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霽霖

雷霽霖

雷霽霖(1935年5月24日-2015年12月16日),出生於福建省寧化縣。畲族。現任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海洋大學兼職教授和博導,山東大學教授,是我國著名的海水魚類養殖學家,工廠化育苗與養殖產業化的主要奠基人和學科帶頭人。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生物學家。

1958年畢業於山東大學(今中國海洋大學)。200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2年07月20日,應邀出任世界客屬第二十五屆懇親大會首席“城市驕傲”形象大使。

人物生平


1935-05 生於福建省寧化縣;
1954-09-01至1958-07-01,山東大學生物系(今中國海洋大學),大學本科;
1958-09-01至1979-12-31,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實習員;
1980-01-01至1985-12-31,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86-01-01至1990-12-31,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副研究員;
1991-01-01起,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歷任黃海水產研究所所長助理、養殖生態研究室主任、全國水產原良種審定委員會委員等;
2005-12-15起,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5年12月16日晚8時許,在青島逝世,享年80歲。

主要成就


科學研究

50多年來,他始終堅持在科研生產第一線,系統地研究了22種海水魚類的增養殖理論與技術,其中8種已實現產業化。他以親身實踐豐富了魚類養殖學理論,引導了海水魚類養殖向工業化方向發展,是我國海水魚類增養殖學科帶頭人、工廠化育苗和養殖產業化的主要奠基人。
上世紀60年代,他率先突破了梭魚人工繁殖技術,探索了多種海水魚類育苗工藝;70年代首創海水魚類工廠化育苗系列技術;80年代率先完成工廠化育苗體系構建,北方網箱養殖和放流增殖獲開創性成果;90年代,真鯛工廠化育苗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社會經濟效益顯著,受到國內外專家的高度評價。他於1992年首先從英國引進冷溫型良種大菱鮃,突破了育苗關鍵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創建符合國情的"溫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廠化養殖模式,掀起了中國海水養殖業的第四次產業浪潮,近5年累計創產值逾70億元,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此大菱鮃的引進被譽為我國當代最成功的海水魚類引種範例。

人才培養

培養博士、碩士6名。

學術論著

發表論文120餘篇,出版“海水魚類養殖理論與技術”、“大菱鮃養殖技術”等專著和合著7部。

社會任職


2010年6月8日,雷霽霖院士擔任廈門大學雙聘院士大連海洋大學雙聘院士和農業部海洋水產增養殖學重點開放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2011年10月10日,雷霽霖院士擔任河北省預防獸醫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獲獎記錄


所獲獎項
1997年“渤海漁業增殖技術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1年“大菱鮃的引種和育苗生產技術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2年獲杜邦科技創新獎。
雷霽霖相繼主持和完成 "國際合作"、"國家攻關"、"攀登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重大項目,研究成果卓著。獲國家科技進步2等獎2項(第1名和第3名)、杜邦科技創新獎1項(第1名)、省部級獎多項和山東省“富民興魯”獎章、青島市突出貢獻人才獎。
榮譽稱號
2012年07月20日,應邀出任世界客屬第二十五屆懇親大會首席“城市驕傲”形象大使。

人物評價


雷霽霖院士治學嚴謹、學風正派,勇於創新、事業心和責任感強,對我國的水產科技和產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生物學家。