藏10件(今藏安徽省博物館)。另有前北平圖書館,前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齊魯大學收藏一部分。
鑄客銅升鼎,1933李三孤堆出土
民國27年,該古墓被國民黨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李品仙洗劫一空,出土珍品數百件。有方木條100餘跟(圍於棺周成方形),板栗色,質堅如鋼(在墓內是軟的,見風后變硬),每根長3丈,寬、高各2尺。銅鐸30餘件,每個重二、三斤。紅、綠花石70餘塊(置方木條格中),每塊長8寸,寬3寸,厚1.5寸,色白如玉,石質細而堅。大銅碗、瓢30餘件。銅鼎3隻(於棺前),每隻中二、三百斤,鼎周、鼎腳鑄有浮雕的龍。大銅燈2台(位棺),每台重100餘斤。銅寶劍1把(居棺前正中),長3赤,柄有雕龍,光彩耀目。綠翡翠1個,球狀,直徑約一尺,面雕花紋。朱紅棺材1口,長9尺,高、寬各3尺,重三、四百斤。壁、蓋飾有浮雕的龍,色澤鮮艷如新。棺內有頭髮一束,龍袍的形狀和花紋仍存。這批隨葬品,均被李品仙運往香港私邸堅道第5號(或第8號)。據鄧峙一(李品仙交際科長,盜墓現場指揮者)回憶,他私留銅鐸3件,每件售價合黃金3兩。”
遠觀
民國12年(公元1923年),當地農民在附近農田耕作中偶然發現青銅鑄器有鼎、壺、簋、鎬與帶鉤、鏡、車馬飾具等,後為蚌埠外僑瑞典人加爾白克所得,現藏瑞典首都皇儲搜集部。22年,壽縣大旱,當地鄉保士紳以度荒為名,從河南請來墓師3人,經勘察,斷定是古墓,即行開挖,平地以下‘坑內土層極硬,鍬、鎯當致折口’;24年,當地人有繼續進行發掘。這兩次發掘,雖沒有挖及槨室,但已取出不少器物,均被瓜分變賣。著名的‘曾姬無恤壺’(一對)就是在第二次挖掘中出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